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池傩舞《舞伞》具有较强的原始文化内涵,该舞既是一种以宗族为单位的事先设防式的公众禳解仪式,又是一种祈祷仪典,具有驱鬼逐疫,娱神娱人和祈求丰收的宗教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贵池傩与社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祭是最古老的土地之祀,傩戏的最初起源也是官方的“宫廷傩”,两者在从官方进入民间以后内容及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祭祀仪式的演变可见中国传统的民间社会、文化整合的轨迹,官方“大传统”与民间“小传统”的互动。  相似文献   

3.
安徽贵池被命名为"中国傩文化之乡","贵池傩"蕴含着典型的祭祀色彩和宗教色彩,因其产生的地理位置原因,受儒、佛、道三教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贵池傩舞不仅有利于推动贵池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而且有利于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域出发,重新认识贵池傩舞的社会文化功能,提出对贵池傩舞的传承和保护有利的措施,使贵池傩舞的艺术精神价值能够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4.
婺源傩舞     
我的家乡婺源是中国最美的乡村之一。婺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颇多:三雕、抬阁、傩舞、茶艺等。  相似文献   

5.
贵池傩服饰保留了远古巫术服饰的精髓,款式宽松、粗狂而原始,风格上充分传达出傩仪的神秘庄重之感。其意蕴美感就在于它的古朴而原始,带有浓郁的山区乡土气息。贵池傩衣作为个案研究所拥有的汉民族服饰文化的普世性,尤其是隐藏在神秘的原始形态表演中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对于驱邪攘灾、纳福招财、祈子延年的恒常主题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6.
作者认为,安徽贵池傩舞《打赤鸟》系上古后羿射日神话在民间的原生形态的文化遗存,打赤鸟即射日。赤鸟的神话学原型是太阳,其现实生态原型是鹌鹑,它是山民原始精神的物态载体。山民打放赤鸟是基于现实的利益驱动,具有打杀酷热干旱、祈雨、渴求食的满足,驱杀火鬼火灵、祛灾避邪等神话事象。该舞中内容时空的非逻辑性混乱主要是山民原始动机的冲突与巫俗的迷惑所致。傩舞《打赤鸟》也是民族文化客观精神的载体,它内隐着山民在自然崇拜、动物崇拜阶段的原始心理意象和价值要求,涵结着深邃的历史真实和文化真实。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辩证法,以贵池傩舞为个案进行田野调查。研究认为:身体叙事是文化记忆的传承媒介;贵池傩舞的身体叙事形式是一种对文化记忆的原始表达,其身体叙事转向在当代具有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其身体叙事主旨,由原本的以神为本转向了以人为本、以娱神转向了娱人,从远古走向未来,从封闭转向开放;经过一系列的保护与传承举措,实现贵池傩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实地考察、从宗教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等视角对贵池山民跳傩的文化心态进行了探讨。认为山民跳傩的心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跳傩表现了浓厚的万物有灵的自然观;流露了山民崇佛崇道崇巫的迷信心态;反映了山民惩恶劝善的道德观念;山民以跳傩作为维系宗族宗法关系的文化彩带;跳傩契合山民生产和生活的心理需要,折射出他们追求自由幸福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10.
“流坑傩舞”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因其出自宫廷,故服饰华丽、气势非凡。它的伴奏不仅有锣鼓等打击乐器,还有丝弦乐器以及吹管等乐器,这在其它傩舞中是非常少见的。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傩舞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傩舞被称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一直为文化、艺术界所重视。本文以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傩舞的研究文献为基础,对傩舞的起源与流变、傩舞的艺术特色、傩舞的文化内涵及傩舞的功能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回顾。  相似文献   

12.
南丰县是闻名中外的傩舞之乡,流传千年的南丰傩舞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留存二十余座傩神庙,充实了傩文化的内涵。其中始建于明代的三溪乡石邮村傩神庙最负盛名,一幅近戏乎非真戏也,国傩矣乃大傩焉的楹联令人叹绝。  相似文献   

13.
陕南原生态傩舞是中国舞蹈的"活化石".在传承发展与演变中,陕南原生态傩舞是多种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混合的产物;是一个在时空上跨时代、跨社会、跨民族、跨地域的庞杂而神秘的融合体.它吸纳了易学、玄学、神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中医学、戏剧学、舞蹈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的内容.其种类有"开口傩"和"闭口傩"两种.陕南傩舞的最大特征,就是把"面具"作为造型艺术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贵池傩中五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了解构阐释。作者认为,茅坦傩祭表现了上古祖先崇拜和鸡卜信仰意识;“过马背”内涵着卵生神话与子卵崇拜;傩舞《舞滚灯》充盈着女性生殖崇拜;“百代伞”反映了男根和男根生殖力崇拜;“互饮酒”再现了初民在祭坛性媾野合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5.
锺馗作为古代的民俗艺术,出现在唐代。五代赵喦曾作《小儿戏舞锺馗》,美术史论专家有不同的定名。从唐宋文献所载“舞锺馗”的内涵以及传世的作品中可见《小儿戏舞锺馗》可能性更大。锺馗作为玩具在五代出现,标志着锺馗信仰从娱神到娱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黄南婷 《九江师专学报》2010,(2):124-125,128
傩舞作为傩文化中古典舞蹈与彩绘艺术的结晶,对傩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将傩舞中蕴含的教育内容很好的运用到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民族精神的培养和道德境界的提升中来,必将是傩舞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兄弟民族对祖国历史的缔造,皆有着一定的贡献.回族是散居全国并长期和汉族杂居的少数民族之一.以西北地区的新、甘、宁三省(区)和云南、河南等省为多.从今天的民族分布来说,江浙并不是回族的聚居区;而在元代,江浙则是回回人活动的重要地方之一.一、回回,是唐代迁往葱岭西的回鹘人,元代又回来了关于回回的来源,史学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有  相似文献   

18.
苏幕遮和傩舞同属于原始宗教衍生出来的文化艺术,两者虽非处于同一区域,也非同一时期发生,最终的命运更是大相径庭。然而,由于人类思维模式的趋同性,两者的表演方式及其功能和价值取向有相似之处。文章从苏幕遮与傩舞的起源入手,依据它们的分布区域、类型与功能等方面来进一步辨析两者艺术文化异同,并且以可靠的文献史料和田野实证材料进行论证。对于已消失的苏幕遮,如何从蛛丝马迹中甄辨其符号语言。而傩舞文化,又如何进行当前语境中去解读其蕴意这才是文化研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9.
婺源傩舞又称“鬼戏”,它是一种最古老的祭神跳鬼、祈求幸福的传统舞蹈。据说,婺源傩舞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开始流行。这种舞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演员在演出时必须戴着面具。  相似文献   

20.
青海傩舞老羊歌渊源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史料追根溯源,论证了青海傩舞老羊歌是唐代形成的新的方相氏,并且遗留保存在了以逐疫祭祀发展形成的传统民间春节文娱活动的"社火"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