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山 《上海集邮》2008,(8):20-23
在《100种最有价值的美国邮票》一书(参见本刊080719)中,"珍妮倒"排名第三。如果不是因为前两种邮票的人物名气太大,其实"珍妮倒"应是美国邮票中最有价值、最闪亮的明星,一方面她是美国第一种航空邮票的变体,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已知存世的这种倒印票,  相似文献   

2.
读者园地     
读者叶友德问:近日翻阅邮品,发现我收藏的“新普12”序号190的50分是有水印票,而不是《中华民国邮票目录》所刊的无水印。查马任全《中国邮票图鉴》也作无水印,不知此有水印票是新发现,还是目录和图  相似文献   

3.
澳门邮政自主后发行的邮票可谓千姿百态,特别是联印票小开张的出现更为集邮者平添奇趣。澳门邮政从1985年6月27日发行《贾梅士博物馆廿五周年(中国国画)》邮票开始,到1997年7月30日发行《澳门阳台》为止,前后共发行32套邮票的小开张,并有一套加盖邮票小开张。由于全套邮票中各枚之间的排列顺序在小开张中并不一律,所以有以下各种版式:  相似文献   

4.
崔刚 《中国集邮》2001,(11):27-27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之一,作根据历史记载和当时流行的三国故事版本,结合民间传说创作了这部小说。我国从1989年起发行《三国演义》邮票,历时10年,共发行了5组20枚邮票和3枚小型张。邮票是选取书中重要章节绘制而成的。每枚邮票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的发生地也都能在现代中国的版图上找到,有的甚至连地名都没变。据说由于两个地区“争夺”诸葛亮的出生地,还取消了小型张《隆中对》的发行。极限爱好们煞费苦心,一一寻找邮票中故事的所谓原地,争相盖戳;邮票中故事发生地的邮政部门也不失时机地发行了多套“极限片”。  相似文献   

5.
璐橇擞 一部记录邮票背后故事的图书《邮票下的故事》前不久出版。凡集邮的朋友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每一枚珍邮都是一个故事。”其实每一枚邮票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位集邮者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我们身边的这些故事太平凡了而已。然而平凡并不等于没有意义,正是这些平凡的故事成就了集邮的今天。这部由吴刚撰写的《邮票下的故事》就为我们讲述了这些故事,从各个不同角度折射出时代的风貌,讴歌了人间正气,鞭挞了人间的丑恶。这些故事短小精悍,曲折动人,耐人寻味。该书由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采用32开本定价13.80元,印量3000册。《邮票下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集邮博览》2008,(5):27-27
伪造邮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系专门印成新票,意图行用者,此类如民十二上海工部局在某处抄出之印票机关,其印者多为一角、二角及五角之大数票,大多希行用于包裹上者,因票额小,则行使较繁,易于犯见不若大数票之收入可多也。……一类系专门印成集邮家之所需之高贵票或在真正邮票上加盖作伪,以求蒙混于收集邮票者。摘自《新光月刊》第四卷  相似文献   

7.
学会看报     
今年下半年度,自从《何香凝作品选》异形齿孔邮票面世以来,邮票市场上掀起的一波波新邮竞购风潮,在历经《镜泊湖》异图连印票全张、“空城计”小型张、《抗洪赈灾》附捐邮票的突出“表现”后,终于后继乏力,逐渐平息。接着便是专供各省区市邮政部门揽收、加印企业广告的玫瑰图邮资片未裁切半成品在市场上被吸进抛出,五花八门,品种纷繁,面对这类违规入市的“趣味品”,传统集邮的爱好者没有喝彩,投资观望客也没有上钩,倒是占去了不少摊商的柜台空间。10  相似文献   

8.
为配合《感恩母亲》邮票的发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委托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团队创作拍摄微电影《爱的寄语》,该片通过即将出国留学的孩子和他母亲之间在一天内发生的故事,诠释了《感恩母亲》邮票刮出祝福,送出对母亲的爱的寓意。  相似文献   

9.
邮票名考     
一、自从1840年英国发行邮票后,世界各国先后仿效,不久,邮票便通行全球,集邮爱好者也随之而生。中国人对Postage Stamp一词的认识和翻译,经历了一个曲折有趣的过程。 笔者经过多年研究,发现邮票是由外国传入的,但“邮票”一词是中国人从多种译名中选择确定,是自己创造的。在清代,人们对Postage Stamp的中文称谓,就书面、官方用语来说,有信票、机器刷印小票、印票、印图、国印、信印、信资图记、邮票、信资印票、图记纸等;在口语、俗称中则有老人头、人头、龙头、鬼头、邮券、佛头等。  相似文献   

