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传播舆论场中的现象级议题,但该议题在国际传播格局中呈话语失衡之势。以“知识生产”走向“全球权力”的历程为经纬,可以一窥此种失衡的运行逻辑。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下的“智能”本体论探讨与关于“人类智能祛魅”的讨论从正反两面构成了人工智能议题的知识基础。在人机关系问题上,作为知识生产的人工智能以未来想象的形式与全球权力相联结,大致形成了“反乌托邦”与“人机共生”两类集合。在地缘政治场景中,人工智能议题正式与现实的全球权力紧密勾连,集中表现为“发达国际俱乐部”的宰制性话语权力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失语。  相似文献   

2.
萧萍 《现代传播》2022,(9):155-161
在智能人机互动关系中,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数字音乐生成和传播各环节,催生出智能化的音乐生成、传播和审美范式。这不仅拓展了人类音乐创作的既有模式,也凸显出人工智能音乐技术现象学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在跨学科交叉视阈下,“技术具身”是智能机器对人脑音乐创作神经网格规律的镜像学习,智能音乐的技术突破则是人类敢于对“技术想象”的必然结果,而“技术共情”则实现人工智能在艺术认知领域的拓展,连接音乐艺术的听觉情感,建构智能音乐传播和音乐审美的人机互动新生态。  相似文献   

3.
党江华 《新闻传播》2021,(7):106-108
科幻电影是在现有的科技基础上,通过合理想象和艺术加工,对未来或遥远过去时代的环境、生活、生物等进行再现的故事影片。中国科幻电影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形成了题材多样、风格多样、人物个性鲜明等鲜明特色,但与好莱坞科幻电影相比,还存在技术手段落后、创作团队不稳定、国际合作不广泛等不足。中国电影人应当从提升科学素养、提高艺术创造力、改进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努力,使国产科幻电影成为享誉全球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4.
李莹 《声屏世界》2010,(8):45-46
动画片又称美术片和"卡通",是一种活动的、被赋予生命的图画。它是一门幻想艺术,更容易直观表现和抒发人们的感情,可以把现实不可能看到的幻景转为现实,扩展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动画片因为形象生动、想象丰富、趣味横生,最符合少年儿童心理,  相似文献   

5.
智能传播逐渐成为加快和加深人类自我认知的新方法与新途径,人机融合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智能传播体系中的人机关系问题为起点,通过引入技术哲学的理论资源,以及总览人机融合的现实语境,归纳了系统化、平台化、多元化、网络化、个性化、产业化、智能化七种人机融合基本特性,详细分析了智能传播体系中人机融合的关键共性技术,并从政策法规、平台基础、内容生产三个方面展望了人机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为智能传播的伦理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陈昌凤 《新闻界》2024,(2):15-24+48
大语言模型驱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其技术工具的属性,迭代成为新型平台。智能平台基于广阔的数据基础建立多样化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从人类已有的数据中寻求解决方案、创造虚实交互的世界。智能平台时代智能体涌现,催生多智能体系统,构建现实与虚拟的层叠交互结构,变革现实的结构与形态,驱动关系重构(人机共生)、结构重组(虚实交互),导致经济与社会领域的功能性变革,势必驱动社会由外而内的适应性变迁,推动整个文明的进化。同时,智能体依赖、人机信任、价值体系的协同以及文化的滞后,将是智能平台背景下人类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7.
王峙  邱子沫 《传媒》2023,(23):47-50
作为电影重要类型的科幻电影,拥有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需要从“本土”走向“国际”。本文回顾了基于“本土想象”的中国科幻电影的类型融合;分析了中国科幻电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制作探索;提出了中国科幻电影要立足国际视野,以跨文化传播竞争力的提升推动中国科幻电影“走出去”,在国际传播中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  相似文献   

8.
相比于文字、图像等媒介,电影模拟了想象力在人类心智中的运作机制,是人类想象活动最为契合的外在化身。数字技术推动电影的媒介本体由“物质现实的复原”转向模型生成的拟真,电影本体之变一方面解放了创作者囿于胶片媒介机械复制特性的想象力,释放了观众想象力消费的空间;另一方面则提出了人工智能对人类想象力的挑战。作为一种想象代理,人工智能渗透进电影的剪辑、剧本创作、绿灯系统等生产环节,以机器逻辑影响了电影想象。但因缺乏根植于人类肉身的生物性和感性力,作为机器和程序的人工智能并不具备媲美人类的想象力,亦不具备真正的原创性,而是以代具/义肢的身份与人类协同创作,共同推进电影想象力的解放。  相似文献   

