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4年初的一天,热爱旅行和探险的日本青年山井,在菲律宾境内偏僻的丛林里,偶然发现了一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幸的幸运者:广己田中尉。这天,山井深入丛林探险,突然,他意外地发现一个身裹树皮、眉毛和胡子连成一片的“怪物”,蹲在树杈上,正狼吞虎  相似文献   

2.
1945年5月2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同年8月15日,日本政府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代表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美国于8月6日在日本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9日又在长崎投下一颗原子弹。同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枣园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令:“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万里敌后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向日寇展…  相似文献   

3.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东京广播电台播出了裕仁天皇颁布的《终战诏书》。当天16时左右,中共华中局争取了汪伪宣传部副部长章克(现任山东省淄博市政协常委)前往南京侵华派遣军总司令部,命令冈村宁次交出武器向人民投降。但是,因为蒋介石发布了《以德报怨》的广播演讲,冈村宁次又以《波茨坦公告》为借口拒不会见,并令其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阻拦章克,致使华中局这一计划失利。不久,中共中央指示:“蒋介石利用其合法地位,接受敌军投降,敌伪只能将大城市及交通要道交给蒋介石。在此形势下,我军立即  相似文献   

4.
<正> 关于日本投降的原因,长期以来国际国内史学界围绕着决定因素争论不休。最初,问题的提出带有政治性,各参战国都强调自己是日本投降的决定因素,极力贬低或避而不谈其他国家的作用。例如,美国的原子弹决定论。后来,在一片批评声中~①,美国又提出太平洋战场的决定作用。起初苏联在批判原子弹决定论时,斯大林提出各盟  相似文献   

5.
一张五官精致、俊美清秀的面孔,一张让同性着迷、让异性窒息的中性面孔,一张唇红齿白、双目含情的眩目面孔……拥有这张面孔的,就是被人们称的面孔。从这个意义上说,柏原崇在演出中更多地是担任了超级大花瓶的角色。这话虽然说得有点刻薄,但却是事实。(突然忘了告诉你,柏原崇是通过一家杂志的选美活动出道的。)一个演员(其实可以扩及到任何  相似文献   

6.
现行人教社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世人也认为二战的亚洲法西斯国家日本是无条件投降的。日本真是无条件投降?1945年7月26日,以美、英、中三国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劝告日本停止无意义的抵抗,铃木贯太郎首相本人虽倾向于接受,却因内阁意见不一致,于7月28日决定宣布“不予理睬”。8月6日8时15分,美国向广岛投下了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日本未作反应。8月9日下午3时,美国向长崎投下代号“大胖子”的原子弹,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  相似文献   

7.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九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先岳投掷了两颗原子弹。八月八日:苏联宣布对日宣战。九日,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十日,日本政府决定投降;十四日正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怎样评价美国原子弹的投掷和日本投降的关系,长期以来国内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国历来流行的观点是:一,美国原子弹的投掷在军事上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美国为了贬低苏联参战的政治影响并为了在战后进行原子讹诈,急忙于八月六日和九日把仅有的两枚刚试制成功的原子弹,分别投到日本人口稠密的广岛和  相似文献   

8.
日本无条件投降决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导致其一再错过主动投降求和的主要原因,是一直对回避战败地位、逃避战后处罚和延续固有统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随着战场上的节节败退,骄横狂妄的日本统治层也不得不朝着投降议和方向在运作。原子弹的袭击为日本提供了“天佑良机”:它不只是给军部强硬派的继战意志带来毁灭性打击,扫清了最后障碍,而且转移了民众追究战败政治责任的视线,回避了国内革命运动兴起,并进而实现了对天皇形象的重新塑造。日本决策者普遍认为,其投降是以美国默认天皇制继续存在为前提的。如果再联系战后象征天皇制的如愿采用,很难说日本的投降是无条件的。  相似文献   

