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微博信息的传播扩散研究在网络营销、舆情控制、社会动员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往往忽视对海量非热门微博信息的关注,为解决这一问题,从非热门微博信息的生命周期、粉丝量、转发量和传播间隔等因素入手,分析非热门微博信息的传播特征,并发现微博信息传播的时间间隔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研究结论可以为微博发布者、营销者、管理者影响和控制微博信息的传播提供一定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试论信息商品的网络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洋  贾晋 《现代情报》2005,25(5):68-69,71
信息商品的网络营销,是信息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选择。本文分析了信息商品网络营销的基本概念及其实际意义.提出了信息商品进行网络营销的应用理念和操作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3.
网络营销中的客户信息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涛 《情报杂志》2003,22(4):49-50,53
网络环境下传统的营销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营销的产生促进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观念的产生和发展。针对目前在网络营销中对客户信息处理的不完善性,提出了关于网络营销客户信息管理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网络营销是适应网络技术发展与信息年代社会变革的新生事物,网络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无时间地域限制、内容详尽、形象生动、双向交流、反馈迅速、无店面租金成本等特点。企业应根据产品特性、目标市场及顾客个性需求等因素制定不同的网络营销策略,充分发挥网络营销的优势,以适应在激烈竞争的营销环境下开拓市场、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从信息产品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产品的消费特性;论述了信息产品网络营销的含义、特点和应该遵循的五项基本原则,探讨了网络营销中的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策略等有关问题;展望了信息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信息产品网络营销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平 《现代情报》2005,25(9):9-10,15
文章从信息产品网络营销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产品消费的特性,提出了在这一特性下信息产品开展网络营销应采取策略,展望了信息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网络媒介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点。鹤峰茶叶企业通过网络营销能够扩大营销渠道,节约成本。从鹤峰茶叶企业网络营销现状出发,分析了使用网络营销推广鹤峰品牌的意义,介绍了鹤峰茶叶企业网络营销的渠道,并提出发展鹤峰茶叶企业网络营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营销也迅猛的发展起来,并且呈上升趋势。伴随网络营销的发展,隐私信息的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受到越来越多大众和媒体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网络营销中隐私信息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深入探讨,希望通过本篇文章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个人隐私信息在网络营销中的重要性,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保障自身的财产不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9.
浅析企业网络营销渠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渠道,适应了现代传播手段和大众消费者的某些需求,也给企业带来了拓展市场的有利条件。企业从事网络营销,是利用网络营销特定的优势与功能开展的。随着网络营销的出现,网络营销成为企业进行市场开拓的重要渠道。目前在企业网络营销渠道建设中,面临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应采取特定的策略来完成。本文结合营销理论对企业网络营销渠道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企业建设网络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曼韵  陈田  孟祥丽 《科技风》2012,(3):256-257
周黑鸭作为武汉特色的休闲熟卤制品,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特殊的功效价值.随着目前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产品的开发,地方特产逐渐为全国不同地域消费者所熟知,地方特产网络营销模式也就变得尤为方便及有利.所谓的“网络营销”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传播手段,通过对市场的互动营销传播从而达到盈利目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商家诉求的过程,即利用电子信息手段进行的营销活动.目前,中国人口基数和网民人数保证了我国巨大的网络虚拟市场,再加上当今物流服务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为网络营销提供了专业的运输配套服务,实现绝对地保质保量.近几年地方特产网络营销模式被广泛地运用在销售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张飞相  宗利永 《现代情报》2014,34(10):45-49
兴趣图谱商业应用的优势在于拥有社会化的信息分享、互动传播机制,社会化营销借助兴趣图谱的形式可以实现丰富而高质量口碑分享,获得高质量的品牌传播效果.本文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口碑传播行动者间的联系网,对基于兴趣图谱的网络口碑传播网络中的行动者角色进行分析,分别从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3个方面对口碑传播的行动者中心性进行了探讨,对口碑传播中行动者的的权力维度进行划分,并利用归纳出的3个权力维度对样本数据分层聚类,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传播策略启示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滕奎秀  孙世勋  杨兴龙 《情报科学》2021,39(10):140-145
【目的/意义】探索微信传播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的传播途径,有利于提升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传播效 率。【方法/过程】通过阐述可视化农产品内涵及其营销信息传播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理论分析出微信传播模式 是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传播的有效模式,进一步剖析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在微信群聊、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 序等模式下的传播途径。【结果/结论】可视化农产品作为农产品的一种新型产销模式,其传统的营销信息传播模式 必须做出变革。【创新/局限】微信营销信息传播促进资源跨界整合,微信小程序将“线上系统”+“线下系统”+“可视 化监测系统”相融合,是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传播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按照著名营销学专家菲利蒲·科特勒的定义 ,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 ,以获取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营销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交易双方通过交换得到自己所需之物 ,消费者得到商品或服务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企业得到发展所需的资金。