9.
智能传播时代的人机关系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工具与使用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技术与人类不仅在物理功能上相互强化,还在认知层面互相提供辅助,感官体验上互相拓展,形成机器日益类人化、人类活动日趋机器化的双向趋势。人工智能和人类通过技术与数据相互观察,借助智能设备和传感器构建起一个隐形的相互监控网络,并基于海量数据分析建立起预测性监控机制。在这一互动过程中,智能工具的角色从服务者向竞争者、从协作者向决策者转变,而人类则从使用者转变为合作者,其职业角色也由传统型向智能导向型转变。这种人机关系的复杂性和多维度特征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建议加强人工智能的伦理监管,确保技术发展与社会责任相平衡;改革教育体系,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的未来人才;同时加大对人工智能研究的投入,深化人机协作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随着ChatGPT的普适性渗透,人与智能机器(技术)的关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以新一代人工智能ChatGPT为叙述焦点,探讨人机关系的变革逻辑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方法】文章通过案例分析、现象诠释等方法,深度解析ChatGPT的主要特征及其触发的变革逻辑问题。【结果】作为人工智能的“类人化”升级版,ChatGPT引发了人机关系变革,主要经由协作逻辑、互动逻辑、会话逻辑、融合逻辑的嬗变过程进行体现,其中,协作逻辑经历了从“智能辅助”到“全能代理”的变化、互动逻辑从“单项控制”走向“平等对话”、会话逻辑从“机器语言”转向“情感话语”、共生逻辑从“人机融合”迈向“互为延伸”。【结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力渗透下,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已超越了单纯的“使用关系”框架,而是在高度嵌入与深度黏合中被重构,以此形塑出人类的媒介化交往想象。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不但颠覆了传统新闻生产传播的方式,而且将催生全新的新闻产品和样态。人工智能从算法程序处理大数据的基础层,到多模态识别模拟人类体感知觉的感知层,到现在演进为自然语言理解自动生成的认知层,让新闻生产传播朝着智能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ChatGPT的出现为探索“人机对话新闻”提供了无限可能,未来在人机互嵌中共塑智能新闻业。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人工智能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人类的生活,对人类文化生活、经济运行和社会面貌产生了巨大影响。人工智能不仅是理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更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焦点。其中,“人机结合”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议题。2020年8月28日,马斯克(Elon Musk)在Neuralink发布会上展示了脑机接口新设备,只需将一枚硬币大小的计算机芯片植入大脑中,即可感知、记录甚至改善大脑活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技术逻辑入手,结合ChatGPT的实践,探究以数据为中心的AIGC价值观和伦理问题。由于数据集的种种缺陷,AIGC存在系统性偏见、价值观对抗“、观点霸权”、刻板印象、虚假信息等问题。本文还基于人和机器学习的本质,进一步探讨了一些重要命题。人类学习与人工智能学习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人机互相学习、优势互补,是趋利避害的最优解。AIGC也是人类社会的镜鉴,此前人类未能意识到的自身缺陷,如今通过智能生成内容暴露了出来,人类要反省和提升自身,并且要重视人机伦理关系的大图景。  相似文献   

14.
梦想与辉煌     
辰目 《传媒》2013,(5):1
这里的梦想,实际上是一种理想,是对未来事物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和渴望。它与狂想、幻想相对立,与追求和目标相统一。一个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一批志士仁人提出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梦想,及其为实现梦想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一个人的事业发展,离不开其立足当前、又超越当前的梦想,及其为实现这种梦想所经历的坎坷不平的道路。梦想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引擎,梦想是个人事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陈佳佳  白一涵 《视听》2023,(8):17-21
AI绘画作为“后人类艺术”的一种崭新文化形态,从呈现结果看,已经能够部分模拟并再现人类智慧;从程序原理看,暂时无法比拟人类的想象力和洞察力。主张对AI绘画生产及交易行为进行限制的理由可以从作品知识产权、用户个人隐私、数据公开尺度三个维度展开。针对AI绘画,存在无灵性、机械性、群众性、超越性、预测性等观点博弈。人工智能时代,艺术是人与技术的相拥。不必否认AI绘画的进步性,也不必过度担心专业价值被格式化,“分布式人机共生创造力”将在理念层面建构新的艺术价值观,并在实践层面借助“硅基机器”为突破“碳基生物”的创作局限打开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巩馨媛 《视听》2022,(6):111-114
在后人类语境下的科幻电影中,一方面,人类面临着人本位伦理的崩塌与技术掌权所带来的主体性焦虑。这种焦虑更进一步延伸至性别关系上,带来性别权力的倾轧。另一方面,以人工智能为首的赛博格人也在缝隙中寻找主体建构和自我身份认同的可能性,而性别操演则是赛博格成功迈向“人”身份主体的有效途径。通过性别操演等手段,赛博格人成功触摸到人类主体的身份边界,但赛博格人与人类之间的情感危机和伦理失衡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而后人类科幻电影中男性与女性、赛博格与人类、东方与西方等权力结构关系也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溯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人类心智的溯源,通过发生学的视角对比分析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差异和优劣,从而演绎推导出人机融合智能的可能.计量统计分析了当前人脑融合智能的文献后发现,人机融合智能更多地体现在神经科学领域,人机融合智能和传播间关系的研究刚刚起步.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复杂程度的次第划分了三类人机融合智能:...  相似文献   

18.
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刻影响当下的新闻生产模式和媒介可信度。首先梳理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生产的演进历程;其次分析人机协同下的新闻实践,实现了从替代模式到共生模式的主体协同、从PGC到AIGC的文本协同、从单向线性趋向多元网状的流程协同;最后探讨人机协同下的新闻规制,以构筑信任机制为核心,将技术信任、人机信任和制度信任三维协同,以责任链调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规制。为我国新闻生产实践打开人机协同的可能性,同时为建构可持续的人机共生生态提供规制进路。  相似文献   

19.
欧林宁 《视听》2023,(4):13-17
《银翼杀手》独特的视听语言诠释了未来人类与机器之间关于“主体性”的挣扎与思考,以人类“他者化”倾向为基础,以机器“主体化”趋势为载体,透过拥有“记忆”的复制人与人类之间的互动,让观众感知到人机之间的微妙关系。思考未来人机关系,通过后人类视域去理解未来“人类”的主体性缺失,将为我们重新思考未来人机关系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同时提示着我们需要反思人类中心主义,并以此探讨人与造物主、人与动物、人与机器关系的深刻话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创造思维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想象,在文艺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文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与作者的艺术想象力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这已为人们所认识,也早有很多人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在纪录片创作中,想象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是不是纪录片创作中不需要想象呢?不是,同样也需要想象。列宁谈到幻想(想象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时指出:“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列宁的这段话,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作为想象特殊形式的幻想,在数学研究中都是需要的,那么具有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