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先慧 《中国传媒科技》2024,(2):107-110+13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在教育出版内容生成领域的创新应用,重点分析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以及其在新闻、出版和传媒行业中的融合应用。【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当前教育出版领域的实际案例,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人工智能技术在内容生成、编辑加工和媒体融合等方面的应用。【结果】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出版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内容生成的效率和质量,还促进了传统出版与数字媒体的深度融合,为教育出版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结论】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是教育出版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其在提升出版内容质量、优化传播渠道和拓展服务范围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编辑工作中的应用及其对未来出版和科技期刊传播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方法,系统梳理了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在编辑领域的应用案例,并结合专家访谈和数据分析,探讨其对编辑工作流程、内容质量和效率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智能化技术显著提升了编辑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促进了个性化内容的生成和高效分发。同时,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版权保护、伦理问题等。【结论】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深入应用,未来出版和科技期刊传播将更加高效、精准和个性化。但同时,编辑行业也需要面对由技术带来的新挑战,并制定相应策略以应对。  相似文献   

3.
陈旭 《中国传媒科技》2023,(10):142-145
【目的】人工智能技术几乎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图像识别能力以及深度学习能力,可以大幅提高期刊出版的工作效率,但人工智能技术在期刊出版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亟须进一步深入研究。【方法】文章通过归纳总结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在期刊出版中的稿件接收、审稿、编辑和校对等出版环节的应用情况。【结果】通过分析发现,人工智能与期刊出版进一步深度融合面临着专业人才匮乏、智能化程度不高、数据资源分散、传播模式有待创新等诸多瓶颈问题。【结论】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期刊出版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人工智能技术与期刊出版行业的深度融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郭晓 《中国传媒科技》2023,(10):138-141
艺术类期刊出版是艺术领域进行学术交流和创作成果展示的重要途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艺术类期刊出版模式成了一个有潜力的创新方向。【目的】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艺术类期刊出版模式,为艺术类期刊出版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方法】文章首先对艺术类期刊出版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概述和分析,了解传统出版模式的局限性和挑战性。然后,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概述,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相关技术,以及它们在艺术领域的应用。接着,文章探索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艺术类期刊出版模式,分析其具体应用和积极作用。【结果】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基于人工智能的艺术类期刊出版模式能够提高出版效率、增强内容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升艺术创作的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结论】基于人工智能的艺术类期刊出版模式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创新空间,在提升艺术类期刊出版质量和效果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探究基于人工智能的艺术类期刊出版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随着5G技术的发展,可实现从“物”与“物”的连接发展到“人”与“物”的连接,即“万物互联”。在此背景下,文章将探讨由数字企业、数字个人、物体、数据资源相互连接而构建的出版网络生态系统与智慧出版运行契合的多种可能。【方法】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描述研究法,以及其他行业经验借鉴等方法进行讨论。【结果】万物互联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出版中的应用可加快出版响应速度、扩展出版的深度和广度、扩大出版企业与人才的边际、建立开放融合的管理体系、促进新型社交活动,形成出版上下游环节交流及时、反馈通畅、数据共享的立体交互空间。【结论】万物互联让出版中的各环节相互连接,人工智能是各环节的技术支持,相较于传统的出版,可为智慧出版建立立体的横向扩展、纵向延伸与深度发展的出版网络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更迭及广泛应用,促使众多行业形态在结合人工智能的基础上发生了改变,其中便包括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英语图书出版领域。鉴于此,本文以"英语图书出版"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工智能与其内容制作、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等环节的融合应用,并提出有利于人工智能与英语图书出版融合发展的策略,即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助力图书选题策划、运用人工智能优化图书编辑加工流程、培养智能技术复合出版从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数字出版机构内容创作和编辑效率的提高,实现个性化推荐、拓展国际市场,提升用户体验和参与度。【方法】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技术使得计算机系统能够实现对人类语言的处理和理解。通过深入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可能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规范,以确保技术的合理应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结果 /结论】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新时期数字出版知识服务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数字出版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目的】随着5G技术在各个领域陆续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将带给新闻领域深重的影响,研究下一代通信技术非常必要。【方法】文章尝试以目前国内外对6G技术的研究规划为背景,从媒体应用、赋能新闻传播的视角出发,对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可能对新闻传播带来的新发展机遇与潜在挑战展开讨论与展望。【结果】6G技术通过构建多维感知与信息融合网络,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融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信息传播效能的提升。【结论】6G技术将为信息传播的速率、路径、形态、效果等带来深刻变革,塑造未来的新闻业。  相似文献   

9.
