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iger     
他的英文名字叫做Tiger。初次见到他,是在他的讲座上。俊朗的面孔,齐整的头发,和一副黑框眼镜,仔细观察他的眼睛,你会发现,那里洋溢着一股劲,一股不服输的劲!整个讲座中,他始终洋溢着热情,万分感慨地向我们诉说他过去难忘的岁月。  相似文献   

2.
菲尔兹奖相当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的Manjul Bhargava刚刚获得了这个奖项。三年前我在斯坦福大学访学时,听过他的讲座。当时,他讲座的题目是《数学与语言学》。讲座中有两点特别吸引我:一是从花朵中寻找数学灵感。他从菊花、葵花等花朵中发现花瓣的数目和排列规律,确定了一个数学级数;二是在古梵文的诗歌中发现数学规律。Manjul的爷爷是梵文研究专家,从小就教他古梵文诗歌。后来他发现梵文诗歌的韵律节奏中蕴藏着一个数学规律。  相似文献   

3.
我们生活在校园中的人,都会熟悉讲座这个词儿。这几乎是科研工作者们独有的交流方式。出国留学以来,我不知参加过多少次讲座,真是开了眼界、饱了耳福。可以说,在我的学习工作里,它是我不可缺少,给我很多帮助的看不见的导师。我的国外导师就是个思想活跃、钟情讲座的人物,我觉得他好像一分钟能产生一千个想法似的。我一到他那儿,他就给了我三篇他的论文让我啃,听我读完后,也不管我当时说的英语结结巴巴有一堆错误,马上就让我开个讲座讲我对文章的体会。打那儿起,我就陷进了讲座里,隔三岔五肯定参加那么一个。研究中心有谁完成一…  相似文献   

4.
文静 《教育文汇》2007,(4):13-15
2003年,他带一个55人的班,37人考进清华、北大,10人进入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他在全国举办过数百场讲座,他的讲座,让上百万家长热泪盈眶,为之震动、为之顿悟;他也是一名相当成功的父亲,他的女儿2006年以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王金战老师。  相似文献   

5.
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长者,我非常有幸多次聆听他精彩的学术讲座.他在讲座中所表现出的渊博的学识、睿智的语言和高深的教育理论水平常常使我惊叹和折服!对于他的大作,凡我能够看到的,我都仔细拜读,他的这些文章给了我无穷的教盆.  相似文献   

6.
对一堂课进行评点,是教学研究的基本方式,能反映评课者追寻着评课的境界。在这一提升境界的过程中,裴老师的讲座给了我诸多的启示。他的讲座对问题的解剖深刻且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7.
听专家讲座一直是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然而,这种教研活动的效率往往并不高。有一次,一位外出听课回来的教师告诉大家:“一位特级教师在正式讲课前先作自我介绍,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很多来听课的教师都认识他。原来,这位特级教师去年在另一所学校举办过讲座,很多教师都慕名前往听讲。  相似文献   

8.
<正>前几天,听了一场讲座,一位商界人士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他现在已经成立了三家公司,一个搞电商,一个做互联网,一个搞传媒。整场讲座中,大家不仅折服于他事业的成功,而且震惊于他开阔的视野以及幽默又务实的风格。听众里不时发出了许多赞叹声。讲座结束,很多粉丝赶快围上去,感慨、赞美之词不绝于耳,每个人就像把他的人生作为丰碑一样,不断向其取经。  相似文献   

9.
有位权威人士在一次讲座上大谈某某教育理论,有人就在讲座休息期间提出让他根据所讲的理论设计下面的讲座内容,该教授以时间有限、听者众多而拒绝了,并强调自己在平时上课全是基于该理论的课堂设计,并且效果良好。由此,引起笔者很多思考。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脱节,是当下教育界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0.
1611年,18岁的牛顿进了著名的剑桥大学。他非凡的智慧与才华很快引起数学老师巴罗的注意。怎样才能使这匹出类拔萃的千里马更快地登上科学的高峰呢?牛顿获得硕士学位后,巴罗多次这样思忖:如果为牛顿谋到一个讲座的位置,就可以使他的才能得到更进一步发展。可是,眼下并没有讲座的空缺。于是,他毅然辞去了自己的教授讲座,让比他小33岁的牛顿接任。这一年,牛顿才26岁。宁肯放弃待遇优厚的讲座位置,积极扶持新秀的巴罗教授是不是一个教不下去了的草包教授呢?恰恰相反,巴罗是位博学多才的名教授,就连英国国王查理二世都称赞他是“欧洲最优秀的学者”。  相似文献   

