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实践育人是高校加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在继承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要路径。做好新形势下的实践育人工作,要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要目标,剖析两者融合之内涵、契合关系、构建特点及实现载体,以为研究探索构建系统化的高校实践育人体系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的当今社会,高校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教育.随着一些经济困难家庭也比以往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高校中困难学生的数量也有增加,因此,高校需建立完善的资助育人机制.为此,文章分析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资助育人的教学中的意义及其路径,为高校资助育人教学建设的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国民的思想政治面貌,国民的素质品德,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近年来低素质行为的相关报道数量增多,体现出了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不足,为了更好地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国家必须加强对国民学生阶段的素质教育。高校生是即将进入社会的群体,做好对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高校生的素质水平,端正高校生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让高校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有利于学生以最佳状态适应社会,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更有利于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综合国家的发展前景、社会的发展需要、个人的自我成长等角度而提出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强调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同时,高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内涵教育工作的最佳阵地。本文立足艺术类高校教育教学现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艺术类高校实践育人体系构...  相似文献   

5.
张攀 《河南教育》2023,(6):32-33
红色资源是引领青年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的生动载体。当前,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育人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内容供给日益充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已具备一定的共识和条件,但实践场域的不同将影响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育人的成效。未来,提升红色资源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的整体效能,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育人融合场景、创新育人表达方式、提升育人话题设置能力,在青年学生中形成更多的红色资源打开方式。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国家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复兴与社会进步的伟大使命。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进而达到行动的自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实践教育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如能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结合,必能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同时,针对当前实践育人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形式单一、内容单薄、针对性不强、指导力量薄弱、效果不佳等问题,建立完善的组织和考核体系,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丰富实践育人的内容,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优化实践育人指导队伍,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着力点,有利于体现劳动教育特有的育人价值.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其所呈现的逻辑意蕴是研究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逻辑基础.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外延、形式载体、影响因素等都发生了变化,必须全面把握高校...  相似文献   

8.
优化高校实践育人路径是优化实践育人机制的重要前提。实践育人路径的优化要遵循优质高效、整合融通、介入实践和灵活开放等原则,在制定标准、拓宽路径、丰富内容、突出主体作用、优化评价机制等方面采取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实践育人共同体作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有效解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理论内容和思维转化、内容与形式统一、理论辨识与行为内化的关系。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社会等力量和专业课程、校园文化、教师、学生等教育教学各环节和要素的协调统一、多维度推进。  相似文献   

10.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实践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逐渐凸显出重要地位,但当前高校在实践环节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与效果提高。高校需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建立平台、设立基金、规范队伍、创新形式,探索出适合高校实践育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显著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而不断普及的高等教育,更是让人才供给的类型、模式以及水平变得丰富多样,并愈加突出了高校培养中实践性教育的地位,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实践的最基本特征便是思想政治教育,现阶段很多大学生对社会的鉴别能力均较弱,因此,现阶段的当务之急便是积极创新高校的实践育人教育模式。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特征进行了论述,着重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具体创新,以为大家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从转变教育观念、立足实践活动、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合力机制等方面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路径。  相似文献   

13.
如何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仅有理论认知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实践教育。本文围绕如何加强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进行了思考,从挖掘课堂实践素材、开展精细化的校园实践、精心设计社会实践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实践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力图找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态价值观教育,不仅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更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有力支撑.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探寻二者融合的新模式,结合学生特点、学校特色将生态价值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度融合,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升他们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自觉性,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高校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更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校实践育人面临缺乏顶层设计、缺乏有效载体、缺乏协同联动、缺乏评价机制等突出问题。为实现实践育人目的,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高校应加强制度设计,建构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突出价值引领,形成实践育人的精准化模式;整合多方资源,建构实践育人共治体系;开发有效载体,架构实践育人四驱平台。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效性的提升一直是改革发展的关键,其中实践育人模式已经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升的重要举措。但是,环视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育人的现实场域,仍然存在规范性、系统性、协调性不足等问题,影响了该门课程实践育人的效果。鉴于此,高校应该主动适应立德树人的教育新常态,努力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育人理念、方式、内容、主体素质、保障条件与考核机制等层面的创新发展,大力构建多维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是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基于劳动教育对扶志和扶智的功能,考虑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客观实际与受助学生的现实需要,从价值理念、融入内容、效果评价三方面着眼,实现对受助学生价值取向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劳动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对高校立德树人培养体系的完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劳动教育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养成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并且在劳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意志、精神能够得到磨炼,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大有裨益。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出台,其中明确阐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将其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然而目前来看,部分高校贫困生存在明显的“等、靠、要”的思想,缺乏劳动中的勤俭、奋斗和风险的精神,在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也缺乏劳动精神,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高校劳动教育融入资助育人工作,可以让以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这一部分接受资助的学生能够养成“劳有所得、劳有所获”的认知和习惯,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培养勤劳、肯干的接班人,这本身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加剧了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扩张、渗透,对高校育人工作带来巨大冲击。当前,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存在轻实践重理论、缺乏专业指导、体制支撑不够等问题。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育人工作的主体,应当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将重点放在组织保障、专业指导、评价体系、保障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