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难用一句或几句话来概括艾丰经济报道的特色,翻阅其数十万字的经济报道作品,感到艾丰总是在进行着新的探索和尝试,使其经济报道模式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然而,认真体味就会发现片L根于艾丰头脑中不变的新闻报道观念,决定着其经济报道变化的走向.或者说,这些新闻观念正是其报道不断创新和变化背后的动因。因此,了解艾丰的经济报道观念,也就掌握了一把解读他的经济报道的钥匙。一、科学理性:渗透于艾丰报道中的内在追求艾丰无疑堪称学者型记者。这不仅仅在于他有《新闻采访论》、《新闻写作方法论》、《新闻报道与写作》(…  相似文献   

2.
辛华  梁瑜虹 《传媒》2003,(4):18-19
艾丰是中国首批高级记者,首届“范长江新闻奖”、首届“吴玉章奖金”、“全国质量工作卓越领导者”奖章获得者,历任人民日报社编委、经济部主任,经济日报社总编辑等职务。40多年来,他一直作为编辑、记者活跃在中国新闻工作的第一线,写过大量有影响的新闻报道。主要作品收进他的新闻作品集《思考的笔》和《经济述评自析集》。近日,笔者在经济日报社就传媒界感兴趣的诸多问题采访了艾丰先生,其中他对传媒人成才的一些看法,使我们得到了一种理性的思索。  相似文献   

3.
很难用几句话来概括艾丰经济报道的特色,因为他总是在进行着新的探索和尝试。然而,认真体味艾丰的作品就会发现,他的新闻报道观念决定着其经济报道变化的走向,或者说,这些新闻观念正是他报道不断创新和变化背后的动因。本文透过艾丰的经济报道作品对其经济报道观念试作粗浅分析,以供新闻界同行借鉴。科学理性:渗透于艾丰报道中的内在追求艾丰堪称学者型记者。这不仅在于他有《新闻采访方法论》《新闻写作方法论》《新闻报道与写作》(译著)《思考的笔》《沦海、桑田、乐园》(中介论)等近10部新闻学、经济学和哲学方面的著作,而且…  相似文献   

4.
改革时代,新闻写作在不断创新。近几年来,一批新闻工作者的笔下,写出了一批“不伦不类”的新闻力作。这批力作,既非传统新闻学意义上的通讯、述评,也非新闻界近年流行概念所界指的“深度报道”、“立体报道”。以至擅写这类报道的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艾丰同志,出于慎重,曾著文表示,对这类报道属什么体裁,“连自己也说不清楚”。本文试图对艾丰同志“说不清楚”的这类报道,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一、理性报道:不容忽视的新  相似文献   

5.
由事物的逻辑到理性的逻辑──对电视新闻述评的思考何勇一、探索和诉求电视新闻述评是言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一种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为一体的电视评论形式。80年代以来,中央电视自和地方电视台相继开设了新闻述评性节目,如中央劝的《焦点访谈》和《...  相似文献   

6.
“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想看”,这是好多记者撰写经济报道所遭遇的尴尬,而艾丰的经济报道却很动人:外行爱看,因为他以一种最易接受的形式突破了外行想看而不敢看的畏惧心理壁垒;内行爱读,因为他发现了内行有时也未能察觉的新视点。艾丰写的经济述评充满真知灼见,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许多作品给人以常读常新的感觉,给“新闻是易碎品”的结论以一种新的思索。本篇笔者着重从思维分析角度试图剖析艾丰经济报道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想看”,这是好多记者撰写经济报道所遭遇的尴尬,而艾丰的经济报道却很动人:外行爱看,因为他以一种最易接受的形式突破了外行想看而不敢看的畏惧心理壁垒,读完后,才知道平淡的生活中竟蕴含着深刻和经济;内行爱读,因为他发现了内行有时也未能察觉的新视点。艾丰写的经济述评充满真知卓见,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许多作品给人以常读常新的感觉,给“新闻是易碎品”的结论以一种新的思索。剖析艾丰经济报道的特色不难看出多面思维在经济报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艾丰近年来在我国新闻界被广泛注意,可以说,他在新闻理论与实践上的闪光点,就是哲学思辩。哲学,是研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一般规律的科学。艾丰正是以哲学的思辩在新闻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他以唯物主义辩证法去分析和解决新闻采访这一社会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在他所报道的人和事物中加进了深深的思辩而使报道的主题及思想意义凝聚、升华。他的这种哲学思辩在《新闻采访方法论》和《思考的笔》两本代表作中作了比较充分的展示。  相似文献   

9.
此书是人民日报记者艾丰近年来的新闻作品集,是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青年记者丛书》的第一册。书中收集了新闻、通讯、述评、札记、游记、  相似文献   

10.
此书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艾丰近年来的新闻作品集,是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青年记者丛书》的第一册。书中收集了新闻、通讯、述评、札记、游记、报告文学体裁的新闻作品,以宏观、评述性、问题性为特色。  相似文献   

11.
你读过新闻著作《新闻采访方法论》《记者的素养和技巧》吗?一定会被书中所作的某些新探索所吸引吧!这是人民日报记者艾丰从事新闻工作的宝贵经验谈,也是他的主要著作。这些新闻理论指导他进行了新闻述评写作的实践,他的作品受到了读者好评。艾丰是河北省玉田县人,生于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曾在广播电台工作过较长时间,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毕业后获硕士学位,分配到人民日报当记者。他常常感慨万分地回忆自己在求知  相似文献   

