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明星》周刊的创始人亨利·南宁10月13日去世,终年83岁。南宁于1948年在战后德国创办了《明星》周刊,此后一直担任该刊的发行人和总编辑,直至1980年退休。在他的领导下,《明星》周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杂志。1983年,《明星》周刊花巨款买下并刊登了伪造的“希特勒日记”,成为轰动一时的丑闻。  相似文献   

2.
今年《新民晚报》的“亮点”之一,是年初“长三角”周刊的问世。虽然时间不长,但已令人刮目相看。在所发的报道中,已有《一卡通为何“卡”住》、《白蛇传有了“出生地”》、《“顺其自然”,你在哪里》等7篇被新华社转发。不久前,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回中国,对刚诞生的“长三角”周刊情有独钟,指名要“长三角”周刊的记者前往采访宁波诺丁汉大学新校园的落成典礼:杭州、苏州、无锡、扬州、绍兴、嘉兴等有关部门都盛情邀请“长三角”周刊的记者前往采访;在镇江的报摊上,卖报者竟特意将《新民晚报》的“长三角”周刊翻到最外层,向过往市民推荐。“长三角”的长与短、软与硬,已初露端倪.引起了上海新闻界乃至“长三角”新闻界的关注,这里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3.
周全 《青年记者》2003,(3):29-29
有人说,2002年是“中国娱乐元年”,大意是指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娱乐元素层出不穷及娱乐媒体在这一年里空前的兴盛而言。《娱乐人物周刊》、《魅力影视》、《超级访问》等一大批娱乐节目登陆各地荧屏,收视不俗;《明星时代》、《卫视周刊》、《明星周刊》等大批拥有全新办刊理念及经营模式的娱乐媒体也“遍地  相似文献   

4.
仁义 《传媒》2003,(10):46
《北京娱乐信报》的“戏剧电影周刊”,今年8月9日第7期,用重大分量和众多版面,反复炒作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男女主角李亚鹏和周迅的“靖蓉恋”,称得上报纸炒作明星婚恋之典型一例。 该报一版头条通栏大标题为:《针对“靖蓉恋”传闻李亚鹏亲口向本报记者证实——李亚鹏:我和周迅从未分手》。封面照片是由该报记者拍摄的李亚鹏和周迅的合影,占据了头版的大半个版面。同时,该照片右下角还标出一段话:“昨晚9点,记者拨通了李亚鹏的电话,他刚下飞机正在去宾馆的大巴上。当记者问到他和周迅近期的状况时,他很轻快地说‘我们还合着呢!’”  相似文献   

5.
王洛勇被称为“百老汇华裔第一人”,他因主演百老汇名剧《西贡小姐》而成为西方戏剧界的明星。《亚洲周刊》称,“由于他的表演,百老汇舞台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美国戏剧》则说.“美国应该承认更多像王洛勇这样的亚裔演员,从他身上可以预见中国演员、中国戏剧走向世界已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6.
王克勤:《中国经济时报》高级记者。中国当代著名揭黑记者,被业界称之为“中国的林肯·斯蒂芬斯(美国著名揭黑记者)”。近年来先后推出震惊海内外的《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公选“劣迹人”引曝黑幕》、《甘肃回收市场黑幕》等一系列揭黑性深度调查报道。仅2001年一年在他的笔下仅送进监狱的黑恶分子就达160多人。2002年底,他被《南方周末》评为“2002年度中国传媒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7.
一位记者朋友曾向我表示:做记者,就要立志写出在全国“叫得响”的新闻作品。怎样才能写出“带响”的报道呢?笔者就此专门求教于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原副社长冯健同志。冯健在4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写过大量的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1966年前,他同穆青、周原同志采写的著名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990年,他们再访兰考,写下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又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80年代初,他同曾建徽同志采写的“中南海纪事”系列报道——《中南海的春天》等,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他担任《瞭望》周刊社顾问等职,并受聘为中国新闻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8.
刘澍涛 《今传媒》2006,(2):30-31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媒介市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越来越多的报纸都在争夺自己的那一份市场份额。不断刷新的“资讯榜”使得人们不再缺乏信息,与此同时,对“梳理信息、深化报道”的需求让另一种媒介形式浮出水面——新闻周刊。1995年1月14日《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三联”)创刊。十年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风格,既有与《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等共同追求的新锐,又有自身独特的人文色彩,成为了一份新锐与人文平衡的知名期刊。我是谁?——“三联”的性格定位“三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邹韬奋的《生活》周刊。20年代韬奋先生的创刊目…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报业发展史上,对周报和周刊的定义比较笼统。权威的《大英百科全书》给报纸下的定义是:“每日、每周或有规律的其他间隔时间发行的,提供新闻、观点、特写及其他公众感兴趣的信息,并且常常伴有广告的出版物。”按这个定义,《新闻周刊》、《时代周刊》和《明星周刊》等著名周刊杂志归入周报里面。《中国大百科全书一新闻出版卷》对报纸的定义是:“以刊载  相似文献   

10.
吴雅兰 《新闻知识》2006,(10):16-18
最近,关于王菲生“兔唇婴”一事更是被娱记和网站炒得沸沸扬扬,相关网页文章数以万计。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还专门就此作了一期媒体人道德与良知的节目。在今年3月26日央视的《实话实说》中,节目围绕着“明星隐私权和媒体报道权”的话题展开讨论,嘉宾李亚鹏大倒苦水,一吐两年多来他和王菲的私生活不断受到媒体报道和外界打扰的“切肤之痛”。在节目的最后,现场记者表示等两个月以后王菲生产时,肯定会有一场新闻大战。李亚鹏平静地表示:“我们商量过了,到时王菲将在家中生小孩。为了防记者,我们只能这样做。”此言一出,举座皆惊。于是,“…  相似文献   