【目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全面渗透,正确审视智能AI写作的发展变革过程,将人与机器更紧密更深度地捆绑和融合,从而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更好的传播效果。【方法】通过逻辑思辨范式中思辨性研究方法,探索智能AI写作的兴起及其原理和优势,正确审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变革对“人”的影响并进行反思。【结果】智能AI写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目前存在无深度思考、无情感感知、无深度探究三个方面的局限性。【结论】人、机将会更为紧密地结合,与应用领域有更深度的捆绑和融合,同时也会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更为有效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论证科技创新发展对未来出版将产生的重大影响。【方法】通过读者阅读兴趣与需求、出版机构重要性、出版模式与流程、出版版权与商业专利等知识产权统一联动、投稿阶段创作成果保护、撤稿机制、编校出版人员岗位要求、数字出版版权风险与挑战等8个方面结合实例进行论证。【结果】通过论证确定科技创新发展对未来出版必将产生重大影响。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与广泛应用,未来读者对科技创新发展相关内容的阅读兴趣与需求日益增强,科技类相关出版物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结论】未来出版模式将更科学,流程更精简、合理、高效,出版版权将与商业专利等知识产权实现自动、即时审批、授权、链接,且两者建立统一联动机制,投稿即可申请创作成果保护,防范和减少投稿至公开出版或发表这一阶段的版权风险,撤稿机制将日益完善和创建部分出版内容修复机制,大部分编校出版人员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替代,且对编校人员要求日益提高,数字出版版权风险与挑战将会得到更好应对与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技术的快速升级让数字出版在短时间内发展至智慧出版阶段,智慧出版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升出版流程各个环节工作效率,助推出版业转型升级。专业出版作为体现出版业信息功能的重要领域,也应该与当前出版业整体发展环境相适应,积极发展智慧出版模式。【方法】根据当前技术发展状况和国内出版行业的现有经验,专业出版可以从协调社会环境、引导行业变革、再造出版流程三个方面着手,实现智慧出版在专业出版领域的应用。【结果】在宏观方面需要获取政府重视和技术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行业层面需要以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思维来做出版工作,积极培养新型智慧出版人才,加强对作者和出版商合法权益的保护;在具体的出版实践中,要全面发挥智慧出版的作用,通过人机协同再造出版流程,提高出版工作效率和出版产品质量。【结论】智慧出版领域想要在专业出版领域获得广泛应用,需要在多方面发力,才能实现变革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对科技期刊出版业态带来的可能影响。【方法】采用趋势分析和案例论证的方法,对人工智能技术语态下科技期刊传统出版的内容生产、传播生态和价值逻辑进行再剖析和审视。【结果】认为未来的出版业态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定制化、场景化,具体体现为算法化选题策划、自动化内容创作、智能化文稿处理、个性化发行传播、场景化阅读体验、社群化学术交流;介绍了人工智能应用存在的一些现实瓶颈和困扰,如算法歧视、数据不足和“信息茧房”等,提出了如平衡人机关系、重塑编辑价值的人工智能风险挑战的适应性治理思路。【结论】人工智能对科技出版生态的形塑和再造是全链条、多视角的,需要主动拥抱、积极融入,但也要审慎对待人工智能应用的风险挑战并加强规约治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给新闻传媒领域带来的变革和创新力量。【方法】分析新闻内容生成模式的变迁和AIGC爆发的原因及AIGC的实际应用。【结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AIGC在新闻传媒领域的发展,AIGC给新闻传媒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力量。【结论】传统媒体需要勇于创新,以更开放、积极的态度去拥抱以AIGC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NLP(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的发展对图书出版行业影响角度,分析图书出版各岗位编辑工作可能发生的变化,以期为出版从业者未来职业规划及出版企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考角度。【方法】通过对出版全流程各大类编辑岗位(策划、加工、营销)具体工作的实践与分析,找出长久以来传统工作方式的短板及业务逻辑的欠缺,结合NLP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使双方合理结合,并分析其中可能遇到的阻碍。【结果】目前,已有出版从业者及出版商运用NLP技术深度参与内容策划及运营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NLP技术的发展不仅会提高工作效率及准确度,更能够从底层业务逻辑角度变革编辑工作流程及工作对象。反观二者之间的关系,图书出版行业已有大量高质量的产品,且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很多都已完成数字化转型,因此,图书出版行业可以为大语言模型提供足量的规范学习样本,以供学习和演化。【结论】随着ChatGPT的问世,NLP从专业技术走向大众应用。NLP是研究人与计算机交互的语言问题的一门学科,其已经从让机器“听懂”人话,并给出反应,发展到让机器“主动思考”,根据大数据信息和人的思维逻辑,...  相似文献   

