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川 《福建教育》2005,(12A):14-15
在我国教育界,“转变观念”喊了很多年了,为什么还在喊?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观念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观念本身也在不断变化,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转变观念”就是一个常议常新的事情。二是我们的理论不彻底,停留在一般的口号上。理论不彻底就难以带给人们确信感,实现由知到信的提升。为了促进教学领域的“转变观念”,我们需要对究竟什么是知识有一个充分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每当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在向我们奉献一堂精彩纷呈、回味无穷的优质课的时候,听课的老师们除了在听课现场流露出赞叹、敬重之情以外,还免不了在思索:这些老师为什么有那么高的教学水平?优质课“优教学大参考2006·5质”之奥妙在哪里?优质课“优质”之奥妙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去探讨。立足于新课程理念和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笔者认为其奥妙应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来自于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观念观念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本质性的认识,教育观念理所当然指的是对教育实践活动本质性的认识。“理念”一词,原本是个哲学术语…  相似文献   

3.
教学,本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认识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求知者。但传统的教学观则认为: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这使学生的“主动学”被老师的“一言堂”所取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教师“满堂灌”夺走,极大地束缚了学习主体的发展。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一、要转变教育思想有很多教师把转变教育思想停留在认识阶段,对教育思想之于教育行为的决定作用认识不足,还抱着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放,认为“讲”是万能,“满堂灌”、“填鸭式”是合理的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究竟应采取什么模式?在1965年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以前,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说是老幼皆知即学校。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人才的培养只是正规教育即各级国民学校教育———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事情,一个人所接受的正规教育的结束标志着人才培养的完成,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固定的单一化状态,并且人们衡量人才的标准也停留在是否接受的是正规教育这样的认识上。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技术知识呈现几何级增长,社会进入人们所称的“知识爆炸”时代,“一次教育受用终生”的观念受到强烈挑战。对整个教育体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愿子女进入重点 中学,凭成绩考不上,交议价也要去。目的就是想子女考上大学。人们把这种大家争着进大学的现象称为挤“独木桥”。为什么大家都要争着挤“独木桥”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旧的社会观念的影响 解放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兴办了各级各类学校,狠批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提倡“行行出状元”。劳动者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全国劳动模范郝建秀、王崇伦、孟泰、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地变化、创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也不断地注入了新的信息。幼儿的科学教育如果还停留在过去的只重知识技能的灌输式教育上,显然不能适应今天的社会发展和幼儿的成长需要。幼儿从出生开始就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认识范围逐步扩大,周围的一切对幼儿来说都是这么新奇、神秘和富有吸引力。幼儿常常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这样?”显示出  相似文献   

7.
大学的理念     
对大学理念的认识理念是一个哲学概念,哲学上的理念与观念同义。有一种观点认为,“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在此,我们取第一种对理念的解释,持相对宽泛的理念涵义,把大学思想观念、大学精神向往、大学的理想追求和大学哲学信仰纳入大学理念范畴加以论述。教育理念是哲学上理念概念的移植和发展,大学理念是教育理念的运用。大学理念有经典与现代之分,经典大学理…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道德 ?一般都这样回答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笔者认为这个概念不够严密 ,漏洞出在它的内涵不太准确。试想 ,法律、宗教教规、纪律等不都是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吗 ?这样一来 ,法律、宗教教规、纪律等就都可以装进道德这个范畴中了 ,这显然是不对的。那么 ,道德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 ,在我国古代的典籍中 ,“道”一般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守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或规范 ;“德”即得 ,人们认识“道” ,遵循“道” ,内得于己 ,外施于人 ,使自己…  相似文献   

9.
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怎样进行才能有效?我认为,必须坚持启发、疏导的方针。一、什么是启发疏导方针启发教育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提出启发诱导教育思想的是孔子。孔子在人才培养上重视启发诱导。他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德育思想,并广泛应用于学生的品德培养中。孔子以后,经《学记》进一步发展提出“君子之教喻也”所谓“喻”,就是启发诱导。如何诱导?即“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表明他们重视通过启发激发道德动机,提高道德认识的教育。我国古代,许多教育家在培养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活动中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启发的方法。但是,在  相似文献   

10.
《大学》是中国传统的道德经典之一,它与《论语》、《孟子》、《中庸》一起,并称“四书”,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作品,也是传统社会的道德教科书。“大学”语义有二:一是所谓“大人”之学,即培养“大人”即道德上的合格人才的学问;二是古代大学的教育。二者之中,前者意义更普遍,“大学之道”即古代造就道德上的“大人”的途径。《大学》明确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原则,即“三纲领”说和“八条目”说,这两条道德修养原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建立了道德教育文化思路1.明明德“明明德”是“大学之道”的始点与基础,其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法治”思想从春秋战国出现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不断丰富和深入。目前,一些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缺乏民主形式,与今天的“依法治国”大相径庭;也有一些史学家认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被传统视为“圣人之学”、“帝王之学”的《大学》实质上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纲,其中“三纲领”为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纲目,“八条目”则为具体措施和主要内容,而“修身”是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提出“没有围墙的大学”,随着社会的发展, “没有围墙的大学”也需要发展.陶行知与杜威在教育中心和教育观念上达成一致性,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完全不同,作者认为教育技术对“没有围墙的大学”发展做了很大的支持.杜威是推动世界教育发展的大师,杜威是世界的,陶行知是杜威最有创造力的学生,陶行知也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4.
《大学》是我国古代教育的路线和方针,以“三纲领”为总目标,以“八条目”为具体内容和方法,以“修身”为中心任务.《大学》所蕴含的德育思想对当前高校德育实践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提高道德认识为起点,德育为先;以“修身”为基础,教会学生做人;以引导道德实践为趋归.  相似文献   

15.
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素质的主要渠道,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适应时代的发展,确立新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这些“9 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和教学方式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并对教学改革创新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智者的回答     
1.最困难的事。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困难的?”泰勒斯回答说:“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难,认识自己的不足更难。2.安全的船只。有人问古希腊思想家阿那哈斯:“什么样的船只最安全?”阿那哈斯说:“那些离开了大海的船只。”不走路,才不会摔倒;不航行,才没有危险。但船一离开了大海,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3.永远的道德。有人问雅典的执政官梭伦:“为什么作恶的人往往富裕,而善良的人却往往贫穷?”梭伦回答:“我们不愿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道…  相似文献   

17.
任菊英在1988年第5期《湖北教育》上撰文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中“明理”的重要性,认为,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基本要素。而道德认识既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又是道德行为的先导。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把“明理”视为中心环节。怎样引导学生“明理”呢?  相似文献   

18.
一、现代教育新观念何谓现代教育新观念?概括地说,就是“终身教育论”。它的含义是:首先,冲破了“一次教育论”的传统教育观念,要求人们从生命之始到生命之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再教育。其次,进一步强调了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重要性,要求人生各个阶段的教育都要密切联系该阶段的社会生活实际。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19.
关于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西方具有丰富的思想资源。西方自我思想道德教育的观念发端于古代,以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和亚里士多德“实现幸福”的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观念为代表;形成于近代,以康德的“道德主体性”和费希特的“自我完善”的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观念为代表;深化于现代,以杜威的新教育观和罗杰斯的“学生为中心”教学观的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观念为代表。  相似文献   

20.
本科教育质量是形成“名校”品牌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加强本科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持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更是大学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没有一流的本科教育,也就没有一流的高水平大学。长期以来,南京大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打造一流本科教学,确保教育质量持续提高,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和国际声誉。一、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本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南京大学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重视教育思想研究的优良传统,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