11.
韩阳 《出版参考》2005,(9X):20-20
在采访朱伟之前,记者走访了北京59个书报亭,做了一个小型市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购买《三联生活周刊》的读者绝大多数是50岁以下的女性,与同类杂志《中国新闻周刊》、《瞭望东方周刊》等相比,《三联生活周刊》的定价最高,但销售却是最好的。带着这些调查结果,记者开始了与朱伟的交谈。  相似文献   

12.
去年《中国广播影视报·产业周刊》上有篇文章说,某电视台《都市报道》已“由身着长衫、略带绍兴口音的著名滑稽演员翁××担任新闻主播……”尽管该台新闻部主任表示“选择翁××原本只是一个尝试”、是“新闻播报时尚化的探索”,但是,该文作者还是欣喜地“发现”了它的时代意义,说它是继“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推出白岩松、水均益等“记者型”主持人之后的“划时代”的现象,即这“表明中国新闻主持人平民化时代的真正到来。”①让滑稽演员担纲电视新闻主播,只是新闻娱乐化?是黑色幽默吧——新闻主播与新闻内容相得益彰地构成双重的滑…  相似文献   

13.
李耐因——点燃记者的火柴□蔚建民在新闻界颇有影响的原新华社编委、《望》周刊总编辑李耐因,在5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既当记者,又做编辑。在编辑岗位上,他将自己对新闻事业的不懈追求,倾注在提高编辑质量、发现和培养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创造性的工作。“让年轻记...  相似文献   

14.
何万敏 《新闻界》2005,(6):80-81
“在中国,很少有电视明星能够像电影明星那样风光、受人瞩目。但是今年的8月却是一个例外。一个在湖南卫视播放的类似于《美国偶像》的节目在中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并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受到万众瞩目的明星——21岁的四川学生李宇春。”2005年10月3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超级女声”冠军李宇春赫然出现在封面上,被评为“勇敢、有胆量、执著及对当地其他人有勉励作用的亚洲英雄人物之一”,这期周刊还特别评价道,“‘李字春现象’的影响,远比她的歌声来得深远。”据悉,李宇春是作为该周刊评选的今年25位年度亚洲英雄人物而登上《时代》的,这一消息令无数“超女粉丝”激动不已,震动了整个华人娱乐圈,也引得国内许多报纸杂志和门户网站掀起一阵阵评论热潮.  相似文献   

15.
冯小刚去年拍成了大陆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且赢得了可观的票房收入,尝到甜头的冯小刚见好仍不收,于是他执导的另一部“贺岁片”《不见不散》又敲响了今春开场的锣鼓。陈佩斯见此不甘示弱,声称要推出另一部“酝酿三年之久的倾心之作”,与其比个高低,还有些导演也正在筹拍他们的“贺岁片”,“贺岁片”已成为时下影坛的又一热点。“贺岁片”在香港较为流行,其内容大都比较简单,说白了无非是众明星凑到一起,作一番滑稽逗乐的表演,实际上是演艺界诸明星一年一度的“团拜贺岁”,给人们过年增添一些喜庆的气氛。适当拍些“贺…  相似文献   

16.
刘根社 《今传媒》2005,(3):61-63
2003年11月,赵世龙入选央视推出的年度“中国八大风云记者”。原《南方周末》主编江艺平用这样一段话评点他:“流浪记者”出身的赵世龙,入选“风云记者”,与其说是公众对他的一种嘉许,不如说是他给公众的一个证明——证明了他是中国最出色的调查型记者之一。  相似文献   

17.
亦杰 《今传媒》2006,(8):25
我爱看央视的“新闻调查”栏目,记者王志、董倩、杨春、柴静等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很赞同《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李大同的评价:“新闻调查”的记者显现出职业化特征,这表现在对采访现场的控制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上。在提问的水平上,“新闻调查”的记者越来越表现出个性,这会让观众对他产生出信任。”《调查“新闻调查”》一书对“新闻调查”的记者们作了专门介绍。书中说,这个栏目对记者有特别要求:第一,质疑的精神;第二,平衡的意识;第三,平等的视角;第四,平静的心态。据我观察,“新闻调查”的记者们达到了这个要求。这方面是值得…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07,(13):79-79
今年5月,《福布斯》(《Forbes》)杂志公布“2007年中国名人榜”,一个从未在该排行榜上出现的名字——易中天,突然跃居榜上,是唯一一位以作家身份晋身前50名者。易中天跳脱学术窠臼,成为市场明星,主要来自他一系列的“品人”作品。在他笔下,刘邦、项羽、曹操不再是刻板化的人物,而是有复杂人性的生命。品人通透,正是他超越千百名历史学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29日,由著名导演冯小刚执导的影片《一九四二》上映.该片改编自著名作家刘震云的作品《温故一九四二》,描述了1942年中国抗战时发生在河南等地的一场大饥荒,以此回望历史,探讨中华民族在深重灾难中表现出的丰富人性.刘震云在《温故一九四二》中,引用了当时的美国《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白修德有关河南大饥荒的许多报道,正是这个正直的美国记者,促使远在重庆的国民政府最终采取果断措施,拯救了数以万计的河南灾民.  相似文献   

20.
有人问冯小刚如何做电影,冯小刚很有感触地说,他之所以被广大观众认可和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接地气"。赵本山自认一群农村人拍《乡村爱情4》这样一部农村的戏还算有把握。"我们这种接地气的,观众比较喜欢。"不接地气、远离现实一度是央视春晚的软肋,近年央视春晚一改脸谱化,吸收草根明星加盟。无论是"西单女孩"还是"旭日阳刚",都传递了一种对底层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