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课前准备上课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图片选取学生熟知的英国元素: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英国球星贝克汉姆、2008年奥运会上北京和伦敦的交接(大客车)、英国皇家卫队、泰晤士河畔的英国国会大厦、大笨钟等,图片配乐滚动播出,音乐选取《伦敦桥》。  相似文献   

2.
小羊和狼     
年级:小学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听听玩玩《小羊和狼》教学目的: 1.欣赏钢琴小曲《小羊和狼》,体会这首乐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和内容,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1、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分析〕这是由三个意思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成的句群。第一个句子是连贯(兼因果)关系复句,后一个分句“投以骨”是由双宾语句“投狼骨”转换来的。在“投狼骨”这个结构里,“狼”是间接宾语,“骨”是  相似文献   

4.
【单元说明】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 :《分马》《社戏》《鞋》《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狼》(下文出现题目时均以首字代之 )。其中《鞋》《有》是自读课文 ,其余三篇是教读课文 ,《狼》为文言文。这五篇课文的体裁都是小说 ,但作为教材在这一阶段教学时 ,均按记叙文来对待。学习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 :认识与理解有关记叙的详略 ,注意虚词的用法 ,学会编写阅读提要 ,掌握做摘记的方法 ,认识场面描写的特点与作用。本单元同第三单元一样 ,是学生掌握记叙文特殊性的又一重点单元 ,非常重要。【知识提示】记叙的详略 详写 ,即具体叙述 ;略写 ,即概…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课文属于寓言和童话这两种文体,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四册)、《东郭先生和狼》(六册)就是寓言故事,而《群鸟学艺》(五册)、《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八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九册)则是童话故事。尽管寓言和童话都是学生所喜爱读的文体,但就两种文体的特点来讲又各有不同,教师要根据文章特点,因材施教,以求得较好的教学效  相似文献   

6.
蒲氏《聊斋》之《狼》作为一篇传统篇目,一直是教材的经典作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记得我在初一学《狼》时,一个离校20年的村民邻居先我流利地背下了这篇课文,之后对着我微笑。那一刻我只觉得该文内容简单,讲了一个人杀了两只狼的故事,并且读起来朗朗上口,非背熟不可。经老师讲解我更懂得了像狼一样的坏人是没有好下场的。一直到课余,心中还痛惜“狼吃小羊”故事没有出现一个手执钢刀的牧羊人……我们人类最伟大,恶狼坏人该杀光。是狼务除之情自那时便深植心田。后来陆续读了《中山狼传》、《敬畏生命》及《野狼滩》,还看了部名为《野狼谷》的影片。总之,狼性未改,我心不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课前 :游戏猜谜语———《谜语王国》 ,小组合作操作计算机 ,读谜语猜谜语。 )一、创设情境 ,初步感知说话1.刚才同学们读谜语猜谜语 ,得到了许多奖励 ,你们在《动物世界》里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 )2.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次去观赏一下《动物世界》。你们看 ,这期《动物世界》将要向大家介绍哪些动物 ?(教师进入《动物世界》 :逐个出示图片 :黄鹂、蝴蝶、猩猩、海鸥、蚊子、苍蝇、狮子、喜鹊、野猪 ,学生可自由地边看边说出动物名称。 )有些还不认识吧 ,请你们先去拼一拼读一读 ,认识了再把这些词语和动物搭配起来。 (教师示范拖动词语 )…  相似文献   

8.
看到《羊狼签约》这个题目时,我满腹狐疑:"太可笑了,羊和狼这对不共戴天的仇人也会签约么?"于是,我怀着疑惑的心情读了下去.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本案例以苏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大鹿》为主要教学内容,另外截取了一小段《龟兔赛跑》中兔子的音乐和《彼得与狼》中狼的形象音乐制作了音乐课件,作为故事创编的辅助  相似文献   

10.
荡倚冲冒。《黔之驴》 课本注: “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似乎言未尽意。荡,放纵;倚,靠近,冲、冒在这里同义,即触犯。“荡倚冲冒”可译为:(老虎)放纵地靠近驴触犯它。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后狼”、“前狼”,课本未加注释,有的资料译为“后边的狼”、“前边的狼”,不妥。“后狼”应是“后得到骨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突出的强调要把幼儿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的思想。综合对照《纲要》的这一思想我们需要深化对艺术教育的具体实施的认识。音乐是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节奏是音乐最基本的组成元素,被称为音乐的骨骼。我们读《诗经》,读古诗词,虽然懂得其中精髓但仍能感受到其中的音乐美。是因为诗歌中的节奏传递着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古代的"律吕"特别重视节奏,"击节而歌",这同样也  相似文献   

