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邓壵灵  唐蕾  周思  沈妙纯 《高教论坛》2022,(1):84-88,104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强调“主体—主体”的结构关系,其核心特征包括交往的主体间性、合理的生活世界和理想的语言情境。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视角,聚焦于交往过程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分析了当前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总体情况。从教师和学生两大角度探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工具理性占据师生“生活世界”;师生交往行为缺乏有效性;缺少对话性和情感性的互动情境。基于此,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对策、师生重塑价值理性、师生交往行为合理化、师生共同构建理想的互动情境。  相似文献   

2.
以隐性叙事理论为视角,美国浪漫主义经典之作《红字》存在一明一暗的双重叙事进程。不同于以“原罪、救赎”为主题的显性情节,其隐性情节向读者呈现了三种家庭共同体形式——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共同体的崩溃、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共同体的建立以及两者兼具的家庭共同体的新生;书写了海丝特四人在跌跌撞撞中寻觅家庭共同体的过程,表现出主人公强烈的家庭渴望。探究其隐性叙事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物的矛盾形象,发掘小说传递的另一重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隐性"孤儿",也就是父母都健在,而产生的心灵孤儿。心灵孤儿就是由于父母监护缺位而忽视孩子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需求,孩子的心理教育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导致孩子长期处于孤单、寂寞、失望的境地,逐渐形成了"孤独心理"。花样随笔:隐性"孤儿"心灵沟通的最佳路径,有文就写,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不必拘泥!可写、可画,诗歌、画画、随笔……让孩子们随心而为。  相似文献   

4.
隐性德育课程是军校开展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按其存在形态可分为自然—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两种类型。对军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建立在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当下学员主体意识增强、学员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军校实施主体性德育的要求。由于隐性德育课程强调"隐"这一特征,使其开发和控制更具操作性。在隐性德育课程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谨遵无灌输原则、方向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充分挖掘学校各个方面内含的隐性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5.
隐性管理包含"谋人"和"谋事"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隐性管理的关键在于"谋人"."谋人"的运行过程,侧重给下属思想的渗透、心灵的呵护、环境氛围的烘托渲染、组织文化的熏陶、人际关系的润滑.学校管理采用情感、认知、象征、策略等软性手段,通过增强管理者的隐性权力、开发教师的隐性资源、建设校园隐性文化这些内隐的方式,谋求管理的最大效能,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6.
过去,我们对家园教育的密切合作,只是简单地理解为家长对幼儿园的物质支持,保持与幼儿园教育思想和行为的一致,而并未考虑如何深入挖掘家长教育资源,使家长也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后来,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发现,家长可以走到孩子们中间来。这不仅会使课程的内容更丰富和生活化,组织形式活跃且更贴近儿童,还有利于提高教师、家长的教育质量,更好地发展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其中,对家庭隐性资源的挖掘,要特别予以重视。隐性资源是一种存在于家长大脑内部的教育资源,这种教育资源没有固定的形式,它存在于家长对周围事物点点滴滴的认…  相似文献   

7.
隐性采访强调记者主体意识的积极介入,但记者应注意介入的限度,正确把握主体行为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不能使采访行为超越道德底线,不能干预新闻事件的发展方向。本文运用新闻理论和相关法律,结合具体案例探讨隐性采访的合法性与运用“底线”,透视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关系,指出公共利益原则、公正原则、善意原则、真实原则和适度原则是隐性采访应遵循的伦理道德基本原则,从而为找准记者在隐性采访中的角色进行理性定位。  相似文献   

