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棠樾 《收藏界》2011,(6):55-58
就发端而言,陶瓷彩绘在前而纸绢绘画在后;但就成熟而言,则是纸绢绘画在前而陶瓷彩绘在后。纸绢画高度成熟以后,反哺和回赠了瓷画,并极为深刻地影响了瓷画的发展变化。"随着宋代白描的成就而出现了宋磁州窑黑花,随着元代水墨画成就出现了元青花,随着明代成化朝宫廷绘画成就出现了成化斗彩,随着明清版画成就出现了康熙古彩,随着恽南田没骨花卉画成就出现了雍正粉彩,随着文人山水画的风行出现了晚清浅绛彩。这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显示了较为清晰的陶瓷绘画系统。"  相似文献   

2.
马景政 《收藏》2009,(10):69-69
这是一件清末民初常见的浅绛彩瓷盆,俗称轿盆、洗手盆。高9厘米,口径16厘米,内绘精细淡雅的浅绛彩花鸟,口沿处书墨书题款:“莫谓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秋风。甲辰冬月溥泉仁兄大人雅玩。邵恒赠”,字体端庄俊秀。  相似文献   

3.
马景政 《收藏界》2014,(6):66-71
春日午后的睡意朦胧中,接海淡先生约稿电话,只迷迷糊糊匆匆应了差事,没来得及多聊几句浅绛圈里圈外的奇闻逸事。自去年开始,由浅绛彩瓷收藏引发的故事和话题纷纷扰扰,加之手机微信传播的普及,更是常常会因一则瞬间转来的熟悉的人物或器物的惊人消息,让人如坠五里雾中。但话又说回来,故事总归是故事,是真真假假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了浅绛彩瓷与生俱来的风雅精神,终究无法让它的每一个传承者都能秉承高贵文雅、健康向上的人生准则和行为方式。况且浅绛彩瓷的经济价值和财富属性已成了时下一些人追求的全部。忝为浅绛发烧一族,自知修行还远远不够,这里只是头上一句脚上一句谈点琐碎的看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4.
秦育春 《收藏》2014,(12):72-75
一个多世纪前的清朝咸丰年间,在被刀兵战火蹂躏得满目疮痍的景德镇,几个御窑厂幸存下来的画师迫于生计,战战兢兢地拿起画笔,用成本低廉的淡矾红、水绿等原料在瓷器上作画,力图省工省料。他们知道,和他们一样经历劫后余生的平民百姓囊中羞涩,买不起价格高昂的瓷器。  相似文献   

5.
初国卿 《收藏界》2013,(11):37-39
在流传下来的浅绛彩瓷作品中,四大家合作的作品殊为少见。其中金品卿和王少维虽然在一起时间较长,并同为景德镇御窑厂的“两只笔”,但两人合作的作品也是一件难求。我收藏浅绛瓷彩近二十年,也只是有一对金品卿、王少维、王凤池三人合作的山水帽筒,  相似文献   

6.
陈建欣 《收藏界》2012,(1):48-49
众所周知文人瓷画的发展,经过了浅绛彩瓷画—新彩瓷画—新粉彩瓷画三个阶段。晚清时期由文人士大夫和御窑厂画师以瓷代纸、以画入瓷创作清新淡雅的浅绛瓷画,经过由民国初期以陈松为代表的文人画师以洋彩颜料创作新彩瓷画过渡,进而自民国二三十年代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瓷画大师绘制新粉彩瓷画,  相似文献   

7.
棠樾 《收藏界》2010,(1):49-51
在陶瓷艺术史论中,文人瓷画应当是指一种典型的瓷绘艺术风格,发展阶段包括晚清时期的浅绛彩瓷、民国时期的新粉彩瓷以及这两种瓷绘艺术样式在当代的传承流变。追溯文人瓷画的兴起,必须探讨浅绛彩瓷在晚清时期缘何得以应运而生;追溯浅绛彩瓷的应运而生,又必须探讨御窑倒塌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8.
同治十年(1871年)至光绪十五年(1889年)是浅绛彩瓷最为辉煌的时期,当时,除了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三大家每有所作必为精品外,也有很多浅绛瓷画师的作品皆清雅不俗,功力不  相似文献   

9.
2010年4月24日,福建"闽西收藏阁"陈万珍先生专程从厦门飞到沈阳,目的只是取一对晚清金品卿、王少维和王凤池合作的浅绛彩瓷帽筒。陈先生轻装简从,随身只带一件皮箱,那是为了装帽筒所特意准备的。沈阳"花间一壶茶"初国卿先生特意和几位藏界朋友在故宫对面的一家百年老餐馆里为陈先生接风。  相似文献   

