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汉第二人称代词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相通性和相异性,文章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对比英汉第二人称代词演变中的异同,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些异同.  相似文献   

2.
就有关《盐铁论》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进行研究 ,借以管窥从上古到中古过渡时期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发展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英汉第二人称代词作为语言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既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也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可以显示言语交际双方的身份差距和亲疏有别。运用权势和同等关系原则,对英汉第二人称代词进行研究,发现同等关系对英语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而权势原则对汉语影响较大。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同等关系对汉语的影响力逐步加大。该研究能为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汉语表达对称的方式丰富多样,显示出汉语强大的表达力。第二人称代词是其中的一种。用第二人称代词表达对称符合语言交际的“经济原则”。以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三个时期的著作《世说新语》、《水浒传》、《荼馆》等为语言材料,对汉语用第二人称代词表达对称的方式进行历时研究,可以发现:第二人称代词在对称表达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由于文化传承“优胜劣汰”及语言内部发展等原因,从古到今,用来表达对称的第二人称代词数目呈递减趋势,最后定位于第二人称代词“你”。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的第二人称系统中有平称"你"和敬称"您",说话人选用哪种形式,表明了交际者双方的关系以及言者对听者的态度.我们借用了语域概念和语用学的理论,对同一语域和不同语域中同一听者动态交替使用"你"和"您"的现象,进行了描写分析.  相似文献   

6.
英汉语中人称代词始终为语言学家所关注,我们在探究国内外语言学家对人称代词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在人称代词系统中还有一些没有涉足的地方,还存在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7.
<茶馆>中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很有特色,从特定的言语环境看第二人称代词"你"与"您"的使用,发现第二人称代词"你"和"您"的使用受特定的言语环境的影响;从社交语境的角度看第二人称代词"你"与"您"的使用及其语用意义,可以看出<茶馆>中第二人称代词"你"与"您"存在语用指称区别、领域指称变异和语用变异.  相似文献   

8.
日语中的第二人称代词数量多,但并不像汉语第二人称代词那样男女老少、何时何地皆可使用,而是在使用的场合和范围上都受到种种限制。这不仅与它的形成历史有关,也与日本的社会文化有关。从人称代词的形成来看,历史较短且变换频繁,致使它难以把握;从社会文化来看,由于各个方面存在的上下等级观念,使得日本人必须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来选择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以准确地把握与他人的距离,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为了更好地把握、理解日语第二人称的使用特点及其内涵,本文以与汉语第二人称进行比较的视角,从日语第二人称的使用特征、历史演变和形成、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学校园中,教室—食堂—寝室的三点一线生活造就了众多的宅男、宅女,他们躲在封闭的空间中,过分依赖网络交往的形式满足其人际沟通的需求,网络成为宅人类人际交流的重要媒介。而相对于现实中的面对面沟通,本文从传播渠道、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四个方面对御宅族的人际传播发生变异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探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今电视不仅是一种大众传播,也是一种更为重视信息受众的人际传播.电视的"面对面"传播方式重视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强化了受众的参与.电视不再局限于一点对多点的单向传播关系,而是把重点转向接受者,尽可能地建立起双向传播渠道,体现出人际传播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奥巴马就职演说中人称代词的人际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分析了奥巴马就职演说中人称代词所承载的人际意义。通过分析第一人称I和we、第二人称you和第三人称it和they在这篇演说中的人际意义.说明恰如其分地运用人称代词不仅能增强演讲者所要表达的观点,而且能构建演讲者和观众之间适宜的关系.使得演说引人入胜.更具说服力.从而赢得观众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代词“您”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的尊称形式。关于它的来源以及它与金元时代就有的“您”的语义联系和变异情况可从其意义、使用情况、语义的发展变化、语音变化等方面对“您”的来源问题作进一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政治演讲语篇中的人称代词有很强的人际功能。笔者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分析了骆家辉北外演讲辞人称代词所承载的人际意义。通过分析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在语篇中的人际意义,说明人称代词的巧妙应用能有效地表现演讲者的权威、地位和身份,吸引听众的注意,增强演说的互动性,和听众建立适宜的关系,使演说更具说服力,从而达到其特定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媒介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剧烈复制的信息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人们可接受的限度,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形式,广告的效果变得越来越微弱。人际传播较之大众传播具有感官参与度高、信息反馈量大、传播符号众多等特点。在广告传播过程中,结合人际传播的这些特点,利用意见领袖和参照群体的影响,可以有效提高广告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的普及为人际传播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传播媒介。文章以我国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传统人际传播、网络人际传播的新方式及特点,以及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作用和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文章尝试性地将网络人际传播特点总结为:具有多媒体性质,以文字传播为主,以及匿名性、随机性、平等性。提出应在发展完善网络人际传播的同时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使网络人际传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语用的视角出发介绍语用身份的概念及相关研究并探讨第二人称代词"你"如何因语言的可变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而动态构建语用身份。提出"你"除了指称具体交际语境的听话人还可以用于构建说话人身份、第三方身份、共指身份、泛指身份及虚化身份,以及考量"你"的这些变异形式如何顺应交际需要以传达说话人特定的语用意图,从而得以构建其语用身份。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诗歌因其通俗易懂、平易晓畅等特点而广为流传,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媒介传播,二是人际传播。就人际传播方式而言,白诗主要表现为对朝廷传播、民间的口耳相传、艺人的传唱和士人之间的酬唱应答等。这些不同的传播方式反过来又影响了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及其个人的生活,产生了各自不同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8.
儒家茶礼是中国传统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信息符号,以茶品及茶仪为载体,对人们进行礼法、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培养;茶礼中包含的仁爱、包容、诚信观念更是成为一种"文化契约"渗透到中国不同阶层的社会生活中,指导人际交往进而达到社会秩序的规范、和谐。  相似文献   

19.
关系分句中省略关系代词并不是英语发展中的新现象,而且这种趋势有增无减。本文着重谈谈关系代词that、who、which作宾语、主语、补语时的几种省略情况。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传媒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后现代的网络传播时代。后现代主义为网络文化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使网络人际传播打上了后现代化的印迹。后现代主义在网络社会中处处能够找到鲜活的生存场景。网络人际传播的后现代化具有:网络在不断消解权威话语,人们开始追求网上"不受限制的自我",人们"宁信机,不信人",人际关系冷漠以及人们逐渐成为了"数字化的人"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