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秀羽毛球单打运动员3种不同发球球路(短球、平快球和高远球)的特点,为运动员实战中判断对手的发球球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两台高速摄像机对运动员3种不同发球球路进行三维的运动学分析。结果:反手发平快球和高远球站位时前脚脚尖与前发球线的距离与发短球时相比要更近;正手发短球时,击球点在身体重心最右侧,同时也最靠近身体,而正手发高远球相反,击球点在重心最前端的位置;反手发短球、平快球、高远球时击球点高度之间存在异差显著,高远球〉平快球〉短球;正反手发球时均为高远球的挥拍距离最远,平快球次之,短球的挥拍距离最短。结论:选手可以通过对手发球时的这些特点来判断对手的发球球路,以便能在接发球中主动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2.
对于绝大多数业余选手来说,发球和正手是最常见也最不可缺少的两样武器,在比赛中,他们可以利用凶悍的发球和猛烈的正手进攻为自己赢得大把的分数。而我们也常常会看到一些选手,比赛中正手打得风生水起,可一旦对手将球回到他们的反手位,他们却只能选择平稳地把球接回场内——这样做只是为了保持这一分能继续打下去,然后再等待正手进攻的机会。尽管这样的处理方法足够让他们赢得一些比赛,但在面对实力更强的对手时,技术上的不均衡便很容易成为他们输球的软肋。  相似文献   

3.
话说多球4     
《乒乓世界》2013,(4):114-115
乒乓球技术里,有一项是完全可以自己练的,那就是发球。正手奔球、反手快长球、急下旋发球、正反手侧上下旋、正手转不转发球:低抛、半高抛、高抛发球(均可正反手发)、下蹲式发球等等,现在又有了逆旋转发球,种类繁多。一个人发球的优劣取决于速度、旋转和落点,但绝大多数球友往往偏重于关注自己发的转不转。笔者的建议是:先得练把球发快、发长,进而再谈发转和落点。成年人学发球,要能把球发得又快又转是最先要掌握的。我们文章的主题谈的是多球,而用多球来练习发球是公认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发球技术     
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作用: 目前在国内外乒坛上,这套发球的使用率较高,运用极相似的手法发出正手加转球和正手不转球,从而达到迷惑对方,为自己进攻创造机会的目的,甚至可以造成对方判断失误而直接得分。  相似文献   

5.
发球——第三板——第五板的抢攻克莱帕尔擅长一套反手发球和正手侧身发左侧下旋与不转转的直线短球。他发球抢攻偏重于在第三板牵制对方,调动对方,袭空挡,打漏洞,然后在第五板以正手“强弧”抢冲得分。因此,他的“发抢”命中率高、意识强,是在比赛中战胜对手的一个绝招。  相似文献   

6.
<正>一、正确的发球技术动作(一)正手发高远球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是用正手握拍法,以正拍面挥拍将球击得又高又远,球飞行到对方的端线上空后改变方向、垂直下落至端线(底线)附近的一种发球。由于将球发至对方端线,可有效地调动对方并削弱其进攻的威力,在单打中这种发球被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5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国运动员马龙、张继科、许昕的发球抢攻战术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运动员发球落点大部分以对手的近网右半台短球为主底线长球为辅.在发球旋转上主要以近网的侧下旋球,并结合转与不转球迷惑对手.其中主要得分技术是正反手弧圈球,且以正手弧圈技术为核心,稳定性强,威胁大,在比赛中能占据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顶尖男子网球选手每局第一分的技战术特征进行探究和总结。结论如下:1)发球及抢攻:外角发球结合抢攻空当的调动是主要战术,内角发球结合抢攻对手反拍位的弱点攻击是次要战术。第二次发球及抢攻战术以中路发球结合击打对手反拍位为主;2)接发球:遵循"球往哪里来,就回哪里去"的原则。接中路发球的回击变线率最高,一般以回击对手反拍位为主;3)相持段:攻击对手技术弱点是相持阶段的主要战术,纵横调动则是次要战术。击打对手反拍位在相持段的使用率均值高达48%;4)得分的技术结构中,包括正手击球和侧身攻在内的正拍进攻是主要得分手段,两项技术的得分贡献率之和为5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穆雷平局决胜局技战术策略的优势与不足,为我国职业网球竞赛训练提供启示。方法采用录像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从角度、线路和区域视角对穆雷20132016年度9站硬地赛事平局决胜局的技战术运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平局决胜局发球角度中,穆雷一发比例为外角、内角、追身,二发趋势为追身、外角、内角;发球抢攻战术中,三角度(内角、外角、追身)发球抢攻对手反拍位为总的战术意图;接发线路中左区以回击对手中路底线区比例最高,右区则以回击对手正拍和中路底线区两侧为主;得失分技术中,得分能力最强的前三项技术是反拍、发球、正手技术;失分率列前三项的技术为正手、接发球、反手技术。  相似文献   