15.
【目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日益赋能新时代的媒体传播行业,给传统的图书出版带来了明显的冲击。传统图书因其呈现形式单一、版面不活泼、纸张及印刷限制等局限性,在满足读者蓬勃的阅读需求上表现出日益突出的差距。【方法】为有效应对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对图书出版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基于互联网+思想,依托大数据平台的云教材应运而生。【结果】文章以高校工科教材为例,系统介绍蓝墨云教材的特点、使用案例以及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结论】为出版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一套较为完整的云教材策划运营思路,也为后续创新出版手段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5G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出版行业不断受到冲击,对出版选题、内容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新一轮的变革已悄然开始。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图书出版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围绕主题出版精品、坚持质量至上打造精品、与时俱进锻造精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探讨新时代高质量出版的多维路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近年来,随着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进入多模态时代。人工智能要想更接近人类智慧,多模态是其必由之路。【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各类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关于多模态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追踪,对多模态背后技术逻辑的剖析。【结果】文章试图探索多模态与智能化内容创作相结合的更多场景,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指导多模态技术在新闻内容创作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结论】多模态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热点,必将为智能化新闻内容创作带来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ChatGPT赋能数字出版可能引发的诸多风险并深入剖析其产生根源,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出版的风险治理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对ChatGPT赋能数字出版多模态场景呈现,分析其可能引发的涵化与意识形态风险、伦理风险、社会风险、技术垄断与互联网安全风险、法律风险,进而对上述风险归因做深入剖析。【结果】ChatGPT技术应用的底层逻辑是引发上述风险的主要根源。【结论】ChatGPT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已无可逆转,须从风险产生根源出发进行风险治理,以减少先进技术赋能数字出版行业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ChatGPT在出版领域引发的伦理风险。【方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ChatGPT可以生成高度逼真的文本内容,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出版伦理问题,如虚假信息传播、隐私侵犯、隐藏式雷同等。本文基于出版伦理的核心原则,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探讨ChatGPT在出版领域的潜在风险。【结果】通过对相关技术、政策和教育解决方案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ChatGPT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以确保其发展和应用符合社会期望和需求。【结论】有效监管、技术创新和道德教育是缓解ChatGPT在出版领域引发伦理风险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深入研究“元宇宙”热潮下的科技革命为出版行业的融合发展带来的改变。【方法】文章通过对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拓展现实等高新技术加以分析,并查阅大量相关案例及资料。【结果】整理总结了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发展现状、现实壁垒及探索路径。【结论】在“元宇宙”浪潮下,出版行业应加快数字化转型,牢牢掌握时代赋予的机遇,依托相关技术,借助5G网络,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传统二维平面形态升级为更加真实的三维立体动态,利用多元化、智能化、科技化的产品形态,将融合出版应用于更多场景,为我国高质量文化出版建设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