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色的心理分析是张爱玲小说的一大特色。在亦中亦西的整体小说风格的统领之下,心理分析也呈现着亦中亦西的特色。张爱玲既吸收了现代小说性心理分析的长处,或者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或者通过暗示、隐喻等间接方式来折射人物的心理;还汲取了传统以形写神的手法,让动作、对话等形之于外的活动以及环境来折射人物的心理。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服饰描写在中国现代文学中首屈一指.她的小说展示了清末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女性服饰的发展变化,并善于通过服饰描写来表现女性的性格或命运.张爱玲对服饰描写的兴趣来源于其人生经历、恋衣癖和艺术化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日本白桦派的著名作家里见辞.其作品以精细的心理描写见长,在心理剖析中包含理想主义的热情。以他的两篇小说《善心恶心》和《买妻谈》为中心,分别从心理描写、会话描写、细节描写等角度对他的写作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施俊 《科教文汇》2007,(8Z):180-181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服饰描写在中国现代文学中首屈一指。她的小说展示了清末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女性服饰的发展变化,并善于通过服饰描写来表现女性的性格或命运。张爱玲对服饰描写的兴趣来源于其人生经历、恋衣癖和艺术化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服饰描写在中国现代文学中首屈一指。她的小说展示了清末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女性服饰的发展变化,并善于通过服饰描写来表现女性的性格或命运。张爱玲对服饰描写的兴趣来源于其人生经历、恋衣癖和艺术化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黄昱旗 《今日科苑》2010,(16):50-51
作为一部写就于1976年的小说,张爱玲对其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修定,但是在张生前却终究还是未将其发表,甚至在其遗嘱中还明确提及要将其销毁,这也着实令人称奇。本文依据文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张创作《小团圆》的初始动机、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流变以及作品所传达出的心理内涵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把握张爱玲写作《小团圆》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7.
《蛙》是作家莫言倾注十年心血,苦心酝酿、多次易稿所潜心创作的一部魔幻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书中秉承了莫言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笔触细腻、风格魔幻却也朴实,将中国社会的现实一隅展现得淋漓透彻。不但融入了莫言对新中国农村生育史这一题材的现实思考,也用亦真亦幻的人物塑造叙事手法与九幕话剧的特殊演绎形式将荒诞癫狂的时代人性悲剧赤裸裸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无不引起了当今社会的严苛审视与深度反思。阐述了小说中对场景、情节与人物心理的现实魔幻共融写实手法,深度剖析了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从而折射、挖掘人性,反思那个特殊时代的种种无奈。  相似文献   

8.
人物形象赏析是小说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人物形象体现了某一类型的人物特征,蕴含着深刻的社会主题,折射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形态。作者在结合学生的现时小说鉴赏水平、遵循阅读认知规律、秉承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的三重思考下,着重用借助描写技巧析人物、联系社会背景懂人物、个性化探究评人物这"三块砖"帮学生搭建起人物鉴赏之桥,引领学生得以信步闲赏书中人。  相似文献   

9.
彭玲芳  唐潮 《科教文汇》2009,(35):112-112
人物外貌特征可长久保持和被认知,神态表情则稍纵即逝,外貌包含更多稳固的先天生理因素,人物神态更多包含暂时的心理因素。心理描写的方法,广义上还有神态显示式、行动表现式、环境衬托式。  相似文献   

10.
王琴芳 《科教文汇》2008,(10):177-177
对于小说的鉴赏其实是读者与作家心灵的交流。短篇小说成分一般包括人物、背景、情节、环境、矛盾冲突、高潮、人称、主题等,我们鉴赏时可以侧重某一两个方面。在此,笔者通过对《花园里的独角兽》和《敞开的窗户》中人物语言的对比浅谈了人物语言特色,从而指出人物语言特色对于小说的鉴赏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文学心理学、心理分析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分析福克纳<圣殿>小说中金鱼眼的自恋情结,以便从一个新的视角更好更准确地理解<圣殿>中金鱼眼这个人物.  相似文献   

12.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众多小说中结局较为圆满的一篇,然而,一向以荒凉为作品底色的张爱玲并没有在这篇小说中改变初衷,而是将悲剧的内核包裹于圆满的外壳中,从而更加彰显小说的悲剧意味.本文中,笔者试图从小说环境,小说主人公以及小说结局三个方面阐释《倾城之恋》中的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13.
试图分析英国杰出作家哈代在<苔丝>中所使用的艺术手法,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和揭示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不仅仅把环境当作是人物活动的背景,而是把环境作为与人物心态、性格和命运息息相关的部分.  相似文献   

14.
肖像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对读者理解小说的人物性格、社会地位、时代背景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以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祥林嫂这几个文学史上典型的人物形象为例从三个方面浅谈小说中肖像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与王安忆的小说在书写上海的独特视角方面有着一定的契合,张爱玲对王安忆的创作产生影响,王安忆小说在对张爱玲作品的借鉴中获得了推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静  向力 《科教文汇》2008,(25):232-232
在小说《罪与罚》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描写了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罪与罚”的全历程,其中充斥着大量的心理分析。里面人物的梦境描写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通过这些梦境的描写,小说深刻刻画了人物被扭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孙征 《科教文汇》2010,(28):54-56
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小说《白鲸》讲述了捕鲸船"披谷德"号船长埃哈伯疯狂捕杀一头白鲸并最终走向死亡的故事。透过小说中不同的人物,梅尔维尔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复杂的内心世界。本文以精神分析理论为支撑,试图探析小说中人物的不同心理,以期揭示人类的心理对人类命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一、绪论自从五四以后,一代一代的女作家以她们独特的声音书写着时代的堕落与黑暗、愤怒与抗争、悲欢离合与人情世故。张爱玲对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命运、生存真相、自身的缺陷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女性压抑的主题在其小说中得到全面而深刻的体现。"蝴蝶标本"和"屏风上的白鸟",是她们共同的命运,两者在寓意上象征遭受压抑的女性。她们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受到了极致的压抑,在压抑中她们表现出人物的异常:心理不健全、变态、疯狂、  相似文献   

19.
曹非 《科教文汇》2008,(22):230-230
在现代文学阶段,张爱玲是一位在小说创作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女作家,在创作中,张爱玲有着独具个性的清醒的创作意识。本文探讨透视张爱玲小说的素朴底色。  相似文献   

20.
王春 《科教文汇》2011,(34):88-88,102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被傅雷先生赞誉为"是张女士到目前为止的最美满之作"、"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小说中丰富的意象使用,特别是"月亮"意象的使用,使读者既领略了小说文学文本的优美意境,又体会了小说深刻的思想涵义。小说借"月亮"这一意象,不断变换视角:时而是洞察苍生的智者,时而是人物命运的化身,时而又是社会环境的象征……小说在月色的掩映下,深刻而隽永,浸润了说不尽的"苍凉"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