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嵘<诗品>序文集中表述其诗歌理论,是钟嵘诗论精华之所在,历来存在的疑难问题不少.本文就<诗品中·序>的疑难问题试加辨说,当有助于<诗品>研究与钟嵘诗论的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序文形式与内容两方面,辨说《诗品下·序》疑难问题。其中,专节辨明有关诗歌创作的自然声律理论,贯通古今作出综合考察与探索,有助于古文论的现代“转化”与钟嵘诗论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序文形式与内容两方面 ,辨说《诗品下·序》疑难问题。其中 ,专节辨明有关诗歌创作的自然声律理论 ,贯通古今作出综合考察与探索 ,有助于古文论的现代“转化”与钟嵘诗论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论,钟嵘《诗品》历来存在的疑难问题不少。《诗品》豫籍诗人诗评系列辨释,辨说《诗品》疑难问题,有助于钟嵘诗论的考察探索与《诗品》研究的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论,钟嵘<诗品>诗评历来存在的疑难问题不少.<诗品>豫籍诗人诗评系列辨释,辨说<诗品>疑难问题,有助于钟嵘诗论的考察探索与<诗品>研究的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论,钟嵘<诗品>诗评历来存在的疑难问题不少.<诗品>豫籍诗人诗评系列辨释,辨说<诗品>疑难问题,有助于钟嵘诗论的考察探索与<诗品>研究的.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7.
南朝梁钟嵘的《诗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专就五言诗立论。《诗品序》是一篇重要的诗论,包含“吟咏性情”说、物感说、“即目直寻”与“自然英旨”说、“诗有三义”说、“滋味”说等诗学观点。  相似文献   

8.
钟嵘《诗品》四误是历史的必然,坚持唯物辩证法,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诗品》评李陵为汉初五言之始,而排斥苏武。枚乘《杂诗》为汉初五言的真正起点,而非苏、李之制。枚乘、蔡邕五言八首俱在《文选.古诗十九首》中,没枚乘、蔡邕名氏。“疑古”和“拟古”是六朝共生的文化形态。陆机“拟古”十二首,有八首为枚乘、蔡邕五言,统称为“古”,为《文选.古诗十九首》没作者名氏开创了不良先例。蔡邕、文姬父女在史咏领域为构建长城文化之始。中国的现代派妄批长城,是一大社会公害。谢灵运生旬日而“谢玄亡”,应是“谢玄稚子亡”。释宝月窃柴廓《行路难》诗,柴廓子欲讼此事,释宝月厚赂止之。《诗品》题柴廓诗为释宝月作,是历史的错位。  相似文献   

9.
刘善经<四声指归>、<梁书·钟嵘传>、<南史>、<钟嵘传>和<丘迟传>所录钟嵘<诗品>资料与宋元以后刊行的<诗品>相比,有其无可比拟的文献价值,尤其是<梁书·钟嵘传>所录为完整的一篇<诗品序>,研究价值尤高.然而在实际的<诗品>研究中,往往存在用后来版本的文字判定隋、唐初人所录为讹误的颠倒是非的情况.这应引起人们对隋、唐初人所录<诗品>资料的足够重视,希望能够在更加接近<诗品>原来文献面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这一中国古代诗歌批评名著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钟嵘在《诗品序》中对西汉诗歌的描述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现象的产生,一是钟嵘理论观点的游移,二是因为个别文字有错。作者对此进行了扼要剖析。  相似文献   

11.
"兴"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在钟嵘《诗品序》中的意义内涵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建立在物感说上的"兴"范畴在吟咏题材方面由自然扩大到社会人事;主客体之间的距离被进一步拉近,强调不能因为用事或声律而伤诗之真美;同时,玄学领域中的"言意之辨"对钟嵘启发很大,他明确提出"言有尽而意无穷,兴也",并提出"滋味"概念,对中国后世文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钟嵘《诗品》中的"滋味"说体现了其诗歌审美理论,在古代诗论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滋味"说吸收了前人"味"论的文艺思想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五言为体、抒情写景的详切充分、追求"自然英旨"、"风力"与"丹采"的具备等方面,它对后世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古代的诗歌创作和批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比较《毛诗序》与钟嵘《诗品序》在诗歌感物论、六义论、诗体论、诗教论等方面的相关论述,探讨了《诗品序》之于《毛诗序》论断的借用与回避、发挥与偏离,从中发现两者在基本诗学观念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而阐发诗学观念"自觉"的基本内涵,进而分析从先秦两汉到魏晋南北朝诗学"自觉"的多重历史动因,以期可以管窥魏晋南北朝诗学之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由钟嵘《诗品》诗人籍贯正误之辨 ,寻找出辨明中国文学史上众多诗人、作家籍贯古今地名的规律 ,有助于古典文学研究中的“贵在知人论世”。  相似文献   

15.
流别 ,史论的结合《诗品》论诗、品第诗家及其诗作 ,“三品升降”。《诗品序》云 :“一品之中 ,略以世代为先后 ,不以优劣为诠次。”将史的意识引人诗评 ,有效地拓展了诗评的思维空间 ,为构建《诗品》全书的理论体系找到了合理的布局 ,具有不容辩驳的断代史的性质。我们的民族具有悠久文化艺术传统 ,史传论著 ,灿若繁星 ,历史文化艺术传统的长期积淀 ,为后来各类专史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作为诗体专论 ,同时又具有史的雏型 ,与钟嵘同时 ,南梁初叶 ,始见端倪。例如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是这一类著作较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钟嵘《诗品》注释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诗品》某些语源出处等比诸家注本提供了更早的资料,并对一些词语和批评概念的内涵作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钟嵘诗歌理论在中国古代诗论的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诗品序》是钟嵘《诗品》中的一篇重要诗论。以《诗品序》为中心剖析钟嵘的诗学观,即:追求自然美的"自然英旨说";情与物之"滋味说";定品第显优劣及诗者发泄哀怨凄苍的"风力说"。  相似文献   

18.
钟嵘《诗品》对谢惠连作了比较详细的评论,笔者从四个方面对其评语进行疏证与述评:一是关于谢惠连"才思富捷"的具体表现;二是对《秋怀诗》《捣衣诗》的艺术把握;三是"风人第一"评价的合理性;四是谢惠连评语与钟嵘审美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诗品》中的“雅”有“高雅”、“雅正”、“雅”三种含义,钟嵘论诗时“雅”的标准亦可分为正标准、高雅标准、雅标准三种,且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现实针对性,在《诗品》一书中的地位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钟嵘在建立中国诗美学进而建立中国纯美学方面有开拓之功。他建构了以“味”的审美感觉为中心的审美创作和鉴赏论。他所说的五言之有“滋味”、所描述的“诗之至”境是“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所贬斥的玄言诗是“淡乎寡味”。他的“味”论与诗体进化形式相关,与诗的形象感相关,更与诗的深层涵蕴相关。他对实现“滋味”至境的途径和手段有完整的描述,对兴、比、赋作出了具有美学色彩的阐释。他对“风力”与“丹彩”并重的诗美型态的重视,对“词采华茂”的欣赏,对“质木无文”的不满,对诗美与对象世界“直寻”关系的确定及其自然性美学观,都带有所处时代的审美理想的特征,代表了那个时代美学上的最高水平,并在总体美学思想和精神方面沾溉后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