8.
隐性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序列,具有多重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的重要载体和资源。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视角,强化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策略包括:整体推进,开发蕴含在校园文化不同要素中的隐性课程;全员参与,开发蕴含在校园文化不同主体中的隐性课程;凝练特色,开发蕴含在校园特色文化中的隐性课程;倡导多元,开发蕴含在校园多元文化中的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9.
关于"隐性课程"研究的迷茫与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于隐性课程是“客体性”的,还是“主体性”的;隐性课程的特点仅是非计划性还是兼其计划性等本体问题,研究观点截然对立。其原因是对隐性课程上位概念“课程”的理论认识,是见仁见智的。隐性课程为“舶来品”,西方关于隐性课程观点不一,不同专家、学对隐性课程有不同的建构和理解:暂不从隐性课程的理论视角出发,基于实践的视角探讨隐性课程,应是走出迷茫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隐性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序列,具有多重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的重要载体和资源。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视角,强化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策略包括:整体推进,开发蕴含在校园文化不同要素中的隐性课程;全员参与,开发蕴含在校园文化不同主体中的隐性课程;凝练特色,开发蕴含在校园特色文化中的隐性课程;倡导多元,开发蕴含在校园多元文化中的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11.
内隐态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态度是个体无法内省识别到的态度,多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等间接方法测量。双重态度模型理论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对象同时存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而后在不同领域研究结果也证明了内隐态度的存在,并且内隐和外显态度是分离的。但在内隐和外显态度比较研究和设计内隐联想测验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2.
内隐记忆、无觉察知觉与内隐学习关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记忆、无觉察知觉与内隐学习是当今无意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这是因为它们都与“认知无意识”有关.当所完成任务不需要意识性提取过去经验时,表现出来的是内隐记忆;如果刺激呈现在意识觉察阈限以下,这种短暂、无觉察的呈现对后续的行为产生了影响,说明无觉察知觉在起作用;人们学习了复杂信息但又对所学知识完全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体现了内隐学习的作用.内隐记忆与内隐学习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不同点表现为所涉及的加工阶段、研究范式、研究材料、所使用的加工分离程序及所涉及的脑区四个方面;相同点表现为无意识加工过程、研究范式阶段及加工水平影响三个方面.无觉察知觉与内隐学习之间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联系:不同点表现在引起无意识的原因、认知加工过程及学习材料复杂程度三个方面;相同点体现在主试对学习材料的操纵、实验研究范式及意识与无意识的分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英汉数词词组虚指意义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词应具有严格的界限和确定性,其显著特点是表达概念的精确性,然而数词往往在语用中具有隐含的虚指意义。这种虚指意义实质上是一种脱离数词本义的文化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文化翻译理论中的归化论和异化论,对在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数词词组虚指意义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模仿叙述是对生活形态的审美还原,那么,隐秀叙述注重的则是对生活的诗意感受,它总是以抒情为主导,靠作品中缓缓传递的情感和情绪的柔丝来缠绕读者的心弦。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的小说《哦,香雪》就是运用这种独到的隐秀叙述把诗的意境、画的气韵都融进其中,使作品超越时空而获得了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模仿叙述是对生活形态的审美还原,那么,隐秀叙述注重的则是对生活的诗意感受,它总是以抒情为主导,靠作品中缓缓传递的情感和情绪的柔丝来缠绕读者的心弦。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的小说《哦,香雪》就是运用这种独到的隐秀叙述把诗的意境、画的气韵都融进其中,使作品超越时空而获得了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随机抽取92名大学生为被试,以攻击性词语和友好性词语为实验材料,采用偏好判断法来探讨被试的内隐攻击性。结果发现,在攻击性词语和友好性词语之间,个体偏好于友好性词语,且这种偏好不存在性别及攻击特质差异。个体身上存在明显的友好倾向而并未表现出内隐攻击性,内隐友好倾向对内隐攻击性具有抑制效应。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防止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另一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7.
就国外而言,越名大学其显性层面上的“脾气”(即风骨、傲气)就越大,其隐性层面的独立自治与严谨治学精神就越显然。但很可惜,当代中国大学却很少有脾气,更谈不上发脾气。文章从显性的大学脾气之视角追问隐性的大学精神,呼唤并构建具有严谨治学精神与独立自治个性的中国当代大学。  相似文献   

18.
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很久以来受到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记忆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也受到了关注。随着对内隐记忆研究的深入,在研究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时,国内外学者不仅对情绪对外显记忆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也对情绪对内隐记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不同的研究成果。笔者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个体的情绪状态以及个体的启动情绪状态对记忆的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外显学习方式和内隐学习方式是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两种途径,这两种途径相互依存并协调发展。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内隐学习的途径经常被忽略,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使用录像教学法、图示教学法、表象教学法和暗示教学法能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外主动钻研专业技术,有利于学生网球专业技术的提高和流畅动作的形成,有利于推动网球事业的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的认知功能、执行功能、言语、注意、记忆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Jean-Marie Danion,Thierry Menlemans等人的实验研究通过采用人工语法结沟,以精神分裂症患和健康人作为对照,运用多种控制手段,试图说明患的内隐记忆尚未受到损害,从而为其治疗、干预提供一定的启示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