为了能实现这种交换 ,交易双方进行信息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拟对市场营销中的各种信息交流活动进行阐述和分析 ,并对各种信息交流工具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进行评述 ,从而为企业更好地利用各种信息交流工具开展营销活动提供参考。1 信息交流是开展营销活…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共享方式解决牛鞭效应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晓英  周国华 《软科学》2004,18(2):35-37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管理和营销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信息共享有效地减少牛鞭效应。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通过扩展核心企业的市场部职能,加强市场部的信息获取能力,从而可以深入到中间商的作业范围内部获得顾客的真实需求信息,以确定中间商订单的可靠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申,信息发达地区的企业可以通过构建电子商务平台扩展其市场部职能,实现与顾客双向信息交流,从而减少信息失真程度。  相似文献   

15.
传统传播环境下企业营销传播活动对用户品牌态度形成具有显著影响,但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企业营销传播的生态环境,现阶段企业的社会化媒体传播并未获得预期影响力,需要从理论上对企业社会化媒体传播的策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创新性研究。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基于企业传播信息内容主题、信息源、传播策略与用户再传播意愿和品牌态度间关系的理论假设,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社会化媒体传播对用户品牌态度有正向显著影响;信息内容主题类型、信息源、传播组合策略对用户再传播意愿有显著影响;用户再传播意愿对用户品牌态度的影响不显著等。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社会化媒体传播的理论研究,对企业社会化媒体传播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WWW作为广告新媒体的运用与传播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萍  何佳讯  张琪 《情报科学》1998,16(3):200-206
营销传播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竞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信息环境与传播渠道,改变了企业传统营销传播企划的格局。本文介绍了因特网的重要组成—万维网(WWW)作为广告新媒体的应用现状,并从传播学的角度比较分析了它和传统媒体与传播方式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政务信息生态系统具有政务信息生产、政务信息传递、政务信息利用和政务信息监管等基本功能,同时具有提供社会规范、提供生产经营性信息、提供社会服务性信息、沟通协调等多种信息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8.
《The Information Society》2013,29(5):349-364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of a mixed-methods research strategy designed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of community networking in rural Tamil Nadu, India. The data reported and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 include socioeconomic and household spending, agricultural marketing and price search, availability and use of information on agricultural problems, and communication media use. We use these data to define a framework of existing sources of information for various community agents, with a special emphasis on farmers. We analyze the methods and costs at which these agents obtain information, and identif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gaps tha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may help alleviate. This study allows us to demonstrate opportunities fo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ICT-enabled information access.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stating the importance of basic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contextually relevant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suggesting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of a mixed-methods research strategy designed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of community networking in rural Tamil Nadu, India. The data reported and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 include socioeconomic and household spending, agricultural marketing and price search, availability and use of information on agricultural problems, and communication media use. We use these data to define a framework of existing sources of information for various community agents, with a special emphasis on farmers. We analyze the methods and costs at which these agents obtain information, and identif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gaps tha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may help alleviate. This study allows us to demonstrate opportunities fo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ICT-enabled information access.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stating the importance of basic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contextually relevant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suggesting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20.
整合营销传播视角下的网络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性地提出网络化社会责任报告(E-CSR Report)的概念,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对网络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社会责任报告制定与管理的内部规律性与规范性。在此基础上,从识别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信息需求、社会责任实践管理、社会责任信息集成与信息门户的建立、E-CSR Report的制定与营销管理等四个方面构建整合营销传播视角下的E-CSR Report管理应用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