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一定年龄阶段身心发展所表现出的质的特征。体育教师掌握这一特征,就能较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并根据他们的特点合理安排体育教学与训练。我们知道,在任何体育项目中,课目内容的简单或复杂程度,运动量的大小、教学方式方法的采用,都必须以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为依据来进行选择。如果对某一年级学生所选择的技能动作过筒,运动量过小,运动方式单调、呆板,就不能激发起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就不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运动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在心理上还会养成学生马虎、懈怠、松垮、轻率的坏习惯和意志薄弱、缺乏毅力的性格特征。反之,如运动量  相似文献   

2.
中学时期(11、12岁~17、18岁)是从童年走向人生道路的转折期。是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立志向的关键期。体育工作如何针对这一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适当措施,促使其身心的健全发展,至关重要。一、生理特点与体育中学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甲状腺、脑下垂体和性腺门户开启,使中学生表现出新陈代谢快、生长发育快(出现人生的第二次发育高峰)和显现第一、第二性征的生理特点。在初中阶段,骨骼、肌肉的发育最快,但是脊柱、胸部、骨盆和四肢尚未完成骨化过程,肌肉纵向生长,横向发展不够,因而体  相似文献   

3.
弱智学生的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弱智学生不仅存在智力缺陷,而且往往还伴有生理缺陷,如有的脊柱侧曲、胸廓和四肢变形;有的呼吸系统、心律、血压有异常变化;有的还有运动障碍及其他疾病。这一系列生理特征相互作用,影响到整个身心发展。因此,给这些学生上体育课,必须从他们的身心特点出发。 北京一师特教中心和北京市培智中心学校体育教研组对此进行了研究,于1991年开始在北京市9所培智学校进行了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城区抽取137所,农村乡镇230所中小学校。其中完全中学98所,城区、农村学校分别为35和63所;初级中学92所,城区、农村学校分别为18和74所;中心小学67所,城区、农村学校分别为20和47所;普通小学110所,城区、农村学校分别为64和46所。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法。分析(1)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课正常开课率城乡均在99%以上;城区和农村学校执行体育教学大纲的情况良好;在形成地方和学校特点的校本教材建设方面,北京市城乡中小学已迈开了重要一步。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北京市已经完成了由发展数量向…  相似文献   

5.
研究对象:本课题选取了上海市杨浦区扬帆学校9年级4个班:9(1)、9(4)为实验组,共25人;9(2)、9(3)为对照组,共25人。两组学生在智力残疾程度、年龄等方面大体相同。研究方法:实验法、统计法、文献资料研究法。实验分析1.弱智学生全脑型体育教学训练对弱智学生心智的作用(1)对弱智学生反应时的统计结果与分析①通过智障学生全脑型体育教学训练可以促进智障学生的左右手反应速度,进一步地提高智障学生左手(或不利侧手)和右手(利侧手)的反应速度的协调能力;②改善智障学生的注意力和运动控制,因为不协调的皮层活动引起反应时延长的两种机制(注意…  相似文献   

6.
弱智学生全脑型体育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弱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双侧肢体的协调活动,进行全脑型体育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可以改善他们心智方面的缺陷,挖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左右侧肢体运动技能的潜能。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文化建构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剖析体育文化与体育教育。对照国外先进体育文化,认识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欠缺。拟采取中外文化整合,指导我国体育教育创新,教学模式及校园体育文化建构;以拓宽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提高弱智学生体育教学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特殊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弱智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以及弱智学校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等几个问题作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其研究目的在于能使我们的体育教学切合弱智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弱智学生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正>一、体育的功能与大学的职能重在一个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大学的职能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其中人才培养是大学最基础的功能。体育的功能包括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益智功能、德育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将"德""智""体"三育兼容并蓄。因此,体育的功能和大学的职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也就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是我  相似文献   

10.
韩灵灵 《精武》2011,(5):53-55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借助心理学、教育学和行为科学的某些知识,对学生个性特征与体育学习行为的关系问题进行分析为切入口,揭示了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内涵。指出,发展学生个性,既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概念,也是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制约学生个体体育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在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适应其能力,同社会要求和体育教育要求相一致,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发展,使学生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是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的健康,既包括身体健康,又包括心理健康,要注重体育教学中手段的娱乐性,交往的互助性,动作的规范性和活动的竞争性,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韩冬老师: 拜读了您给编辑部来信求教的问题——何为心理的全面发展,如何在课中促进学生心理全面发展,我有如下想法: 一、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指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协调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促进学生身体、智力、情感、行为等多方位的共同发展。由于受单纯生物体育观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体育教学有片面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目前大学生体育教育对能力培养、健全心理、教学内容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并加以分析探讨,旨在认识体育教育理念,为进一步认清体育教学的多向性功能作用和发展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初二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初二学生中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的得分较高;在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心理健康均有所提高,实验组学生提高较为明显,尤其是MHT总分和内容量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三个维度比其实验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抓好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应当是师生成长的乐园,大课间活动就是我们谋求健康和幸福的一种方式,我们力求师生在大课间活动中“动,并快乐着”!我们大连市第十九中学的大课间活动,与全市各中小学一样,是在市区行政部门统一号召下,为积极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纲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而开展起来的。这中间,我们经历了初识、创编、试用、改编等反复实践的过程,曾多次获得区评比一等奖、市“大课间优秀单位”等光荣称号。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程对学生发展的要求。针对我校实际情况,结合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而重新…  相似文献   

16.
实施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问题,仍是目前各实验区所困惑的一个难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究竟要评什么?怎样评才有利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从2001年9月开始,依托市属各实验校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逐步完善学习评价方案。一、实验设计1.实验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身心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 ,往往对男、女生存在着两性的差异注重的不够。文章着重对男、女两性在生理、智力、性格上存在着差异进行了探讨 ,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男、女生身心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使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课外体育作业形式 1—4年级一般身体训练小组和劳卫制锻炼小组带器械的和不带器械的一般发展练习;体操器械练习;技巧练习;助跑跳高和跳远;跳绳练习;掷球练习;跑和走;活动性游戏;韵律体操;1.5—2公里滑雪。休育小组体操。  相似文献   

19.
该文探讨了现代学校体育理论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多方面影响。研究表明,文献理论框架能有效支持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强调创建积极学习氛围、有意义的学生体验、赋予学生和教职员工权力,以及课程整合,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教学氛围与学生体育教育中感知到的生活技能发展和心理幸福感呈正相关。学校体育理论和实践已从重视体力和技能培养,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育对学生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包括提升健康指标和促进心理健康。尽管实践中面临资源配置不足、课程设计不当等挑战,但未来趋势显示,体育教育将与健康教育更紧密结合,从基于缺陷的模型转变为基于健康的模型。为应对挑战,需采取综合方法重新构想体育教育的未来,包括创新课程内容、发展教师专业、整合技术,以及将体育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更紧密结合。这些策略可以提高学校体育教育的实施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吴建伟 《体育世界》2013,(3):137-138,134
现代社会是一个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极高的社会,对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受各方面影响,我国学生的身心素质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关键,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学生身心素质要求的分析,结合现代化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素质培养的若干情况,阐述了如何实现现代化体育教学与学生身心素质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