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的知识转移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知识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将知识供应链与高校知识转移价值增值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知识供应链的高校知识转移价值增值过程模型,进而对高校知识转移价值增值进行机理分析,最后运用实例说明高校知识转移价值增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员工隐性知识的流动即是知识创造的起点,又是知识存量增长和知识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笔者指出员工隐性知识流具有路径依赖性和进化性特征,以知识流在员工与各层次主体的流动过程为视角,研究员工隐性知识流增值的作用机理,进而探索价值增值路径与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员工隐性知识价值增值阶梯模型,为有效决策和成功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和创业活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通过理论分析,揭示了技术知识的流动和创业活动如何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并且以中国各区域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知识流动和创业活动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存在.研究表明,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增强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知识的流动机制,活跃地区的创业活动,能够达到促进 经济增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评述:区域经济发展与知识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都市圈是区域经济在合作与竞争过程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不客忽视的推动作用,因而成为经济实践与研究的焦点.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区域成为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地域单元背景下,选择从区域经济发展和知识流动的角度,对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并做出相应的评价,旨在对社会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创业资本代表一个区域培育新创企业的能力,是法律、机构、政策、经济等多种因素对创业活动支持程度的体现。通过权威年鉴采集了中国31个省市的最新经济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知识、创业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和区域创业资本均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并且创业资本在知识扩散对地区经济的增长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选用中国内地30个省市(西藏数据不全)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与研发知识的门槛值后,进一步构建空间门槛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研发知识溢出调节下OFDI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研发知识在OFDI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研发知识水平处于第一门槛值以下时,OFDI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在研发知识水平跨过第一门槛值后,OFDI显著的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当研发知识水平跨过第二个门槛值时,OFDI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陈浩义  葛宝山 《情报科学》2007,25(8):1150-1154
本文认为信息服务机构发展用户关系的方式是使用户的价值增值,价值增值依靠对用户的知识转移.知识转移对用户的价值增值通过三方面的作用表现出来:对用户的信息增值、对用户决策增值、对用户能力增值,并提出了发展用户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借助引入区域研发联盟变量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探讨了区域研发联盟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的联系。理论分析发现,在知识存量水平较低的条件下,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转变,可以通过构建区域研发联盟的方式提前达成。尽管在知识存量水平较低时,自主创新得不偿失,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的,只有知识存量积累到一定水平,自主创新才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但区域研发联盟作为自主创新的载体,在知识存量水平尚不足以支撑创新驱动的区域经济增长时,可以通过创新主体在区域层面上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提升创新能力,改善创新绩效,促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一命题也得到了长三角地区纺织行业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9.
徐盈之  朱依曦  孙剑 《科研管理》2010,31(6):105-112
摘要:本文在运用指标评价法测度知识存量的基础上,将知识存量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引入经济增长模型,综合考虑空间地理距离、接收地区的知识吸收能力和地方环境等因素构建空间扩展模型,利用中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考察了中国省域间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省域间存在知识溢出,且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人力资本门槛假说成立,知识溢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受到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和吸收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1990-2008年的省域空间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制造业集聚、R&D投入与知识溢出效应分析模型.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与R&D投入存在显著的知识空间溢出效应,不同的产业集聚方式的知识溢出效应不同,专业化集聚比较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但是不利于区域创新,而多样化的产业集聚不利于区域经济增长,但更有利于区域创新.R&D资本投入和区域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创新的影响较大,而R&D人员投入-产出绩效低下.社会距离与技术距离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开放的社会更有利于知识溢出与消化、吸收及创新,而技术差距阻碍了区域创新.最后,本文给出相应的区域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知识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但知识屏障的客观存在导致新知识无法完全实现商业化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对中国31个省(区、市)2005至2007年三年科技统计资料的实证分析发现,突破知识屏障的重要路径是创业和产学联合,这两个要素水平在提升知识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促进创业与产学联合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扬 《情报杂志》2012,31(4):148-15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管理成为人类各项活动中的重要问题,而对于知识价值的研究一直是知识管理领域最活跃而又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分析了知识的增值过程,对知识效用和知识价值进行了科学定义,并且引入了对于知识价值进行定量度量的方法,最后归纳了知识增值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知识管理过程中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校R&D知识溢出的实证研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创新体系中地理媒介知识溢出,已经成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等学科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依据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运用知识生产函数模型框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对我国高等院校R&D知识溢出的空间范围和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高等院校对于高技术产业的知识溢出是正向的、显著的,但溢出程度较低;相邻区域之间的高技术创新具有空间依存性,一个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知识生产不仅增加自身区域的知识存量,而且会溢出到邻近区域,引起邻近区域知识存量的增加.依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强化知识生产与溢出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3至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相关的经济计量方法,从与知识资本相关的四个维度,对知识资本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比较分析东西部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原因,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流程资本和市场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均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更新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并不显著,但整体而言,我国的经济增长依然以物质资本的投入为主要推动力量,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知识已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如何实现知识创新增值就成为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根据知识价值增值在于实现知识创造与转移的基本规律,分析了基于知识创造与知识转移的三种典型研发模式的作用机制,据此提出了确保研发模式良性运行需要把握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认为,知识溢出和经济增长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在国内外关于影响知识溢出效应的因素研究基础上,将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知识溢出效应主体及客体本身的影响因素,外部因素是指知识溢出效应主体与客体之外的因素,外部因素的作用构成了知识溢出效应的外部环境。并且利用相关经济函数对产业知识溢出效应影响因素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协同创新背景下,基于跨组织知识转化SECI拓展模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计算获得相关指标对跨组织知识转化知识价值增值的重要性程度,并对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为促进"互联网+"协同创新背景下跨组织知识转化,以及提高知识增值提出相关管理建议。研究表明:(1)在跨组织知识转化各过程中,外部知识内部化对知识增值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内部知识外部化过程,外部环境相对最小;(2)组织结构和知识吸收能力、组织开放性和知识传递能力、组织网络嵌入性为各跨组织知识转化过程中影响知识增值的关键因素;(3)跨组织知识转化中的知识增值主要受到组织自身属性及其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基凯  吴群  黄秀欣 《资源科学》2010,32(5):959-969
耕地非农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耕地非农化的关系是直接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山东省17个地级市1995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山东省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并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提出了各地级市耕地非农化的最优配置数量。研究结果表明:①17个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都在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3%,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土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无法低估的;②耕地非农化贡献率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从总体分布趋势上看,贡献率由鲁东地区向鲁西逐渐递减;③各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不仅仅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城市化、二三产业结构、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⑤根据各地耕地非农化的最佳配置值与现实配置量之间的差异进行耕地非农化适度性分析,发现鲁中地区的适度性最高,而鲁东地区和鲁西地区则分别出现了耕地非农化严重过度和严重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9.
耕地非农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耕地非农化的关系是直接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山东省17个地级市1995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山东省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并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提出了各地级市耕地非农化的最优配置数量。研究结果表明:①17个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都在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3%,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土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无法低估的;②耕地非农化贡献率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从总体分布趋势上看,贡献率由鲁东地区向鲁西逐渐递减;③各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不仅仅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城市化、二三产业结构、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⑤根据各地耕地非农化的最佳配置值与现实配置量之间的差异进行耕地非农化适度性分析,发现鲁中地区的适度性最高,而鲁东地区和鲁西地区则分别出现了耕地非农化严重过度和严重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区域创新网络内部的知识溢出效应,提出了知识溢出的市场调节机制,认为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市场将会对知识溢出进行调节,并达到一定的均衡状态,并且这种调节将促进区域创新网络的螺旋式发展,在此基础之上又对知识溢出、知识吸收这一循环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