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数学“问题解决”,即是指强调从具体数学问题出发组织学习和教学,教学过程其实是以一系列教学问题而展开的数学活动过程,有一个由问题引出的情景、实验或悬念,启发学生去动手、动脑,并在数学括动过程中发现、产生新的问题,进一步思索、猜想、反思、寻求方法……使学生在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生成问题,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从而主动建构知识,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很重要。然而仅仅创设问题情境还不够,作为教师来说,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各种问题时可采取一系列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4.
王晓民 《青海教育》2002,(12):34-35
现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主动建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对教师来讲,重要的是要知道学生已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存在问题.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在解决一些问题时,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和不同步,其结果往往是启而不发,最终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数学模型的建立,而忽视了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对所要考查知识结构的探究,以至于学生知识的层次性、顺序性和结构性欠缺.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开放式问题的研究,它们都是围绕着“问题解决”而展开的,它们都是以问题为载体,通过研究问题的来源、解决的过程来实现其目的的。尤其近两年来,无论是高考、中考还是单招试题中,“问题解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都逐步得到重视和体现。因此,对“问题解决”的理论层面的研究也就成为热点。一、对“问题解决”中的“问题”的理解第六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问题解决,模型化和应用”课题组的报告中指出:“一个(数学)问题是一个对人具有智力挑战特征的、没有现成的直接方法、程序或算法来解决问题的情景。”该课…  相似文献   

6.
表征在辞海里的解释是"揭示;阐明".在认知心理学中把信息的记载或表达方式称为对这种信息的表征[1].著名的科学家、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创始人司马贺(SimomHA)指出"表征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信息和对信息的加工."[2]问题表征是指解题者通过审题,认识和了解问题的结构,通过联想,激活头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经验,从而形成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种完整的印象.根据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当有机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输入、编码、转换、存储和提取等)时,这些信息在人脑中得以表征.同一事物,其表征形式不同,对它的加工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8.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 ,问题解决已经成为数学教育的国际潮流 .美国《2 1世纪的数学基础》指出“问题解决”是一个过程 ,它是“将前面学到的知识用到新的和不熟悉的情景中的过程”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将解题的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 :理解问题、拟定计划、执行计划、回顾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知识的引入、应用、理解 ,直至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优化认知结构的过程 ,本质上仍然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在进行问题解决时 ,学生必须综合所学得的知识 ,并把它应用到新的 ,困难的状况中去 ,这就需要学生使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 ,需要探索和猜想 .因此…  相似文献   

9.
问题解决的方法论研究由于时间较长现已有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我国历来重视问题解决的教学,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其教学成果世界公认.然而问题(问句或命题的形式,因为问句可转换成表达判断的语句即命题,反之亦然)提出的教学与研究却落后于教育发达国家,这与我国当今教改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是不相符合的,正因为如此,问题提出的教学研究也就成了我国教育的急需,同时也是世界教育界目前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方治梅 《青海教育》2002,(11):36-37
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如何设置问题情境。1、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案例1:某地质专家为估测一条东西流向河流的宽度,选择河流北岸上一棵树(B点)为目标,然后在这棵数的正南方(南岸A点,插一小旗作标志),沿南偏东60°方向走一段距离到C处,测得∠ACB为30°。这时,地质专家测得AC的长度就可知河流宽度。学生们都很想知道这样估测河流宽度的根据是什么?带着这个问…  相似文献   

11.
如何理解数学中的"问题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问题一般指对人类具有智力挑战特征的、没有现成方法、程序或算法可以直接套用的那类问题。问题情境状态下,要对学生本人构成问题,必须满足:第一,具有非常规性。第二,具有开放性。第三,具有探索性。第四,具有趣味性。第五,具有适度性。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一个目的,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问题解决。实施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袁征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尝试某种问题解决的方法:评价与反思。  相似文献   

12.
根据教学问题的类型,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本文作者对"问题"的含义作了一定的解释.在数学问题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好的问题情境,能达到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探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测试材料为基础,运用教育统计方法分析和探讨了数学问题情境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形式,将游戏情境引入到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促进学生掌握新知,同时还有利于巩固旧知。但是,在将游戏情境引入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具体阐述几种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问题解决”进入课堂的必要性,适用性和具体在课常上实施“问题解决”的优越性,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科技发展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运 ,各国政府、教育界都在探求开放性和应用性较强的教育方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具有非常规性和探索性的特点 ,有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 ,适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国际教育界 ,尤其是数学界 ,受到了普遍重视。一、“问题解决”的概念2 0世纪初 ,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首先提出“问题解决” ;1980年第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问题解决”第一次以口号形式在数学教育界出现 ;1996年第 8届…  相似文献   

17.
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设计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了一务有效的教学思路。“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数学学习的核心是让学生获得灵活的数学知识和高层次的问题解决能力。以“问题解决”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以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组织课程内容,使数学学习与具体问题解决过程相一致,为实现数学课程目标提供了一种动态、融合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探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中小学“ 情境—问题” 数学教学研究是基于国际、国内数学教育改革大趋势而开展的一项前沿性、探索性与实证性的数学教学研究.它所提倡的课堂教学观有:(1)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3)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 情境—问题” 数学教学实验研究还应在以下 3 方面做出努力:(1)实验研究范围需进一步扩大;(2)将“ 情境—问题” 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向其它学科渗透;(3)进一步提升理论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9.
"问题解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曾经提出:问题解决必须处于学校数学教学的中心.1984年在澳洲爱德里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也提出,问题解决要成为今后国际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已成为近年来数学教育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