11.
上大学时学校邀请一位成功人士到礼堂搞讲座,讲座的间隙他让台下的学生写小纸条或者举手提问。有个同学举手提了一个问题:“以前你是一个生活  相似文献   

12.
1805年,在伦敦书商里波先生的铺子里,一个小学徒正在忙碌着,他要按时把客人租借的报纸送到他们的住处。小学徒没上过什么学,但业余时间读了很多自然科学的书。一天,里波先生送给小学徒四张皇家学院的听课券。他高兴极了,因为当时正好有著名化学家戴维的讲座。小学徒认真地听了讲座,并作了详细的笔记。戴维的讲座加起来有4个多小时,小学徒的笔记整理了380多页,连讲座上略过的内容也作了补充。之后,他又给笔记配了插图,编制成《讲演  相似文献   

13.
据《钱江晚报》消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格非在一次给学生所做的文学讲座中,建议广大的学生:“要凭兴趣读书,不能完全凭功利去读书。”格非在讲座中还介绍了他个人的读书心得,他说他读每一本书,都会做读书笔记。“尽管多年之后这本书的内容我忘掉了,但只用十几分钟看看读书笔记,我就会明白这本书说的是什么,因为笔记记的是最重要的内容,看看读书笔记就等于把这本书重新翻了一遍。”他说他一直在用这种方法加强记忆。  相似文献   

14.
我到一所学校,为老师们做一场关于教育故事写作的讲座。一位老师在现场的交流中显得异常活跃,对写作问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凭直觉,我想或许他会成为这次讲座后能够坚持写作的老师之一。往更远了想,或许他某一天的成功,会成为我这次讲座最大的收获。"王老师,我最后想问一下,你说的教育故事发表后晋职称能用吗?"在询问了一些杂志的投稿邮箱及编辑的联系方式后,他很郑重地问我。  相似文献   

15.
在重庆大学这样一个以工科为重的大学里,只有为数不多的文科教师能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曾国平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许多的理工科学生都听过他的讲座,对这位幽默风趣的教授印象深刻。"听曾老师的讲座是如沐春风啊!"一位同学这样说。  相似文献   

16.
唐小涛 《大学生》2013,(18):47-47
正2012年7月,蒋强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在高中和大学,他都是典型的理科生。与国学结缘,他说,机会偶然。2011年3月,儒学专家安德义到华中农业大学作国学讲座。一场讲座下来,蒋强意犹未尽。4月,他便拜到安德义门下,参加第一届"公益国学特训营"。为期3个月的暑期特训结束后,蒋强觉得不过瘾,请求安德义给自己开  相似文献   

17.
正1805年,在伦敦书商里波先生的铺子里,一个小学徒正在忙碌着,他要按时把客人租借的报纸送到他们的住处。小学徒没上过什么学,但业余时间读了很多自然科学的书。一天,里波先生送给小学徒4张皇家学院的听课券。他高兴极了,因为当时正好有著名化学家戴维的讲座。小学徒认真地去听了讲座.并做了详细的笔记。戴维的讲座加起来有4个多小  相似文献   

18.
有位权威人士在一次讲座上大谈某某教育理论,有人就在讲座休息期间提出让他根据所讲的理论设计下面的讲座内容,该教授以时间有限、听者众多而拒绝了,并强调自己在平时上课全是基于该理论的课堂设计,并且效果良好。由此,引起笔者很多思考。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脱节,是当下教育界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一方面,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处于权威地位,套用"理论预  相似文献   

19.
《新高考》2008,(10)
丘吉尔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演说家,他最精彩的演讲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次演讲。英国牛津大学曾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讲座,邀请丘吉尔前来演讲。当时,他刚刚带领英国人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可以说他是在英国人最绝望的时期上任的,因为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他的声誉在当时可谓如日中天。  相似文献   

20.
我在国内上过中学,后来随母亲移民到加拿大的温哥华。我注意到国内中小学生的课外生活,与加拿大有很大不同,前者偏重于学习、观光游玩享乐,后者偏重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劳逸之中渗透教育。聆听讲座加拿大的学校或者社区经常举办各种讲座,一般人可以随意参加。听讲座不仅可以开阔眼界,而且可以学到很多宝贵的东西。我和母亲听过美国著名作家王伯庆和他的女儿应邀与“环球华报”共同举办的讲座。王伯庆在讲座中详细讲解了在西方教育体制下培养孩子的成功经验,他的孩子王可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王伯庆先生很注重孩子的学习,孩子小时每次考试,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