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君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元曲作家石君宝的生平、现存三种剧作与本事之异同进行了考证,并全面论述了其现存剧作的思想价值与艺术成就。认为石君宝应在中国文学史及戏曲史上占有相应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元明同题杂剧《李亚仙花酒曲江池》(《曲江池》)皆取材自唐传奇小说《李娃传》,但石君宝与朱有燉均在继承《李娃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编.元明两种杂剧在体制内容、人物形象以及作品主题上均呈现出显著的不同.元代石君宝、明初朱有燉作为各自时代的代表性杂剧作家,他们的杂剧创作均受到各自时代背景的影响.朱有燉的《曲江池》在借鉴石君...  相似文献   

3.
石君宝擅长加工改编前代作品,在人云亦云的故事中塑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形象,如《秋胡戏妻》中劝分不劝合的媒婆,《曲江池》中不认父的郑元和。人物性格的创新为剧情的顺畅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使人物性格达到内部统一。他的戏曲真实展现了元代的社会价值观念,记录了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冲突、融合。  相似文献   

4.
"秋胡戏妻"的故事是中国的古老传说之一,这一故事经后世的不断转述,至元代时出现了石君宝笔下的杂剧作品《鲁大夫秋胡戏妻》,此剧既折射出当时社会生活之一角,同时亦反映了中原儒学及草原文化在作者身上的矛盾统一。  相似文献   

5.
论《秋胡戏妻》中梅英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梅英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独特,具有独立坚强、坚韧不拔的品质。此形象在真实性和现实性上要远胜过之前的秋胡妻。石君宝把人道主义精神投射到妇女地位问题上,重新审视夫妻关系中的不平等现象,重视女性在婚姻中应有的独立自主的主动权,进而注意到两性关系中女性的尊严和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6.
"秋胡戏妻"的故事是中国的古老传说之一,这一故事经后世的不断转述,至元代时出现了石君宝笔下的杂剧作品《鲁大夫秋胡戏妻》,此剧既折射出当时社会生活之一角,同时亦反映了中原儒学及草原文化在作者身上的矛盾统一。  相似文献   

7.
在元代众多的杂剧作家中,女真族作家石君宝在以《秋胡戏妻》为代表的三部婚恋杂剧中塑造了三个追求爱情幸福的女性形象,她们不但有元代婚恋杂剧中一般女性身上所具有的美丽善良的特征,更可贵的是,在她们身上表现出了强烈的斗争精神和民主自由意识。这是时代赋予她们的特征,同时也与作者的思想、民族出身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8.
石君宝的《秋胡戏妻》①是一部流传非常广的杂剧,其主要表现了在封建传统礼教的束缚之下,女性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妻纲"对她们的压迫,以及她们反抗这种压迫而不得的社会现实,其中还反映了当时普遍的社会矛盾。京剧《桑园会》②则是在《秋胡戏妻》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前者既有对后者的继承,同时也有很多创新的地方,使得两者之间既有各自的特色,又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之友》2020,(5):F0002-F0002
石君宝,(约1191年-约1276年),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元代戏曲作家。创作杂剧10种,现仅存3种:《鲁大夫秋胡戏妻》《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诸宫调风月紫云亭》,以写家庭、爱情剧见长。《太和正音谱》评其作品“如罗浮梅雪”。代表作《鲁大夫秋胡戏妻》,故事出自刘向《列女传》,但作了很大改动。写军户秋胡新婚三天,即被迫从军,妻子梅英采桑度日,奉养公婆,抗拒诱惑,坚不改嫁。10年后,秋胡做官返乡路经桑园,调戏已不相识的妻子,被梅英痛加斥责。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要求研究文学与文学史须侧重读者的接受过程。姚斯站在接受者的角度研究文学史;伊瑟尔研究读者与本文的关系;其他学者对其有所研究并有其独到见解。解读接受美学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社会化是个体出生时始于的过程,并持续于其死的一种学习与教化的过程。个体在其礼会化过程中学习与内化其生活的社会之社会行为、价值观念及文化。在京出生成长的维吾尔族知识分子后代在较为特殊的语言、文化环境中完成其社会化并形成与其父母有较大差异的民族认同与价值观念。在此过程中已出现并在持续的文化断层问题,在民族及文化认同方面使他们变得更为困惑。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书,面对面阅读"活书"的真人图书馆这一新颖的借阅方式,目前已在全国各大高校普及并开展起来,作为舶来品的真人图书馆在其现实移植与引入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并经历一定的挑战。然而,其发展趋势及其对学术和知识领域的促进、创新作用都是不言而喻、贡献颇大的。因此突破其发展中的瓶颈,找到问题与对策,并结合西部地区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尝试并建立好西部地区高校的真人图书馆,自然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解读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的“作为本体论阐释入门的游戏,,来把握其对游戏的考察角度,并分析其阐释游戏的思路,以便把握其游戏的内涵并发现其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效的教学课堂离不开互动性氛围的创设,只有增强生生或师生间的互动,才能保证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思维的活跃,集中其注意力于课程重点,加快其知识吸收与能力深化。有关互动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师可通过设计多元形式的课堂提问得以实现,通过提问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及时关注其课堂各项环节授课效果,并对其思维进行适时启迪与引导,保证其课程投入与关注度。对此,本文从小学英语教学角度探讨教师如何凸显课堂提问的实用性并提升其效率,以促进教学质量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大学社会责任概念的模糊性制约、阻碍了大学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回顾了大学社会责任概念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与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了重新界定与阐释:大学社会责任是大学通过透明和伦理方式,有效管理其活动并对利益相关方和环境所产生影响的理念与行动,其内容是"份内之事"与"份外之事"的有机统一,其目的是实现大学、社会、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教育者在设计其作业的时候就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并善加利用。从小学数学的实践性作业设计理念出发,举例说明其设计的含义并重点论述了其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实意义,望广大教育者参考并采纳。  相似文献   

17.
从低征税原则一直是反倾销法上一个"建议性"的规定,但其作为一种控制反倾销措施的内在机制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章总结了从低征税在国际法和各国国内法的立法概况,从价值合理性与时间合理性论述了其存在的原因,并与退税和公共利益两个制度相比较,界定了其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即席性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充分参与,通过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互动,为其提供交流与发挥的机会与空间,刺激学生有意思或无意识的对其口语乃至综合语言能力进行自测,并有效推动学生相互交流与共同协作,相互学习,形成口语练习的积极而自然的氛围,并激励学生全面提高其英语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环境审计作为一种新的环境保护监督手段日益为我国所重视,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但由于在立法中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的认可与具体规范,使其所肩负的监督作用无法真正实现。因此,我们应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补充立法,赋予环境审计法律地位并明确其审计范围与适用对象。  相似文献   

20.
杨冰 《生活教育》2013,(2):84-85
挖掘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内涵并赋予其时代精神的教育具有其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探索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学校德育层面的践行策略,使其与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对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水平有积极的影响与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