10.
田军生  曹琳 《收藏界》2012,(6):43-46
晚清时出现的浅绛彩瓷是中国陶瓷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的瓷绘艺术"绚丽多姿,百花盛开",交映着无数迷人的美丽,凝聚着艺术创作者的智慧和感情,编织着无数精彩而遥远的故事。它把中国的文人书画元素融入到瓷器中,开创了一代瓷艺新风。  相似文献   

11.
万民 《收藏》2012,(7):152-153
烟草自传入中国以来,上自帝王将相、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多有吸烟的嗜好。烟草有旱烟、水烟、鼻烟、纸烟之分。2003年时,笔者在友人处偶得一晚清时期北方窑(具体窑口尚待考证)烧制的黑釉鹅形瓷制水烟壶(见图)。那是春节前夕一日,我去拜访陕西淳化县的姚老师,姚老师原是当地文化馆馆员,与我有相同爱好,后友谊渐深。由于前几天刚刚下过大雪,我们赶到时  相似文献   

12.
佟莹 《收藏》2010,(5):2-3
外销瓷回流进入收藏市场.已经成为近来颇受关注的一个现象。2010年2月4日至5月9日,由首都博物馆与北京福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清代外销瓷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共展出192件(套)精品,是一次集中感悟清代外销瓷的难得机会。  相似文献   

13.
刘晓晨 《收藏》2011,(1):30-34
《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溢也。”黄色是历朝帝乇所崇尚的专属颜色,成为权利、尊贵的象征。以黄釉瓷而论,它是皇室的御用瓷,到了明清时期对黄釉瓷的管理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14.
吕友者 《收藏》2011,(5):24-29
明末清初是中国鉴藏史上的特殊时段。明中期以后,嘉靖、隆庆、万历诸帝因国库空虚,竟将书画抵充俸禄,致使大部分内府古玩、书画逐渐外流,极大地充实了私家收藏。至清初时,全国尚未统一,朝廷对书画无暇顾及,达官显贵一旦仕途败落,  相似文献   

15.
吴艺娟  陈国珠  杨美双 《收藏》2012,(11):62-65
青花瓷是清代德化窑中数量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它是一种釉下彩绘,含氧化钴的矿石作为颜料,在瓷器的生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施以透明釉,入窑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因釉下的钴料在高温下烧成后呈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由于淘洗不精,色调青中泛黑、泛灰,且略有晕散,但色调浓重,描绘的图案具有一种特殊的味道,  相似文献   

16.
刘岩 《收藏》2010,(5):20-21
也闲居主人,艺超网“高古瓷器”版版主,2004年正式开始收藏生涯,“藏龄”与“网龄“几乎相同。也闲居主人的收藏历程究竟有怎样的曲折,我们不妨从他讲的“深入虎穴”“孤胆夺宝“的故事开始。  相似文献   

17.
何海锋  朱晓清 《收藏》2010,(11):68-70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就清代绘画艺术而言,它属于中国美术发展的衰落期,世俗化倾向尤为明显。然而,在这个美术发展的衰落期里,也出现了“四僧”“扬州八怪”等大家,更重要的是兴起了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指画”,并在清中期画坛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艺术流派——“指头面派”。  相似文献   

18.
清道光御用瓷与慎德堂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晴 《收藏》2011,(10):68-75
道光时期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清王朝已在衰落,国家日趋贫弱,危机四伏,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生产也日趋萎缩,因此道光时期的制品除延续传统造型外,创新产品已很难看到。而属道光皇帝御用的瓷器中,最能代表当时制瓷水平的当属署有慎德堂款的瓷器精品。  相似文献   

19.
王元黎 《收藏》2020,(2):66-71
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官窑和民窑俱盛,彩绘和色釉并茂,瓷器装饰精细华美,如繁花般绽放,青花和粉彩占了极大比重。新乡市博物馆收藏历代陶瓷器3000余件,藏品来源以新中国成立初期成立的平原省博物馆旧藏和故宫调拨为主,其中不乏清代官窑上乘之作及民窑精品,现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加以介绍鉴赏。  相似文献   

20.
张建功 《收藏》2007,(4):130-131
咸丰三年(1853年),清政府发行了“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流通内地各省,而新疆却没有使用,光绪十一年(1885年)新疆在迪化成立了官钱局,由第一任巡抚刘锦棠奏准清廷筹办,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式发行纸币。比湖北官钱局发行的官钱票早7年,比安徽官钱局的官钱票早16年。并先后在迪镇、喀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