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此文拟从韩寒的文本出发,以其笔下的"上海"印象为切入点来展现作品人物自我缺失、迷失的心路历程。通过对上海"城市建筑"呆板、人工化、无生气特点的描绘,表现了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冲突;通过对精明世故、人情淡漠的上海人生存状态的再现,凸现出物质繁荣与精神虚无之间的不协调;通过对以城市文明和现代化为主导的上海文化的反思,表明了作者以边缘立场对抗主流话语的反叛姿态,其结果却导致一度迷失的自我得以极度地膨胀。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认为张爱玲的身上辉映着动乱时代的影子,这位在上海一夜走红的女作家,从骨子里到笔尖都流露出让人心寒的苍凉。虽然她的作品题材千变万化,但"中心话语"永远是苍凉,一种深入骨髓的乱世苍凉。这种苍凉是作者独特的审美艺术创造,它满足了人们超常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3.
长春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长春电大")在国家开放大学(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举办的"手牵手—农村青少年行动"号召下,联合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在长春市周边农村中小学投资建设了20所长春电大"梦想书屋",并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读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形成助益。  相似文献   

4.
"辞"与"赋"作为两种文学体裁,在刚出现之初是有明显区别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后人逐渐将这两种文学体裁合称为一种文学体式。这种模糊文学体式概念的做法显然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细化研究是不利的。从释义、源流、主题、结构形式等四个方面,"辞"与"赋"可进行简要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就必须准确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与"本",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本",不同的理解,会导致不同的实践结果,并最终影响以人为本的"本"能否落到实处,能否得到切实保证。对以人为本之"人"和"本"可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来理解,即人类学意义、政治学意义以及宪法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再"和"又"是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使用频率较高的副词。它们之间既存在语义共性,也存在语义差别。本文通过举例,对"再"和"又"语义共性和语义差别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卡夫卡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表达的精确性",其依赖于两个关键因素——个性化的叙述方式和突破性的意象选择——的协同合作。卡夫卡将"现实与幻想"组合成昆德拉所说的"定义性的比喻",从而精确地揭示出他难以明言的内心体验。《变形记》的人变"虫"就是利用"虫"的意象来对一种特定的人物状态下定义,是卡夫卡准确地把握"格里高尔"的最佳也是唯一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布莱克的创作灵魂就是他的诗学理论——"第一原则",而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诗性才思"。结合对其作品的分析,本文从独特的视角、浪漫的想象和理性的思考三方面对布莱克的"诗性才思"进行了解读,从而阐释了"第一原则"的内涵,也发现了布莱克成功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在科技期刊中,阿拉伯数字"2"和汉字数字"二"与汉字"两"经常出现,但众多期刊中在使用这几种表达方式时,却各不相同。以下是摘录于高校学报中有关"2"的使用情况:1、"实习2个月。"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体育强国”的文化符号学审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站在文化层次及文化功能主义的视野下审视体育强国,可认为"体育强国"是一项清晰明了的动态"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这一特殊的文化"符号"和"标识"外延极大却内涵丰富。从文化分层的四层次对体育强国进行诠释,认为我国体育强国"器物层面"已具雏形,"文化符号标识"明了;中国体育强国的"制度层面"脉络清晰,构建出了现代体育和谐发展的趋势和路径;中国体育强国的"行为层面"四大形态特征突出,折射出独具特色价值取向;中国体育强国的"观念层面"逐步深入人心,追求健康本我意识是终极理念。文化的进化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将"体育强国"的文化符号及标识"文化符号化",梳理出体育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动态终极取向仍需要哲学、社会学者投入更多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服务项目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采用三轮Delphi法,将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结构分为3层10要素(产品),其中核心层是体育场地设施;将10种产品又细化为20项具体的服务项目指标,建立了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项目标准。  相似文献   

12.
刑事司法领域的民意指社会公众以了解事实、参与评论等方式关注刑事案件进程,并形成较为普遍、具有集体情感性的观点、意见,其有正当性与非正当性之分,对刑事司法所产生的影响亦有正负之别;随着热点案件的频发及民众参与意识的提高,民意与司法的融合与冲突愈发成为值得重视的问题;处理好民意与刑事司法的关系,并非要求审判一味迎合民意,关键在于坚持司法独立的前提下,依靠提升司法正义、改造非理性民意营造二者的良性互动,实现民意与刑事司法的融通.  相似文献   

13.
晚清以降,中外交涉日益频繁,随着西方国际法逐渐传入中国,国人很自然地把国际法和外交活动联系起来,公法交涉思想应运而生。甲午以后,民族危机日蹙,唐才常在前人认知的基础上,由理论而实际,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公法交涉思想,呼吁国人学习和研究国际法,力图争取国家主权,从而在晚清的国际法观念上走在了历史和时代的潮头,这也奠定了其公法交涉思想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4.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成为近几年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国内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学术界对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研究主要从其概念、边界、主体结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形成了诸多学术成果.在对已有学术成就予以肯定的同时,指出不足之处,以利于在未来的进一步研究中加以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尔夫球政策执行进行系统研究,认为,我国高尔夫球政策执行中存在“禁而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多重问题。借鉴国外高尔夫球公共治理方式得出了我国高尔夫球政策执行的启示:球场审批程序要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促进多元主体形成;政策执行不能“一禁了之”,要注重疏导,不断完善治理手段;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协调治理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立“有限政府”理念、培育公民社会、发挥媒体监督作用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公民的精神文明程度也随之提升,网络公益众筹作为高效便捷的新型募捐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公民接受并使用,但我国《慈善法》没有对网络公益众筹行为进行规范,致使该行为无法可依。本文从网络公益众筹的行为特征、存在隐患等方面对其作出分析,在此基础上试提出相应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以公众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观评价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公众感知质量对公众信任的影响以及公众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感知质量对公众信任具有正向影响;(2)公众满意度各维度分别与感知质量和公众信任呈正向关联;(3)公众满意度在感知质量与公众信任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本文通过构建中介假设模型,揭示了社会公众从主观认知(感知质量)到情感体验(公众满意度)再到行为意图(公众信任)的内在作用机制,为现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组织决策者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进展,高校进入突发和危机事件高峰期,危机频发严重损害学校形象和信誉,所以在危机公关中必须强化危机传播意识,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积极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修复在危机中受损的形象,重塑学校权威。本文主要从传播学和危机公关的角度对危机四阶段的传播策略做以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江宁 《阅读》2011,(9):42-43
颜色词语是一条贯穿语言王国的彩虹。而语言中的颜色词除了表示大自然的绚丽色彩外,同时也体现着不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