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困境中的人类反应 黑色幽默文学中那些走出欧洲的亚当、夏娃的子孙们,曾经创建了自己的人间乐园——美国。生命得以自由自在地延续,创造了令人惊喜、快乐和幸福的奇迹,得到了最辉煌的展现。可是,曾几何时,这些亚当、夏娃的子孙们,陷入了重重困境。生命所追寻的一切所依循的价值观念衰落了,变异了,为一  相似文献   

2.
杨紫瑜 《文教资料》2010,(17):16-18
在《失乐园》里,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的代表,也是英国清教徒祖先的体现。弥尔顿在刻画这两个形象时,赋予笔下的人物以一种新型的思想意识。弥尔顿笔下的亚当、夏娃,并非是迷恋于天国乐园,超凡出世的人类原始的祖先,而是积极面向现实,肯定人生,执着尘世的人间的楷模。在描绘这两个形象时,诗人明显地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亚当与夏娃代表的精神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一.苹果与宗教苹果与西方文明的渊源起始于《圣经》中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偷吃禁果的故事。据《圣经》记载上帝造人之初,亚当和夏娃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里,但上帝告诫亚当和夏娃绝对不要偷吃园里的两棵树,即生命树和智慧树上的果子,否则必然会也严重后果。但他们没能经受住诱惑,夏娃受了蛇的诱惑,吃了智慧果,并且给亚当一个,亚当同样也吃了。上帝震怒人违背了他的命令,把他们赶出了  相似文献   

4.
吕晓军 《考试周刊》2009,(44):32-33
《失乐园》是描写人类堕落的长篇史诗。它讲述了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原本纯真无邪.因魔鬼撒旦的诱惑而反抗上帝的旨意.最终遭遇堕落致罪的过程。作者弥尔顿在诗篇中大量运用《圣经》人物意象,从而使作品的主题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本文试图联系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对书中的《圣经》人物撒旦,以及亚当和夏娃进行人物形象分析。  相似文献   

5.
“失乐园”故事首见于圣经。在《圣经·创世篇》中讲道:上帝创造了人类万物,并把最初造出的人类叫亚当和夏娃,安排他们在伊甸园中过着快乐无优的生活。后来亚当和夏娃禁不住蛇的劝诱偷吃了分别善恶的树的果子而被上帝永远地逐出了伊甸园。这则故事随着不老的圣经文学多少个世纪以来一直存活在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中。十七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弥尔顿根据这则故事,吸收希伯来、希腊、罗马传说和意大利荷兰文学中的许多情节,创作出在英国文学中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长诗《失乐园》。旨在说明人类不幸的根源在于理性不强、意志薄弱,经不起外界的影…  相似文献   

6.
神秘的DNA     
《圣经》称:上帝用泥土造人,取名亚当,并以亚当的肋骨造出其妻夏娃,同置于伊甸园中,由于他们的繁衍生息便出现了人类。  相似文献   

7.
每每涉猎西洋文化时,总要碰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即“原罪”问题。基督教的上帝何以如此严厉地惩罚人类?难道仅仅因为他们的祖先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既然亚当、夏娃不听神的告诫,把他们赶出伊甸园便罢了。如果要表明神对人类的厌弃,那就让他们的世代子孙都不得进入伊甸园便罢了。亚、夏之辈已遭神诅咒,被罚作终身的劳役和吃苦,干吗还要让刚刚出生甚至出生后就死去的婴儿也要负上原罪呢?这样做难道不太过分了吗?偷吃禁果不过是好奇而已,何况偷吃的还是辨别善恶之果。一次好奇就招致如此重罚,偏偏好奇又是人的天性,号为全知全…  相似文献   

8.
文学以一种相对均衡的、优雅的、巧妙的方式,代表人类的心理意识较好地驾驭了无意识。陈仁凯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文学借助意象的内涵性和意象群的收放对比呈现心灵对现实困境超越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犹太人的困境与自救--论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犹太文学在五、六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大批犹太裔作家雄居美国文坛,长盛不衰.有的甚至超越了国界,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本文通过解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拟就从探索新伊甸园的美国亚当、异化困境、皈依犹太传统与"大屠杀后意识"的崛起等三个主题剖析犹太文学在美国作为一个整体文化运动的成功所在,由此勾勒出其历史性的发展倾向.  相似文献   

