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设计思想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主。根据农村中学学生两极分化严重.部分学生厌学的实际情况,教学中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为主,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曹玲丽 《中学文科》2009,(11):107-108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课在本书、本学科乃至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1 教材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章在生物圈的高度,描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这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这节课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辨证地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为下一节课“生态系统”的学习做好铺垫。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4.
“网络探究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借助网络资源,通过小组协作,进行自主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实现了学习者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角色转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对教师的引导方式提出更高的要  相似文献   

5.
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从时代发展的要求看,其作用呈下降趋势,网络资源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时空限制,利用网络这一巨大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的重组,可以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作者结合《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探索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本节课的重点是“适应的普遍性”和“适应性的相对性。”难点是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以及三者之间相互区别比较。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手段,运用大量的实例,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探讨,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正确观点。  相似文献   

7.
8.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的例 2.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 3.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要求: 同教师用书。 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生物和非生物, ① 上课时,教师出示盆栽茉莉花(或其它活的植物、动物)和死的法国梧桐树枝(或其它死树枝),让学生比较、分析,讨论它们有什么主要区别?当学生通过比较、讨论,说出:茉莉花是活的,能生长,能开花,而法国梧桐树枝是死的,不能生长,不能开花时,教师把这些特征板书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10.
教学要求: 一、指导学生完成蚯蚓喜暗、喜湿两个实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整个动物界与环境有着不可分隔的关系。 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独立做好两个实验并认真进行观察是本课的重点,认识动物离不开环境是难点。教具准备: 蚯蚓盒[盒盖边缘留有2—3厘米的宽缝尺寸30×10×2(厘米)内壁涂黑],塑料薄膜、湿土、干土,湿砂,干砂,水,蚯蚓若干条。每个实验小组一套。  相似文献   

11.
《单细胞生物》一节主要以草履虫为例介绍单细胞生物的结构与生活。本节课的设计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并能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分析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系统。科学课程标准又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体验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课教学设计遵循这样的科学教育理念,精心谋划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学习活动,以促使他们主动地建构知识。  相似文献   

13.
立足甘南藏区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积极开发和利用当地生物资源进行教学,以身边常见的生物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善目前当地的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14.
<正>教材与学生分析:本课是江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16年审查通过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试用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高一年级第一课的内容,授课对象是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的全体学生,每班约40人。我校本届高一年级的学生人数偏少,全部为正取生,学生情况相似度极高。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在学生进校两个星期后,对部分班级进行  相似文献   

15.
1教材分析学生已学过自然选择学说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了解生物受阳光、温度、水、土壤等的影响及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斗争结果,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等知识。先列举阔叶树、仙人掌、猛兽、猛禽等如何适应生活环境,说明适应的普遍性。然后,着重从动物的体色和体形两方面来讲述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适应现象。在这个知识基础上,指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具有相对性。最后归纳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得出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的结论。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生物的保护包、警戒色、拟态的…  相似文献   

16.
1.使学生对资源环境问题有科学的了解,认识到我国所面临的严峻资源、环境形势。  相似文献   

17.
宋红兵 《科学课》2009,(6):32-33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大气污染问题。空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空气的质量状况越来越差,大气的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教材中图片显示了工业废气、废物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开始制定法律法规保护大气不受污染。第二部分: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垃圾,白色污染因其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而成为破坏环境的恶魔。人们应对白色污染的办法是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和数字化时代,也是生物和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专家及全社会早已取得共识,生物学的发展在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早已显现出来。作为生物课教师必须考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生物学教育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要积极思考自身如何适应生物多媒体教学时代的要求。一、观念的更新:做生物多媒体教学改革的倡导者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科知识的许多难点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下很难突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多媒体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主…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和数字化时代,也是生物和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专家及全社会早已取得共识,生物学的发展在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早已显现出来.作为生物课教师必须考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生物学教育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要积极思考自身如何适应生物多媒体教学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一、教材分析遗传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一个物体的个体产生同一物种的后代,每一个物种的个体都继承上代的各种基本特征。概括地说,就是父母(亲代)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子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比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等。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生物繁殖的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什么是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