9.
1945年9 月2日,是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的一天。当年疯狂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此时已像一条恶狼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不得不夹起尾巴。以乞怜的目光注视这个世界。签字仪式是在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的上层甲板上进行的。密苏里号就停泊在日本  相似文献   

10.
全美国的心思和希望,事实上整个文明世界的心思和希望,今晚都集中在密苏里号军舰上。在这停泊于东京港口的一小块美国领土上,日本人刚刚正式放下武器,签署无条件投降协议。四年前,整个文明世界的心思与恐惧集中在美国另一块土地上——珍珠港。那里曾发生了对文明的巨大威胁。这种威胁现已被消除。从那里通往东京的是一条漫长的而洒满鲜血的道路。我们不会忘记珍珠港。日本军国主义者也不会忘记美国军舰密苏里号。日本军阀犯下的罪行是无法弥补的。也是无法忘却的。但是他们的破坏和屠杀力量已经被剥夺了。现在他们的陆军以及剩下的海军已经…  相似文献   

11.
陆伟 《历史教学》2006,3(8):14-21
日本无条件投降决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导致其一再错过主动投降求和的主要原因,是一直对回避战败地位、逃避战后处罚和延续固有统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随着战场上的节节败退,骄横狂妄的日本统治层也不得不朝着投降议和方向在运作.原子弹的袭击为日本提供了“天佑良机”它不只是给军部强硬派的继战意志带来毁灭性打击,扫清了最后障碍,而且转移了民众追究战败政治责任的视线,回避了国内革命运动兴起,并进而实现了对天皇形象的重新塑造.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有条件投降而不是“无条件投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国内外出版发表的有关抗日战争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和中国近现代史著作中,在论及日本投降问题时,绝大多数习惯称之为“日本无条件投降”。现在看来,这一提法不够准确,历史的真实是日本是有条件投降,而不是无条件投降。今后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有条件投降而不是“无条件投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在论及日本投降问题时,多习惯称为“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提法不够准确。历史的真实是日本是有条件投降,而不是无条件投降。提“日本投降”或“日本败降”等更符合史实。 日本帝国主义统治集团对波茨坦公告并不是一开始就心诚意愿接  相似文献   

14.
关于日本“无条件”投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无条件投降,严格来说是不确实的,它是有条件的,即日本还是保留了“天皇制”。这个保留“天皇制”的动议是美国曾任驻日大使的格鲁提出的,认为保留日本天皇是有利的.他在1945年5月上旬就草拟了一个宣言,这在杜鲁门看来是“真知灼见”;但要他经过通常的手续把它寄到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国务院。  相似文献   

15.
日本“有条件投降”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投降不是以盟国接受日本保留天皇制的要求为前提的,是无条件投降,而非“有条件投降”。在保留日本天皇制的问题上,盟国的出发点与日本的出发点是不一致,双方也未达成任何协议、契约,战后一系列事实也表明盟国并未按日本的意愿兑现。  相似文献   

16.
二战铁案:日本无条件投降--驳"日本是有条件投降"之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日本无条件投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铁案,它是由交战双方所有国家的首脑或政府代表签署或一致认可的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权威件定性定案,并生效付诸实行的。并且,它是日本在战后与原受其侵略的国家重建邦交,重新进入国际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历史学习》2010年第10期刊登了陈新祥老师的文章《日本投降是甭真的无条件?》。陈老师针对本人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7期上发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应模糊日本投降的性质》一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当年日本应是“有条件投降”。  相似文献   

19.
<正>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在叙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这样表述:"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①这段文字十分清楚地告诉学生,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里1945年8月15日,而这一天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以"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向'所有日本武装部队要求的,并不是向日本国家要求的','保留天皇制的国体是日本向盟国投降的条件'"为由的"日本有条件投降"的观点进行了反驳。指出,盟国允许日本保留天皇制的实质是一种诱降政策,与日本保留天皇制的投降条件有本质的不同。战后日本能够保留天皇制,是战后国际政治的客观形势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