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丰子恺 《中学教育》2006,(10):26-28
我从重庆郊外迁居城中,候船返沪。刚才迁到,接得夏丐尊老师逝世的消息。记得三年前,我从遵义迁重庆,临行时接得弘一法师往生的电报。我所敬爱的两位教师的最后消息,都在我行旅倥偬的时候传到。这偶然的事,在我觉得很是蹊跷。因为这两位老师同样的可敬可爱,昔年曾经给我同样宝贵的教诲;如今噩耗传来,也好比给我同样的最后训示。  相似文献   

2.
我的老师     
魏巍 《中学教育》2006,(9):25-25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相似文献   

3.
杨汉光 《南昌教育》2005,(B09):51-52
黄发林是我高中时候的语文老师,他讲课喜欢发表一些奇谈怪论。我上高中后学的第一篇课文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黄老师说,原文在描写荷花的时候,有一句“又象刚出浴的美人”,编进课本时被删掉了。我们好奇地问为什么要删掉呢,黄老师说:“大概编课本的人怕同学们读了刚洗完澡的美女就去干坏事吧。其实,是小看了我们中学生。”  相似文献   

4.
我的1949……     
1949年,我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头等大事,就是准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军南下势如破竹,广大群众踊跃支前,后方的工作也同样紧张繁忙。火红的年代,峥嵘的岁月,在我的人生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相似文献   

5.
华凯 《湖南教育》2006,(10):40-40
那年暑假,我还是个学生,我们在班主任王老师的带领下,去桂林参加夏令营。 我们乘坐的客车行到半路时,上来一对青年夫妻,女的挺着个大肚子,怀有身孕。这时候,车上已经没有空位了,我就站起来,把座位让给那位孕妇。  相似文献   

6.
格非 《中学教育》2007,(9):12-13
1971年9月,我们村庄像变戏法似地一夜之间变出了一所小学。一些略微识得几个字的农民于是也就一夜之间变成了我们的老师。这所学校开始时竟然是露天的,后来搬入一座破庙,用麦秸秆和泥巴糊了几排课桌。再后来新建的校舍落成,但课桌仍然是泥砌的。所不同的是,麦秸秆和泥巴糊成的桌面上刷了一层白石灰。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将铅笔扎入桌面,时间一长,几乎每张课桌上都布满了一个个圆洞。到了春天,这些洞里住进了蜜蜂,当那些  相似文献   

7.
刘贵玖 《山东教育》2005,(10):54-54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当老师。消瘦的脸庞,朴素的衣着,一支钢笔老远就在胸前放光,一串钥匙很好听地在腰间响着,未进家门小曲便先传入家中,于是母亲就说:“放学了,准备吃饭。”……这些就是我对父亲最早的记忆。等我到了入学的年龄,父亲便成了我的老师,我这才了解父亲原来是一位民办教师。那时全校六位老师,只有一位是公办,还是刚接班的,跟五年级学生差不多大,学校的大小事务都得由父亲做主。他当着教师组长,整天忙得很,除了包班,像出门开会、传达上级精神一类的事也由父亲负责。再加上村里的夜校,出黑板报排样板戏,还有儿娶女嫁的喜联喜帖子都…  相似文献   

8.
我的老师们     
姚振国 《河北教育》2005,(18):45-45
回想起来,很难说哪一位老师曾经对我产生过深刻重大的影响,但我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的成长,这种影响如阳光雨露,或不可寻,却已融入我的每一个细胞。下面叙述的是我还能记忆起来的老师们于我一些小的情节,无所谓理由,只是我还记得这些,有的是随着时间推移愈加难忘;有的,我怕将来也许会淡忘。  相似文献   

9.
人不能忘记真正影响过自己的人。 我写过好几位教过我的老师,包括大学的,中学的,小学的。田骢是影响我最大的老师,他是南开的,但是南开却不记得他。那些有功于校的老教师名单里没有他。  相似文献   

10.
陈萍 《南昌教育》2005,(B09):9-10
今天是教学开放日,学生、家长、同行,挤满了整个多媒体教室。因为是公开课的形式,所以课前自己做了充分准备。制作课件、查阅资料、钻研教材,把每一个环节都设计好,唯恐有任何疏忽。可实际上学生的表现你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备”好的,一堂课下来,处处充满感动。  相似文献   

