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时代的学术门户之见日益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环境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学术自身发展而导致的,又加之内忧外患,统治者在学术上不得不主张"经世致用",这使得清代的汉学与宋学之争不得不服从政治的需要而转向调和。作为封疆大吏的张之洞,在对清季教育改革的第一个时期就提出了"通经致用",为达此目的,他主张调和汉学与宋学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籍包括经、史、子、集四部。经书注家颇多,最多的是《易经》注和《诗经》注,都有上千种。经书注家主要有汉学和宋学两大派。汉学以马融、郑玄为开派祖,宋学以周敦颐为开派祖,朱熹集大成。其特点是汉学尚训话,宋学  相似文献   

3.
邢昺《论语疏》是《论语》汉学向宋学转型的过渡性著作,其注释包括篇指、章指、正文注释、注文注释等四部分,梳理各部分在体例上的特点,有助于对此书的解读。与此前注释《论语》的著作相比,《论语疏》更加注重典章制度的注释,对"疏不破注"的教条也有所突破,并加重了义理方面的内容,在训释风格上具有一定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最望是晚清的一位学者,汉宋学兼采,不专主一家。他对汉学和宋学都有所继承和批判。汉学、宋学于他都是为了拿来挽救当时破致不堪的社会。本文斌就截望的汉学和宋学做一简单梳理,从中体会戴望用学术来经世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5.
鲁秀梅 《文教资料》2012,(34):45-47
《总目》在《丽泽论说集录》这条提要中增加了《初次进呈存目》所没有提到的朱熹批评吕祖谦的文字,并把朱吕二人的学术论争上升为汉学与宋学存在已久的分歧。本文通过对于朱、吕二人关于《诗经》、"博杂"、经史关系等方面不同理念的分析,表明了吕学的汉学倾向及四库馆臣对于汉学的推崇。  相似文献   

6.
江藩是清代著名的汉学家,为惠栋的再传弟子。博涉经史,著述等身,尤以其《汉学师承记》、《宋学渊源记》影响最深,被誉为“全面系统研究清代学术的第一人”。对其学术思想的探析,可以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一时期汉、宋二学的发展态势,同时,也是我们理清整个清代思想文化走向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7.
宋代的《考工记》研究,一方面是籍《周礼》研究而进行,一方面是对之进行专门研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出现多部以《考工记》命名的研究专著;以图注解《考工记》的成果开始出现;受宋学的影响,多攻击汉学,自成一说;注重《考工记》的普及推广。宋代《考工记》研究不仅保存了重要的文献资料,而且有助于宋代科技史的研究,在《考工记》研究史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嘉道时期,汉学与宋学的对峙日益走向公开化,"汉宋之争"也随之达到高潮。在这场论辩中,学宗程朱的桐城派全面系统地批判汉学弊病,辩护宋学道统地位,维护程朱形象,并在论争高潮后立足宋学,从经世致用角度出发兼采汉学,逐渐改善了宋学处境,促使嘉道学术格局向有利于宋学的方向转变,为宋学的复兴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9.
嘉道时期,汉学与宋学的对峙日益走向公开化,"汉宋之争"也随之达到高潮。在这场论辩中,学宗程朱的桐城派全面系统地批判汉学弊病,辩护宋学道统地位,维护程朱形象,并在论争高潮后立足宋学,从经世致用角度出发兼采汉学,逐渐改善了宋学处境,促使嘉道学术格局向有利于宋学的方向转变,为宋学的复兴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10.
桂文灿是广东近代少有的著作丰富的经学大家,《经学博采录》是他终其一生都在修补的著作。经历了100多年的沉淀,就是那些当年鲜为人知的经学家和许多不知所踪的著作,成为了这本意在与江藩的《汉学师承记》、方东树的《汉学商兑》分庭抗礼的《经学博采录》最弥足珍贵的地方。与中国南北学者均有密切交往的桂文灿,与其中一些传主有相同的地缘、学缘,于是书中的某些记载颇有神来之笔和属于有思想的史料,使《经学博采录》具有较大的阅读价值。  相似文献   

11.
汉学与清学两者同为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在学术研究特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毕竞事过境迁,又存在许多各自的特点。学者常把它们与宋学相对称。  相似文献   

12.
民国史学受清学影响,也受宋学特别是南宋浙东史学的影响,此在"七七事变"之后,表现得最为明显,最为典型的史学家与史书是陈垣先生及其所著《通鉴胡注表微》。陈垣早期学术受清学影响较大,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抗战爆发后,学术方向转变,由清学转向宋学,通史以致用,撰著《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和《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论证其爱国思想;抗战后期,始撰《通鉴胡注表微》,立足抗战爱国,发掘胡三省《通鉴》注中微言大义,陈古证今,论证国家至上与秉持民族大义的道理,由考证以通义理,重节义,为学经世致用,济物利民,重视文献、掌故与考据,以清学考据为工具,以南宋史学为归宿,使陈垣抗战史学得到了一个完美总结。  相似文献   