10.
金泽 《上海集邮》2007,(2):30-30
萨伏依公爵菲利贝托戎装立像30分倒邮票是意大利有名的错票之一。2006年7月19—20日,在纽约的美国切利斯通(Cherrystone)拍卖行“美国与世界各国珍邮拍卖会”上,编号第15317号拍品就是这种菲利贝托像倒印票(如图),并以冠居全场首位的52250美元(含10%佣金)成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集邮大辞典》的“邮票种类”部分,有两个互相关连的词目,释文不长,照秒如下: 非正式发行邮票 不是由邮政部门通过正常 渠道发行出售,而是因其他原因流传于世的邮 票。其原因有:印就而未及正式发行;印就而撤销 发行;带有面值的内部试印票、试机票、试色票等; 原未准备正式发行的与已正式发行邮票在刷色 上、齿孔上、图案上有差异的邮票等被非正常流 出。较著名的有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极少量 流在社会上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2.
从新年开始,第四轮生肖邮票《丙申年》邮票首发、猴戳频现、记述两轮生肖猴票前世今生的纪实性小说《猴票她爹和爹的猴儿》出版发行等等,让邮坛沸沸扬扬、热闹非凡。尤其是第一轮生肖猴票《庚申年》的原画作者黄永玉大师,在时隔36年后,以92岁的高龄再度出山,设计了第四轮猴票《丙申年》,成为大家热议的邮坛佳话。在此,我想说说《庚申年》邮票诞生后,有关邮票设计者签名的故事,也就是《庚申年》猴票"他爹"黄永玉的故事。那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庚申年》  相似文献   

13.
三、桂子山上俩画家1993年发行的纪特邮票中有两位作者来自位于武汉桂子山的华中师范大学。1993年4月30日,《围棋》邮票发行,这是美术系教师钱忠平首次"触邮",当年他才27岁。在回复我的征求信中,钱忠平告诉我《围棋》邮票不为人知的一段故事:当年国家邮政局为发行世界第一套围棋题材的邮票,广泛向美术界征稿。在岳父的鼓励下,不是围棋爱好者,也不集邮的钱忠平动了心。当时,围棋热正风靡亚洲。  相似文献   

14.
丁丁 《上海集邮》2000,(5):30-30,38
请你先仔细观察附图中的两枚保加利亚的《花样游泳》邮票,这两枚邮票上的文字和图案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花样游泳运动员的位置一正一倒。  相似文献   

15.
2003年7月14日奥地利发行了邮票《杜兰朵》(又译《图兰多》,图1),这是一套中国题材的邮票。《杜兰朵》最初是18世纪意大利作家卡洛·葛奇创作的童话,内容讲述中国古代北京一个叫杜兰朵的公主招亲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6.
编辑寄语     
自从2001年第8期刊出《万维生回忆录》的第一篇以来,21个月内,我们发表了他的19篇邮票创作笔记。按照作者的说法,是《上海集邮》促成他写出了洋洋28万字的《我画邮票的故事》,我们受此鼓励深感荣幸。此书现在已由人民邮电出版社正式出版,喜欢他绘画作品和文字作品的读者大可购置一册尽情畅读,再也不需每  相似文献   

17.
英国小说家吉卜林的作品文笔洗炼,颇有艺术魅力,发表于1902年的童话体小说《历来如此故事》生动有趣地描绘了动物习性和弱肉强食这一森林法则,1907年被授予诺奖,2002年为纪念《历来如此故事》出版100周年,英国发行全套10种不干胶邮票,图案由插图画家科恩据他的《犰狳的起源》《老袋鼠之歌》等小故事创作(图1,本文图刊后两页和封三)。  相似文献   

18.
“邮坛茶花女”是专业邮票设计师任宇的雅号,这是因为我国至今仅有的两套票名有“茶”的邮票《云南山茶花》(T37)和《茶》(1997-5T),都出自她的手笔。 在今年上海集邮节仪电邮协分会场活动中,这位“邮坛茶花女”给我们讲述了有关这两套邮票的故事。 《云南山茶花》发行后,许多外国人向中国集邮总公司函购这套邮票和小型张,使工作人员惊讶的是在大量订购函中,竟然还有要求帮忙订购山茶花及其种  相似文献   

19.
正1990年苏联发行的《"黑便士"邮票150周年纪念》邮票,其中"黑便士"票中票下角字母"T-P"和"V-K"的两枚被集邮界认定是"黑便士"票中票"设计错误"的典型,如被认为是邮票设计者"缺乏邮票基本知识或一时疏忽"。其实,"错误"的字母内藏玄机,这是自称"冒险家"的俄罗斯画家科瓦尔为自己和家人精心策划的"集邮纪念碑"。刘大有先生的《"冒险家"科瓦尔的艺术生涯》,将披露科瓦尔与邮票结缘的更多有趣故事和他作品中的中国要素。  相似文献   

20.
读了耿守忠先生刊载2011年第3期《集邮博览》上的《西厢记》大“邮票”一文,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共鸣。文中说的那两种印有《西厢记》大“邮票”的1983年年历画,我曾在中国集邮总公司营业部购邮票时也获赠过两张,的确印制精美,令人爱不释手。耿先生给“大邮票”下的定义,也让我颇受启发。他说:“何为大邮票?大邮票是用邮票原图制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