11.
我的童年     
小时候,农村孩子大都中学毕业便回家种地,走不出一方水土。种好地多打粮食,一大家人和睦相处,是受到乡人普遍羡慕的。父亲也从未对我有过高的期望,他早早买好了一块宅基地,预备我长大后盖房娶媳妇。我上学的目的,无非是认识几个日常字,再知道些做人的基本道理。考试成绩的惟一衡量标准是看是否及格,及格便平安无事,不及格回家要挨骂甚至挨打,我也因此没少挨过父亲的打。  相似文献   

12.
农历正月十二上午,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我前往县农村信用社,欲找堂兄办点事。初次踏进县农村信用社大门,感受那里的文化氛围,我不禁对其管理者肃然起敬:办公楼每一层楼上都镶嵌着一条格言,而且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先生”没有见过的。我深深地被这些格言所吸引:“人生有两种痛苦:一种是努力的痛苦,一种是后悔的痛苦,而后者是前者的千百倍。”“人生就象爬楼梯,请告诉自己:加把劲,往上行。”  相似文献   

13.
刘军 《中国德育》2006,1(8):91-92
笔者的话:见到小毓的时候,我发现这个虎头虎脑的少年有着许多奇怪的念头和想法,他的话充满着趣味。小毓的童年生活就如一个万花筒,而在这个万花筒里,他是一个不能做主的主角,总要被“漂亮妈妈”和“慈爱爸爸”左右。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毓的内心世界,用心倾听他的童年故事。属相的故事一说到我们家的属相就觉得好笑:我属鸡,老爸属蛇,妈妈属虎。在大自然的食物链中,老虎吃鸡,也不怕蛇。我们家也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妈妈的“老大”位置没有人可以取代,即使有“蛇”干涉,只要“老虎”立场坚决,决不会轻易让步。作为“小鸡”的我,就更没有说话的分量…  相似文献   

14.
现在想起来,考电影学院的那段日子是不堪回首的,说是像做梦再贴切不过。考电影学院是由无数新鲜恐惧和豁出去的感受组成的。现在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考电影学院这类的问题,常常把我问愣了。回家仔细想想,好像任何答案都是矛盾的,不真实的。我从小热爱表演?从小热爱电影?不是,谈不上。  相似文献   

15.
“大吹”老师姓武,是28年前我初中时的数学老师。“大吹”是他的同事们给他起的绰号,慢慢地传到了学生的耳朵里。昨晚又梦见自己坐在教室里,听武老师兴高采烈地“大吹”。  相似文献   

16.
田媛媛  黄涛 《红领巾》2007,(5):21-21
我有一间我自己的小房间。我在那里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还经常躺在床上幻想。  相似文献   

17.
我上小学的那天,是1949年的一个春天,那时我不满九岁。家乡经过了战争的洗礼,一切都是那么平和、静谧,万物在复苏,充满了生机。  相似文献   

18.
于小根 《南昌教育》2005,(B09):113-114
儿时,无拘无束,成天疯跑。清明时节,映山红开遍山岗,红得似火,映着绿树;田野里,绿草如茵,平整松软,放跟望去,好似一片大草原;山谷中,溪流潺潺,清澈见底,时有鱼儿游戏……到处留下我成长的脚印。有时,则独自一人静静地发呆,总觉得看不够。这大概是我与山水田园的初恋。  相似文献   

19.
淡淡一点的花儿很鲜。少年将散着淡淡一点芳香的玫瑰送到少女手中时,装满少女心房的除了花香,还有很多,很多…… 淡淡一点的天空很高。没有朵朵云彩,没有蓝得逼眼的鲜亮,只是淡淡的,灰中有蓝,蓝中含灰,眼望着天,心里便有一个比天还广阔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我像……     
我像什么呢?让我来告诉你吧!我最像一只雪白的小猫,因为我最爱吃鱼,也最爱叫一声“喵——”更可笑得是,我走路也是猫步,妈妈总叫儿“猫儿”。[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