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锦香 《考试周刊》2013,(21):85-85
<正>一、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下学期《分米和毫米》。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活动,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观念。但由于生活中学生缺乏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又很少用到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因此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很难建立。  相似文献   

2.
正课前思考《认识分米与毫米》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学生学习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学生对"什么是一维的长度"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也知道为了描述准确、方便交流,要运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这一课的学习也为后续学习长度单位"千米"打下基础。教材安排学生先认识分米,然后再认识毫米。其中,对于分米的认识是采用直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知道: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由此来揭示"分米"这个长度单位。对毫米的认识,教材也是让学生在测量书脊宽度的过程中认识到:书的厚度不到1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2.认识重量单位吨。3.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毫米、分米、千米。毫米是用来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教材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起1毫米的长度概念。分米虽然不是常用的计量单位,但对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间十进关系的认识和建立升的概念是有用的,因此教材对分米也作了介绍。分米的认识与毫米的认识在编排上类似,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千米这…  相似文献   

4.
<正>[教材简解]《认识分米和毫米》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是学生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习了"米和厘米"基础上学习的新长度单位,学生对于长度的概念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也会在生活中使用统一的标准测量物体的长度,这一课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三年级认识"千米"打好基础。教材的安排是先认识分米,然后再认识毫米,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测量和观察了解和认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1-33页“分米、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体验学习分米、毫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认识千米"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上学习的。然而,虽然千米也是长度单位,但是它与其他几个长度单位的学习又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像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这些单位都是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测量工具,如直尺、三角尺、米尺等直接测量得出,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比较直观地得到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42~43页。[教学目标]1.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2.借助直尺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相似文献   

10.
【教材及学情分析】在浙教版新思维教材中,《认识毫米、分米》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用尺度量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学生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但是部分学生也有所了解。对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学习,教材强调学生的直观体验,设计了丰富的操作活动:数一数、量一量、找一找,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1.
教学第五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掌握“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认识另外两个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及它们的实际长度;记住“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会用毫米和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提高实际测量能力与水平。为落实这些教学要求,教师应准备好不同厚度的硬纸片3块(分别编为1、2、3  相似文献   

12.
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部分知识,安排在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的“分米和毫米”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在上学期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本学期的第一课时又认识了分米和毫米。怎样把相邻两个单位进行互相转化是一个教学难点。对二年级的学生来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34页。[教学目标]1.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认识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  相似文献   

14.
<正>培养学生的量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下面以长度单位为例,阐述培养学生量感的策略。一、多重感官体验二年级学生初学长度单位时,厘米是基本单位,米是衍生单位;但是到三年级学习毫米、分米、千米时,基本单位调整为米更合适。在基本计量单位的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操作和体验,  相似文献   

15.
“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67—68页例3,练习下十七的第3、4题.教学目的:1.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毫米、分米的认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2.会进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毫米间的简单换算.教学过程:一、预习.1.提问:1厘米=(  )毫米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师:米和分米是相邻的长度单位,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也是相邻的长度单位,你们想一想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2.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教师注意检查学生表示的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4页例1、例2。[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7.
数学学习过程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数学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也应思考如何顺应学生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发展。下面以“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为例,谈谈实践体会。“毫米、分米的认识”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三上的教学内容,这个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厘米、米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厘米、米相比,毫米和分米也是生活中较常见的长度单位,同样具有可观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般…  相似文献   

18.
二年级学生认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常用公制长度单位,并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后,我们安排了一节利用进率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练习课。上课开始,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幅阶梯示意图,要学生从高到低,依次说出各公制长度单位。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这些单位名称依次填入阶梯图(如下)。然后,进行以下的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第66—67页例1、例2.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2.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3.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相似文献   

20.
长度单位这部分知识很浅显,与生活现实高度相关,有的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就已经对长度单位有所了解,但多是碎片化、散乱、模糊的。在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教师可以略讲,并以此为起点,补充学生未知的部分,还可以让已经学会的学生教没学会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