13.
清代的考据学,或称之为汉学或朴学。汉代的儒士们治经,多注重训诂、文字及名物制度的考订,与空疏的宋、明理学相区别。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又开清学之先河,阎若璩、胡渭继其后,发展到后来的乾嘉学派达到顶峰。如此之类,就象冯友兰先生所说“讲汉人之经学者,以宋明人所讲之道学,以别于自己所讲之汉学”。钱穆先生认为,清学源于宋学,治近代学术者“必始于宋”,“近世揭橥汉学之名以与宋学敌,不知宋学,则无以平汉、宋之是非。且言汉学渊源者,必溯诸晚明诸遗老,然其时如夏峰、梨洲、二曲、船山、桴亭、亭林、蒿菴、习斋,一世魁儒耆硕,靡不寝馈于宋学,继此而降,如恕谷、望溪、穆堂、谢山乃至慎修诸人,皆于宋学有甚深契诣,  相似文献   

14.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志目录,对后世的图书分类影响深远。姚明辉《汉书艺文志注解》与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是近代注解《汉书·艺文志》的代表性著作。两者对《汉书·艺文志》都采用标注存亡的方法,但对待章学诚"互著法"态度不同,古籍注解内容颇有殊异。对两家著作进行比较分析,是为深入研究两者学术价值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提要》是中国古代较好的目录书,为四库馆总纂官纪昀所手定.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六说:"《四库全书提要》、《简明目录》皆出公手."《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也有"余作《四库全书总目》"的话,可见,纪昀本人也是把《四库全书提要》作为自己的著作的.《四库全书提要》的初稿,是由四库馆各纂修官分头执笔,前人有"戴东原(震)主经,邵南江(晋涵)主史,周书昌(永年)主子,纪文达(昀)主集"的说法.戴震、周永年的分纂稿已经看不到了,我们拿现存的邵晋涵《提要分纂稿》与纪纂的《四库全书提要》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许多有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正漆永祥,男,1965年生。甘肃漳县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与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市语文高考阅卷组副组长。著有《乾嘉考据学研究》《江藩与〈汉学师承记〉研究》《〈汉学师承记〉笺释》等,古籍整理有《全宋诗》(合作)《书林清话(外二种)》《东吴三惠诗文集》《江藩集》等,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并散杂文多篇。现主要从事中国古文献学史、清代考据学、朝鲜《燕行录》、东亚学术与文化、中学语文教学与高考研究等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高考作文每年都会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人们关注命题,因为它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潮流;人  相似文献   

17.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于晚年所作的一部小说集,其中包含的内容很多,在小说末尾的议论中,往往有一些对学术问题的看法。本文旨在通过这些议论归纳纪昀的学术观点.包括对宋学与汉学的看法、对宋明理学的批评、对西学的认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一《古音类表》是傅寿彤的古音学著作。王力的《汉语音韵学》在附录“汉语音韵学参考书”中列了傅寿彤的《古音类表》。李新魁先生的《汉语音韵学》“上古音”部分也提到了“傅寿彤的《古音类表》分为十五部”。但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有人对傅寿彤的古音学说进行研究。傅寿彤,原名昶,字青徐,贵筑(今贵州省贵阳市)人,清咸丰癸丑进士。学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所著除《古音类表》外,还有《澹勤室诗》六卷、《古易殊文记》一卷、《易原》二卷、《周官源流  相似文献   

19.
韩国洪尚勋先生先后来函并托人转告,盼望同意他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九○年出版的《中国小说批评史略》(方正耀著、郭豫适审订)翻译后在韩国出版,并希望为韩国语版写篇序文。关于《中国小说批评史略》这本书的著述宗旨、主要特点和著述过程,我在中文版的《序文》和《后记》中已经有较详细的叙述,这里不再赘言。 我想借此机会对韩国人民、汉学专家和学者表  相似文献   

20.
郑珍为清一代著名的学者,其学融汇汉学(考据之学)、宋学(义理之学)于一身,其成就代表了贵州学界的最高水准,有"西南巨儒"之誉。然因其丰硕的文字学、考据学著述成果,与风格特出、情辞兼到的诗歌造诣,其汉学家、诗坛大家的身份广受学界关注,而其学术中重视义理之学的一面常被遮蔽。故厘清其学术思想中汉、宋两种取向的发展轨迹,全面衡量宋学在郑珍学术世界和人生践履中的地位,梳理他精研宋学的师法渊源,尤其是与明清之际世称"杨园先生"的大儒张履祥的关系,对于更全面了解郑珍其人其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