12.
高大山  唐海燕 《新闻传播》2009,(10):129-129
有文章说:经济新闻作为一种新闻报道形式的出现,不仅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也是新闻现代意识的体现。客观形势要求新闻报道在反映经济问题时,增加理性的思考,从多侧面多角度全面考察经济事实的内在与外部的联系。对复杂的事物进行多层次多因果的描绘和剖析,以揭示、回答经济改革进程中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和社会重大经济事件的演变与发展。于是,经济新闻便成为一种较好的反映时代气息的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新闻学,艾丰有两部专著,一本是《新闻采访方法论》,这本书出版的时间比较早,影响也比较大;一本是《新闻写作方法论》,是前年出版的,是讲新闻写作的。艾丰的新闻作品有个性,他甚至刻意追求每一篇重头作品都不失自己的风格,力求形式或内容有新的突破。曾看到过一些文章,称他是学者型记者。所谓学者型,是说他比较注重对问题的理性研究与逻辑判断;所谓学者型记者,是说他的这种研究的选题用的是记者的眼光,他对研究成果的表述用的是新闻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艾丰的新闻策划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新华 《新闻知识》2000,(10):12-13
6月26日,笔者在北京《经济日报》社就新闻学术界的许多热点问题采访艾丰。访谈中,艾丰对探讨、分析当下的“新闻策划”热尤其有兴趣,提出了一些新鲜、独到的见解。现笔者根据采访录音并结合文献资料,试对艾丰的新闻策划观作初步整理和阐述。一、新闻策划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艾丰认为,新闻策划实质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所谓“宣传性现象”,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在一定情况下,由于宣传和传播的影响和干扰而产生的或者是为满足某种宣传目的而人为制造的一类现象”①访谈中,艾丰强调:“我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就叫…  相似文献   

15.
艾丰的新闻策划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6月26日,笔者在北京《经济日报》社就新闻学术界的许多热点问题采访艾丰。访谈中,艾丰对探讨、分析当下的“新闻策划”热尤其有兴趣,提出了一些新鲜、独到的见解。现笔者根据采访录音并结合文献资料,试对艾丰的新闻策划观作初步整理和阐述。 一、新闻策划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 艾丰认为,新闻策划实质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所谓“宣传性现象”,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在一定情况下,由于宣传和传播的影响和干扰而产生的或者是为满足某种宣传目的而人为制造的一类现象”①。 访谈中,艾丰强调:“我读研究生时的毕…  相似文献   

1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和这个问题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一个新闻人的天地能有多大? 就从艾丰说起吧.从新闻人的角度看,我认为艾丰堪称当代中国第一“大”记者.1961年,艾丰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1981年进入人民日报社.就任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时,他说,担任经济部主任要具备三个条件:对全国经济有一个总体把握;在若干经济领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善于把经济转化为新闻.他把自己的新闻之根深扎在经济的土壤里,以大胸怀想大局,以大视野抓大事,以大思路说大理,以大手笔做大新闻.  相似文献   

17.
6月26日,笔者在经济日报社就新闻学术界的许多热点问题采访艾丰。访谈中,艾丰对探讨、分析当下的“新闻策划”热尤其有兴趣,提出了一些新鲜、独到的见解。 一、新闻策划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 艾丰认为,新闻策划实质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所谓“宣传性现象”,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在一定情况下,由于宣传和传播的影响和干扰而产生的或者是为满足某种宣传目的而人为制造的一类现象”。 访谈中,艾丰强调;“我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就叫《论宣传性现象》。我认为,宣传性现象就是策划产生的。我那时候没用这个词,但我…  相似文献   

18.
评艾丰的《经济述评自析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新闻学,艾丰有两部专著,一本是《新闻采访方法论》,这本书出版的时间比较早,影响也比较大;一本是《新闻写作方法论》,是前年出版的,是讲新闻写作的。 艾丰的新闻作品有个性,他甚至刻意追求每一篇重头作品都不失自己的风格,力求形式或内容的新的突破。 曾看到过一些文章,称他是学者型记者。所谓学者型,是说他比较注重对问题的理性研究与逻辑判  相似文献   

19.
艾丰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学者、经济学家,曾任《人民日报》编委、经济部生任,《经济日报》总编辑,“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组委会主任等职,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他曾获我国新闻记者最高奖──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所著《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获我国社会科学最高奖──首届“吴玉章奖金”。应暨南大学新闻系的邀请, 2000年 11月 28日,艾丰先生来到暨南园,以记者的经济理论素养与新闻工作为主题,作了精彩的演讲。现根据录音,将艾丰先生的讲学内容扼要整理如下。综合、超脱、主动:记者学习经济理论的优势 艾丰在许多场合强调过,…  相似文献   

20.
谈谈模糊语言在东西方新闻写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瑶 《新闻记者》2000,(11):78-80
准确、简洁是新闻写作语言的基本要求,是新闻 工作者在新闻语言方面追求的目标。语言学家吕叔湘指出:“新闻语言的首要要求是准确”。①从60年代起,新闻写作学中还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精确新闻学,它提倡运用数学语言来报道、分析新闻事件,以求更为准确地描述新闻事实。然而,在新闻实践中,由于客观事物不间断的矛盾运动、不同事物间的交叉性、包容性以及人们认识事物的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等等原因,事物与事物之间、过程与过程之间往往没有绝对的界限,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着边界不明的一种过渡状态。因此,仅仅依靠精确数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