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社会形成人与网络、网络与人相互连通,个人信息的数字化给信息安全带来了诸多风险与挑战。我国现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体系,《民法总则》第111条第一次确立了"个人信息保护权",美德两国很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式。鉴于此,从比较法的角度通过分析比较美德中三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式,并立足本国的法律传统和实践,在比较法的经验上以人格权为基础,应借鉴统一立法模式制定一部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同时辅之以一定的技术手段,共同营造一个可信安全的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2.
上期"二维码抢位"的召唤之后的两个月内,西西只大收到3位淀粉发来的个人信息:这三位淀粉将率先成为"二维码抢位"的"抢先登陆者",近日,西西将会把你们的奖品寄出。西西知道,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谦逊礼让是传统美德,但是让西西亲手准备的热腾腾的抢位礼物等太久也不好吧?那么,其余的"抢位帝"快点用你的抢位信箱将个人信息:真实姓名、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给西西,邮件命名为"二维码抢位"。  相似文献   

3.
有关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公民个人信息"定义的司法解释与《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本质上不存在冲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个人信息"不包含死者个人信息。司法解释很难将融合度较高的信息精准归入某一类别的信息之中,且对生物识别信息缺乏明确规定和归类。《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个人信息的分类上归纳性较强,且突出了对生物识别信息的保护。应参考《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对个人信息的"二分法",及时调整司法解释对个人信息的分类。合法获取个人信息后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相比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社会危害性更大,理应归入刑法规制范围。应根据信息的分类,调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起刑点和量刑标准,加大对敏感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4.
"你的隐私只剩零了,想开点吧。"1999年,时任Sun公司CEO的斯科特·麦克尼利在发布会上,对台下众多的媒体记者和分析师说道。他认为互联网分享将彻底"杀死"隐私。如果把"隐私"换为"个人信息",他的预测堪称精准。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使个人生活能够全面信息化并联网分享,个人信息的透明化已难以阻挡。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如何界定个人信息与隐私的疆界?电话号码、微博内容、通讯录、个人照片、浏览器Cookies……这些个人信息有些你愿意分享,有些你不愿分享,这是否能成为划分隐私的"红线"?答案恐怕没那么好得出。当我们在办公室时,分享地理位置信息不是问题,一个小时  相似文献   

5.
正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当你发现孩子们在做事情遇到问题时,虽然你会尽力甚至费力去用道理引导,然而当你转身离开后,孩子们依然用当初的行为,"回馈"着你的道理,于是乎,我们会说这孩子怎么这么认死门。可是也许会在某一天,你一直不解的事情,在孩子们的"提示下",会"恍然大悟",那随之而来的便是对教育的深深思考。就如同下面这件事,让我再一次明白——蹲下来,更能读懂孩子的心。今天上午大班的孩子正在户外活动,一个女  相似文献   

6.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但是你知道它是谁写的、出自哪里、下文还有些什么内容吗?想知道也很简单,只要你来安徽和县,去陋室公园走走,看看"陋室",读读《陋室铭》,你就会知道什么是"陋室",什么是"德馨",你就会更了解刘禹锡。先说说刘禹锡。刘禹锡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曾任监  相似文献   

7.
未辞者     
徐昕 《大学生》2013,(Z1):130
正我曾经在职场上吃过"回头草",而且还吃了不止一次。这种事,我会随便告诉别人吗?第一次吃"回头草",是在我工作的第一年。大学毕业后,我留校当了老师,眼看着同学们都学成毕业,奔赴各自的前程,我却一个人留在了校园里。那一年,如果你问我,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对未来有着怎样的规划?我想我肯定会一脸茫然,完全答不上来。甚至连当老师这个决定,都属于偶然事件。有一天,老教授问我:"你父母都是老师,你以后也愿意当老师吗?"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我怔了一下,然后模棱两可地挤出一句:"我会考虑一下。"后来,我  相似文献   

8.
偶遇老友     
《海外英语》2013,(5):14-14,64
想一想:你最近会过老友吗?你们在哪见的?聊了些什么? 考试:本文有助于你备考PET和TOEFL等考试。毕业之后大家各奔东西,忙碌的你是不是很久都没有!见到老朋友了。一次偶遇可能就会使你想起很多以前美好的事情。老朋友见面,聊聊近期生活情况,有没有很温馨的感觉?听下面的对话,体会老友见面的心情。  相似文献   

9.
有个词叫"开朗型内向",形容在和别人社交的时候,看起来热情,实际上社交之后会非常疲惫,比起社交反而更喜欢独处的一类人。你可能因为身处一个需要社交的环境而不得不主动跟陌生人聊天,在一个团队里充当热场的角色,甚至在朋友们眼中的标签都是"外向",以至于在你某次拒绝了朋友的邀请或者表现得情绪有点低落时,他们就会问:"你怎么了?不开心吗?你平时不是这样的啊。"  相似文献   

10.
2014年,三位科学家因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LED)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LED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LED其实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视屏、电脑显示器、红绿灯、广告灯、车灯、手电筒,甚至闪光的胶底运动鞋中。那么,在LED之后还会有什么更新的照明技术呢?设想一下,有一种新型的电灯,它的形状千变万化:你可以弯曲、折叠它;你  相似文献   

