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板报技巧     
板报是图书馆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写好板报能达到宣传图书、教育群众的目的。这里介绍几项板报技巧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闻前哨》2011,(9):28-28
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我国决定在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爆炸的媒介环境下,新闻事件的回访报道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呈现出新的特点。结合新闻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在进行新闻价值的深度挖掘时,要把握关键点来开展回访报道,还要借助新媒体技术,聚焦民生需求,扎根基层群众,助推主题宣传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媒介资讯     
媒介资讯·政策法规中宣部要求各新闻单位认真组织开展2016年"新春走基层"活动近日,中宣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党委宣传部和各新闻单位,继续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农村、农民群众中采访报道,推动"走转改"活动不断深化、不断提高,营造热烈喜庆、昂扬向上、团结和谐的节日氛围。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新闻单位要科学把握报道播发节奏,  相似文献   

5.
7月14日,湖南常德市委,市政府针对当前会议新闻太多、太滥、质量不高等问题,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新闻单位压缩和精简会议报道,突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和对基层的宣传。通知要求,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稿件要占所发新闻总量的70%以上,大力讴歌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典  相似文献   

6.
深入研究媒体传好地引导社会舆论.赢得人民观和现代传播学理论为指导.论述了当前实现优势传播、提播规律,以科学的传播观指导新闻实践,与时代共振、与受众共鸣.从而更群众,这是现阶段党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从媒介传播规律和受众心理等方面剖析了当前影响正面宣传的主要因素.高和改善正面宣传质量的根本途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党刊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这为党刊服务党的大局、服务基层党组织、服务改革、服务党员干部、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做强宣传主阵地、主渠道,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县市报是中国新闻战线的一大群体,在离基层群众最近的一级党报,是县市委准确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主要工具,促进县市报业发展,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促进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全党办报”宣传理念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新时代,习近平提出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新理念新战略,是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全党办报”宣传理念的继承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理论在网络时代的又一次时代创新成果。二者均以贯彻群众路线为核心要义,以既宣传群众又组织群众为核心要旨。墙报和网络媒体从媒介功能上看具有组织动员群众的主动性和亲和力,因而在不同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吸收为“全党办报”理念的重要实现手段,在其宣传机制中发挥着最直接、最深入地扎根于最广大基层群众组织的神经末梢作用,使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核心要旨保持不变。这个守正创新的历程,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建设的独特智慧和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西方的新闻宣传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很多新闻理论家、传播学者及政治家反对、抵制新闻的宣传观念,历来把宣传视为讨厌的字眼予以斥责。他们认为,宣传不是新闻的本性,借助新闻搞宣传是对公众的愚弄,是把新闻媒介变成了政治的传声筒。但西方仍有一些传播学者和政治家,认为新闻具有宣传功能,赞成并接受新闻的宣传观念。美国传播学奠基人之一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在《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一文中,多次使用了宣传概念。他认为大众媒介的重要功能表观为宣传性。如果对它不加适当控制,它为恶服务的可能性则更大,“因为大众媒介是宣传媒介,而美国人却特别害怕宣传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作为地处基层的县级广播电视媒体更是发挥自身优势,把"走转改"活动与工作实际相结合,通过开设专栏、专题等形式,组织新闻采编人员沉到基层、融入生活,采编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电视节目。但是,笔者调查发现,部分新闻采编人员参与的工作劲头没有起初那样大,不能持之以恒,这种"一阵风"、"走过场"的现象非常危险,势必影响活动的深入开展。县级广播电视媒体要以"走转改"活动的制度化和常态化来进一步发挥广播电视媒体鼓与呼的作用和引领作用,增强广播电视宣传的凝聚力、亲和力、吸引力和公信力,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7月14日,湖南常德市委,市政府针对当前会议新闻太多、太滥、质量不高等问题,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新闻单位压缩和精简会议报道,突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和对基层的宣传。  相似文献   

13.
在新形势下,作为基层宣传阵地,县级电视台应该思考自身所处的不利环境,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利用新媒体等新兴媒介,加大对民生和社会新闻的宣传力度,以提高自身节目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我工作生活在基层,在挖掘和收集新闻素材时,注意从生活中发现新闻。不管到什么地方和做其它的事情,都注意勤观察,细分析。如到中队、现场,总是看看黑板报、值班记录,了解生产进展情况。通过这些,往往能发现一些新闻线索。1988年3月5日,在厂团委组织的“学雷锋,树新风”板报展中,在二中队团支部的板报上,我看到了一篇表扬稿。写的是一名青年司机去供应处燃料公司拉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国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山东宣传文化系统也开展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的"三个一切"主题教育活动。县级基层电视台的新闻记者,更要发挥身在基层的优势,坚持把群众喜欢、群众满意作为节目创优的第一标准,真正沉到基  相似文献   

16.
李响 《新闻窗》2013,(5):101-101
我国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深化改革的转型阶段,面对一系列的社会变革,民生新闻在满足百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为群众排忧解难、引导人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等方面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作为媒体,如何提升民生新闻内涵以及创新报道形式,进而达到宣传引导和增强新闻的有效性及报纸的影响力,这一问题就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苍立新 《传媒观察》2011,(11):49-50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中宣部等五部委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  相似文献   

18.
杨育才 《新闻世界》2013,(12):82-83
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传递党的声音,报道群众喜闻乐见的信息,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新闻采访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调查研究无疑是新闻工作者走基层必备的硬功夫。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才能提升舆论引导水平,增强报道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更大的互动性、开放性和引导舆论的潜移默化性,那么,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网站,应该如何有效利用论坛这个“言论和意见的自由市场”,抢占网络空间的思想宣传阵地,引领正确舆论导向,就成为每位新闻网站从业者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一、从媒体属性看新闻网站论坛定位媒介作为社会信息组织的公共服务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媒介所从事的信息传播与信息服务的社会共享性,因此,无论在何种制度下,媒介普遍被视为一种公共事业,而被称为“社会公器”。  相似文献   

20.
唐瑞 《今传媒》2020,(4):34-36
广播是进行危机传播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宣传中,基层广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本文从客观条件、传播特征、功能优势三个角度对基层广播在此次危机事件中获得成功的原因进行探析,发现基层广播具有传播内容地域化、传播策略共情化、传播范围扩大化等特征。相较于其他媒介,在危机传播中,基层广播在心灵抚慰、社会动员、舆论引导功能上更具有针对性。在发展上,建议基层广播尽快融入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联动新媒体,深挖专业领域,赢得媒介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