12.
【教例简述】预习要求:熟读课文,看注释。教读一节课,共分四个环节。一、学生提问比赛。(10分钟) 鼓励成绩差的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进行质疑问难。鼓励成绩好的学生踊跃解答问题。解答欠周全的,由教师补充。若学生已提不出问题,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如“意暇甚”与“意将隧入”的两个“意”的词义是否相同等等。二、学生分析比赛。(15分钟) 学生中有差、中、好三十层次。设计三个同题供分析: 一、《狼》的故事情节(差生) 2、狼之黠(中等生) 3、《狼》中的主人公是狼还是人,为什么?(优生)  相似文献   

13.
【课例回放】教材:苏人版《思想品德》学生:江苏省宿迁市泗阳中学七年级(28)班地点:泗阳中学礼堂说明:宿迁市初中思想品德优课评选课前准备:板书课题,打开课件——flash欢迎!播放音乐《致爱丽斯》。师:见到同学们很高兴,我们来握个手!同学,你好!(与前排几位同学握手并出示flash图片)[品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堂对话的前提。教学前,教师利用与学生初次见面这一特殊情  相似文献   

14.
森林王国突然爆出了个大冷门:狼决心改邪归正!重新做狼!也许你会怀疑狼是否是吃错了药,或者是秀逗糖吃得太多了,大脑就是再转上两个360度也不会想到改邪归正啊!原来,狼前几天在家里受不了老伴的唠叨,就干脆搬到森林教堂去静养。读了《圣经(动物版)》中的“世界上每只动物都是平等的,动物之间应该互相爱护……”等一系列话语,狼感到自己罪恶深重,又加上自己在森林王国中口碑不佳,因此就产生了归正之念。从发誓那天开始,狼不再吃兔子及其他小动物,在家以草为食,努力锻炼自己成为食草动物。也许是上帝真为狼的诚意所感,在狼吃了两…  相似文献   

15.
西顿的动物小说有很多本,这段时间我读的是他写的《狼》。这篇小说写了四个故事,分别是《宾果》《春田狐》《狼王洛波》和《破耳兔的一家》,内容生动有趣,让我爱不释手,且受到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一、动画激趣 ,导入新课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 6自然段 ,看看狼是怎样找碴儿的。 (多媒体播放动画 )师 :请同学们边看边想 :狼找了几次碴儿 ?生 :狼找了三次碴。师 :同学们看得很认真 ,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狼找碴儿的。二、读文质疑 ,读议解疑 ,学会读书1 .读文质疑师 :我们先来看狼第一次是怎样找碴儿的 ,请大家自由读 2~ 3自然段 ,边读边想 ,有哪些内容读不懂可以提出来。(读书思考后质疑 )生 :哪里是上游 ?哪里是下游 ?生 :“温和”、“找碴儿”各是什么意思 ?生 :狼是怎样找碴儿的 ?它的态度怎样 ?生 :它为什么要找碴…  相似文献   

17.
常言:“舍不了孩子套不住狼。”为了套狼,宁可牺牲孩子,这合理吗?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语文建设》发表过一篇《因声起意与流俗词源》的文章,作者指出:这里的“孩子”可能是“鞋子”的讹读。因为,在一些方言区中,“鞋子”就读成“hái zi”这条俗语应为:“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我特别提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围绕中心选材”,“根据中心确定详略”,这两点在写人记事中都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它们在文章中都处于主体的位置。它们的区別主要在于前者是对后者的必要而充分的材料准备,后者是对前者的精心而巧妙的剪裁处理。同学们在学习了“围绕中心选材”单元之后,再进入“根据中心确定详略”单元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基础。不过,教师教学本单元仍然有一定的难度。难度所在,主要是本单元的几篇选文《分马》、《社戏》、《狼》(小小说两篇《鞋》、《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已改为“课外自读课文”)均为“教读课文” ,且《分马》、《社戏》篇幅又长,涉及的人物又多,《狼》又为文言文,这一切都会给教师教学带来不同程度的麻烦。如何才能圆满地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呢?笔者特提  相似文献   

19.
第一课时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已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吗?生:《狼和小羊》。生:《自相矛盾》……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板书:鹰王和鼹鼠)鼹读 yàn (拼读)。鼹鼠是鼠类中的一种(示投影)它的毛黑褐色,嘴尖、眼小,白天住在土中。  相似文献   

20.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师:今天老师这里有几幅美景图,想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播放乡下景色图片,配《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音乐)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生:这里的景色很有特点,都是乡下的景色,很美。师:这里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在这里,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第六组课文,走进乡下人家,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第21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篇课文,把字音读准,长句子多读几遍,争取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