11.
新一届学生的作文指导,"两条路线"同时推进.一是"作文打假",一是引导学生走进"滚滚红尘",走进生活.事实上这两件事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不走进"红尘","脱假"之后,孩子们就会茫然若失:作文不能胡编乱造了,不能虚张声势了,那写什么呢?怎么写呢? 我告诉孩子们,作文就是"遇见"和"看见".老老实实地把你所遇见的,你所看见的,你所想到的记载下来就是写作.这一点儿都不难. 可是孩子们觉得很难很难.  相似文献   

12.
正亲爱的同学,当你看见别人手臂上的"三道杠"或"两道杠",当你看到这些人在履行职责时,是不是对他们产生过羡慕之感?也许你们以为他们很了不起,甚至觉得他们高高在上,但事实上,你们的这些想法是错误的。有时候,班干部连一名普通同学都不如,甚至会产生"罢官辞职"的想法。如果你认为我的说法不对,不合理,那下面就请听一名班干部的自述吧!从小学一年级起,我就一直在班里担任班干部,现在已经五年了,对此,我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3.
陶航 《大学生》2013,(20):58-59
正我在日本留学快有两年半了,这期间一直在打工。目前为止打过两个工种:一个是在日本人开的中华料理店当服务员,一个是在各大酒店的宴会当服务员。对于我来说,学到最多同时工资也不差的是后者。先简单介绍下这个职业吧。由于不是固定在一家酒店的宴会,需要奔波于不同的酒店,所以我们简称这个职业为"打派遣"(看过日剧《派遣员的品格》的人应该对这个词并不陌生)。如果决定要打这个工,就要先在当地的中介公司登录个人信息。中介公司会向你介绍这个职业,  相似文献   

14.
什么什么?又要写"通过什么事,受到什么样的启示"?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启示"啊!——这样的抱怨,你一定很耳熟吧?这样的话,你没嘀咕过十遍也嘀咕过五遍吧?大家之所以会害怕"启示",多半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1.认为受到启示=听别人讲道理;2.认为写启示=自己讲道理。于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启示作文":一篇作文只有一半甚至  相似文献   

15.
被冤枉之后     
祺祺 《母婴世界》2008,(2):68-68
你冤枉过孩子么?别人冤枉过你的孩子么?孩子被冤枉之后,父母该做些什么?被冤枉是一件痛苦的事。当宝宝犯了错误,受到父母的批评是常理;但是宝宝本没错,却受到你的无理指责,你会肯低下高贵的头,向宝宝认错么?明知道宝宝没有错,却遭遇了小伙伴的"控诉",你又应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16.
一天,一位富豪和朋友在酒店小聚,酒店老板频频上前敬酒。事后,一位小伙子对老板说:“他们不会再来这里吃饭了。”之后,那个富豪还真没再来过。老板很疑惑,便向小伙子求教。“你有没有想过,在客人们的需要当中,有一种需要叫做‘不需要’。了解客人不需要什么与了解客人需要什么一样重要。”小伙子说,“你一见到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就不断敬酒,但他们是来参加他们自己的聚会,你去敬酒实际上是在打扰他们,这绝不是他们需要的。”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已进入了一个"透明人"的时代,一个毫无遮掩的"个人信息"商品化的时代:我们便捷地获取着需要的信息,同时,我们的信息也在被其他人获取甚至利用着。这些信息,都可以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通过交易即可获得。于是,各种商业广告、网络诈骗、骚扰短信、APP终端应用……各种再熟悉不过的信息,和你如影随形。你一边狂删那些总也删不完的垃圾信息,一边在心里冒出了个天大的问号:这些人是怎么获得你的信息的?  相似文献   

18.
<正>有人把学校中层比作"夹心人",过着夹心生活。对此,我颇有同感,深深体会过那种害怕和迷茫,甚至有心"辞职"。当拿到郑杰老师的《忠告中层》一书的瞬间,我的心情是复杂的,但好奇心驱使我打开了这本书。在第一封信,郑杰就提出了"忠告中层"的关键点:"当了干部后,你的视野会更开阔,对世界和对人的认识也会更深刻,你会结识更多的人……你会不由自主地去钻研,你会不断地从错  相似文献   

19.
炎热的暑假怎么过?也许你并不需要什么宏伟的计划,读读书、看看碟、写点东西,你会觉得安静的生活别有一番趣味。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为读一篇文章就可以让你的"财富收藏"升级,因为读一本书就可以让你找到自己的路,因为看一部影片就可以关注人类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王崧舟老师说过,要"炼就第三只眼睛",才能发现文本的奥妙。其实每一堂课教师的教学都是对文本的一次解读历程,你解读到什么程度,就会教到什么程度。只有心中装有厚厚的有关文本的东西,才能更好地诠释语文课堂。文本细读的着眼点肯定是语言,教师如何真正实现自己的文本细读呢?第一,要实现文本细读,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自身的"精神惰性"问题。第二,在进入文本时,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一种全然进入的敏感和警觉。对每一句话,对每一个词,甚至对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抱有那种林黛玉进贾府式的敏感和警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