10.
波尔与横握球拍运动员比赛的技战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波尔2004~2006年世界重大比赛的技术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波尔发球抢攻得分率高,发球以下旋、侧下旋、逆侧下旋为主,但下旋发球有所减少、侧下旋发球有所增加;其战术以正手发逆侧下短球至对方正手、中路,结合发强烈逆侧下长球至两角后抢攻和正手发侧下旋长、短落点的球后侧身抢冲战术为主。2)波尔接发球抢攻段得分率为三优,接抢段的技战术运用和得分能力较好,接发球使用正手较多,战术以快搓加转近网短球为主,结合搓两角长球或撇侧下旋球至对方正手大角战术为主,然后反拉或摆短伺机拉冲。3)波尔正手位的短球相对较弱,但接球后(第4板)的攻防转换处理较好,无论从使用率,还是得分率,波尔的相持段都占据优势。4)波尔正手进攻以前冲、加转弧圈和近台快拉为主,落点多在对方的反手位,但使用比例逐年下降;侧身以前冲弧圈为主,落点多在对方的反手位,而加转弧圈的落点大多在对方的正手位,侧身进攻技术呈波浪式起伏;反手快带弧圈的使用率有所上升。5)波尔对横拍选手以拉两角伺机前冲或扣杀战术使用率和得分率呈波浪式起伏,2006年得分率高达70%,搓长短结合拉攻战术的使用率2006年突增到17%,得分率高达63%。  相似文献   

11.
在高水平选手的比赛中。逆侧旋发球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发球技术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正手发逆侧旋球,其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波尔、中国的王皓等。当然,也有个别选手会采用反手发逆侧旋球,比如孔令辉。采用正手逆侧旋发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陕速进攻,同时逆侧旋发球虽然并没有太特殊的特点,但是接发球一方总会感觉与平时的习惯相左。因此会产生一些心理波动。  相似文献   

12.
运用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对李娜在2013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中的技、战术进行分析,得出:李娜对破发点有较好的控制;发球技术稳定,且接第二发球得分率较高;正手击球优于反手,过顶高压球技术优于对手;抗外界干扰能力不足;发球速度较慢,发球落点单一,角度变化不大;双手反拍击球失误较多;比赛中各种技战术运用单一,得分点不多。建议今后应加强发球角度、落点的训练,注重回球深度的练习,强化比赛中各种技战术综合运用的训练,提升临场心理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二发见实力     
大侠 《网球天地》2020,(4):92-103
比赛取胜的大原则是“发”。只要保住自己的发球局,就不会败给对手。发球实力强,对手就无法轻易破发。不过,即使发球技术再好,也很难保证每一球都不出缆漏,这就对二发提出了要求。二发时,我们没有退路,这就给了对手逆袭的机会。二发能够拿下多少分数,这才是对选手实力的真正考验。和抽球以及截击不同,发抹的动作方向和球的飞行方向是不同的,因此很多人觉得发球很难。要想取胜,必须要提高发球水平,在技术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此同时,大家也必须要弄清楚如何思考、如何做才能够提高发球水平。我们的目标是保住自己的发球局,不被对手破掉。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三段指标评估、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国运动员运用发球抢攻战术的情况进行分析,针对中国运动员在发球的落点和旋转,阐述了发球后的各项技术以及发球后组合技术运用的基本情况,结果表明: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抢攻战术中发球主要以对手正手位近网短球和中路半出台球为主,并配合底线长球;其主要得分技术是正反手弧圈球,以发近网短球的抢攻为主,在比赛中能占据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2017年乒乓球亚锦赛女子单打第一名的日本年轻小将平野美宇技战术特点及优劣势情况,结果显示:平野美宇主要特点为技术先进、进攻性强;反手相持技术扎实且主动性强;发球技术变化多、旋转强;战术较为主动以快节奏提升球的速度压制对手;正手技术较弱,尤其第一板下旋球抢攻技术;防守技术较弱;主要得分手段为勾手发球,反手快撕,正手拍打进攻及半出台抢攻.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中国女排在第30届奥运会6场比赛中的发球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跳飘球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女排比赛中最主要的发球技术。中国队在发球技、战术的运用能力上强于对手。中国队主要采用跳飘球和原地上手飘球。原地上手飘球运用能力上明显强于外国队。大力跳发球的运用能力上明显弱于外国队。  相似文献   

17.
刘萍萍 《羽毛球》2020,(2):88-91
发平高球时,球的飞行弧线较低,速度较快,落点在后场区域,容易起到压制对手、影响对手回球质量的效果。发平高球是羽毛球比赛中运用发球抢攻战术时常用的发球技术,同样也是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中教练们需要掌握的一项技术。了解更多有关技术的考核要求,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项技术,大家可在公众号"羽毛球社体指导员职业鉴定培训"上获取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访谈法等,对谌龙与李宗伟在2014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技术运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发反手网前球是双方使用最多的发球技术,谌龙发球技术较为单一;搓放球和挑球技术是前场使用最多的技术;谌龙和李宗伟在中场主要运用平抽平挡和网前放小球两项技术;后场使用最多的是杀球、正手吊球、高远球和头顶吊球技术,反手吊球使用率都比较低;双方主要得分方式是通过杀球和网前扑球技术;在本次男单世锦赛中,谌龙主动失分低于李宗伟。  相似文献   

19.
上一次我们讲解了反手快撕上旋球的动作要领。至此,我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正手进攻技术和正反手的相持技术。通过简单的发球、搓球,配合正手进攻,正、反手的连续相持.我们可以自然地形成初步的战术套路。  相似文献   

20.
这可说是“克横定式·业余版(二)”中第2、3套“定式”的叠加版。马林用正手发左侧旋球偷袭波尔的正手位,这样的战术之所以能成功,是基于两个要素: 由于波尔是左手握拍,马林充分利用左侧旋的特性,发球落台后直接从波尔正手位的边线拐出,这样就增加了波尔接发球的难度。假如对手是右手握拍,那么对马林发球的质量要求会苛刻得多,因为那样“偷正手”是发直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