10.
威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的伟大女作家。凯瑟以美国西部边疆生活为背景 ,创作了一系列内布拉斯加小说。《啊 ,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就是内布拉斯加系列小说中的两部以女性的独特经历和感受为题材的作品 ,也是凯瑟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在这两部作品中 ,凯瑟打破了传统的女性文学形象 ,摆脱了伊甸园中那个依附于亚当的夏娃的影子 ,成功地塑造了两位纯朴、高大的女性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1.
<失乐园>是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一部史诗,也是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一生中最杰出的诗作,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借用圣经故事用史诗的形式表现了人类最初的演变和人类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变革斗争,全书共十二卷,描述了撒旦反抗上帝战败后设计复仇,偷入上帝制造的伊甸园,引诱夏娃偷食禁果,以致人类始祖被逐出伊甸乐园,开始沉沦的故事.诗篇大量运用圣经人物意象,将撒旦和亚当、夏娃刻画得栩栩如生,从而也将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失乐园>艺术地反映了在宗教旗帜下进行的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热情地讴歌了革命思想.这部洋溢着资产阶级革命战斗豪情的史诗,不仅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曲赞歌,也是17世纪欧洲诗坛的坚实基石.  相似文献   

12.
威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的伟大大作家。凯瑟以美国西部边疆生活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内布拉期加小说。《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就是内布拉斯加系列小说中的两部以女性的独特以历和感受为题材的作品,也是凯瑟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在这两部作品中,凯瑟打破了传统的女性文学形象,摆脱了伊甸园中那个依附于亚当的夏娃的影子,成功的塑造了两位纯朴、高大的女性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3.
爱的箴言     
1《圣经》上说,上帝制造了亚当,然后又从亚当身上取下肋骨创造了夏娃。——这便是人类的两位始祖。如此说,亚当身上包含着夏娃,夏娃身上也包含着亚当。——这便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全部奥秘。2山是男人,水是女人。水中有山的倒影,恬静的水  相似文献   

14.
诺亚方舟是出自圣经《创世记》中的一个传说。自从亚当与夏娃因为偷食禁果而被赶出伊甸园之后,他们的后代越来越多,逐渐遍布了整个大地。但人类的种种恶行也与日俱增,他们无休止地厮杀、掠夺……上帝看到这一切后,非常后悔造了人,他说:"我要将所  相似文献   

15.
伴随人类追求性别意识真理性和理想人格模式的过程,“双性同体”这一思想在现代回归中成为诸多学者重视和探讨的对象,涉及神话、宗教、医学、文学和人类学等不同领域,既隐含着人类对于两性问题的困惑和焦虑,又表达着他们对两性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的期盼。“双性同体”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彰显,更是体现了人类关注自身问题的集体无意识,因此一直为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所关注。英国当代作家安吉拉.卡特的《新夏娃的激情》和美国后现代作家厄秀拉.勒.魁恩的《黑暗的左手》两部作品中的“双性同体”观是对后现代女性乌托邦作品对社会性别的很好解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觉醒》中蛇的意象与《创世纪》及费洛美典故的联系,揭示出小说对《创世纪》主题的颠覆。基督教传统中,蛇的意象与诱惑、原罪、堕落联系在一起,听信蛇的诱骗而偷吃禁果的夏娃也成了引诱亚当偷吃禁果进而导致人类被逐出伊甸园的罪人。《觉醒》中对蛇的意象的运用颠覆了《创世纪》中夏娃导致人类堕落的主题,同时揭示了父权社会对女性话语的压迫。不仅如此,肖邦更使《创世纪》中蛇对夏娃的保证在埃德娜身上一一实现,为埃德娜这一角色赋予神性,使她摆脱了夏娃的宿命,令这一追寻自由的女性形象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7.
美国黑色幽默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幽默"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流派,事实上黑色幽默文学源远流长,至少可以追溯到华盛顿·欧文、爱伦·坡、马克·吐温等作家的一些作品。通过分析《睡谷传说》《焦油博士和羽毛教授的疗法》《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黑色"和"幽默"成分,总结得出以上三部作品具有典型的黑色幽默小说因素。这些美国早期作品可以认为是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一个源头。  相似文献   

18.
生命之歌     
生命缘何而来?坂坂中国古代神话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女娲抟土捏了些小泥人放在地上,那些泥人便活蹦乱跳起来,变成了人。于是,地球上便出现了人类。坂坂西方《圣经》说:上帝先造了亚当之后,从亚当身上取了一根肋骨又造出了夏娃。亚当和夏娃繁衍了生生不息的人类。坂坂在同生村关于生命,如泣如诉的神秘歌谣中,诉说着一个凄美动人的人和鲸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文学六十年代作家约瑟夫·海勒是公认的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揭开了黑色幽默文学的大幕。渊源于黑色幽默的特质和作者的犹太出身,海勒的黑色幽默作品充满了犹太气质。  相似文献   

20.
威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的伟大女作家。凯瑟以美国西部边疆生活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内布拉斯加小说。《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就是内布拉斯加系列小说中的两部以女性的独特经历和感受为题材的作品,也是凯瑟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在这两部作品中,凯瑟所塑造的亚历山德拉、安东尼亚打破了传统的女性文学形象,摆脱了伊甸园中那个依附于亚当的夏娃的影子,她们富有激情、敢于创造,凭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坚韧的内在力量,艰苦奋斗,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获得了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