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近几年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导致对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计算机能力就是一个突出体现。文章结合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针对机械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面向新工科教育的机械工程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和计算机相关课程设置方法,最后介绍了面向新工科教育的机械工程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2.
一、继续工程教育产生的原因与现状继续工程教育是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对象是在职工程技术人员。现代社会对工程技术项目的要求是:技术先进,讲究经济效益,增进社会效益。因此,继续工程教育的发生发展,最深刻、最本质的根源和原动力在于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原机械工业部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1984年创办了机械工程师进修大学,这是中国第一所机械工程继续教育的开放性大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的中国处于一个大变革时代,教育作为"开启民智"和"救国新民"号召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重视。在民国诞生的新传播媒介——报刊上所刊登的"教育小说"这一颇为新颖的小说形式恰恰反映出近代教育思想的变迁与发展。报刊业的兴盛繁荣和小说这一文体独特的通俗性与叙事性的双重特征都是近代教育小说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我...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刊本期专辟“创新教育笔谈”栏目 ,作为专家、学者深入讨论创新教育的园地 ,以配合当前广泛开展的创新教育理论研讨和创新实践。本期专门邀请了一批博士生导师及他们的学生 ,围绕创新教育的本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双语教育在我国主要是主要是以提高外语水平和少数民族推广汉语为目的一种教育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双语教育在我国蓬勃兴起。但是,国内众多学者认为对双语教育在本质和内涵缺乏较为深刻的认识,因此,导致双语教育的教育手段也存在着诸多不合格的地方。我认为应该使用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来推进双语教育。  相似文献   

6.
机械工程师进修学院(原名机械工程师进修大学)成立于1983年,是我国第一所机械工程继续教育性质的全国性开放大学。作为我国机械行业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合作”;最大的特色是“网络”。 第一时期(1983~1989年)──基于系统内部的合作教育 原机械工业部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创办机械工程师进修大学,本身就体现了国家产业部门与学术团体两种优势的结合,是一种基于系统内部的合作教育。实质上是合作双方的优势互补、优势集成,从而达到充分、有效利用各自教育资源,实施和完成任何一方单独均难以…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学前沿》于2006年创办,全英文季刊,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与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共同出版,主编是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副主编是华东师范大学丁钢教授,顾问编辑是加拿大学者许美德(Ruth Hayhoe)教授,编辑是香港大学杨锐教授和英国约克大学查强教授。在对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的专访中,顾先生认为,中国创办外文期刊介绍中国教育,是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同时,他还指出,中国外文期刊必须走国际化道路,《中国教育学前沿》虽然以介绍中国教育为主,但也不排除介绍一些外国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在对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学院教授、香港教育学院名誉校长许美德的专访中,许教授认为,书评可以极大地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对研究中国教育的国外学者具有重要意义,并认为《中国教育学前沿》具有较高的学术标准。  相似文献   

8.
2010年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提出将高等工程教育推到了改革的大潮中,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文中选取工科中的传统科目-机械工程作为观察点,通过对浙江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找出差异,旨在对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作为著名学者和教育家,李大钊对中国教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对中国教育现代化新的方向的确立以及对实现教育现代化途径的可贵探索,大大促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研究李大钊的教育现代化思想,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早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我国大陆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从无到有,方兴未艾,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我国学校一种新兴的教育活动,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需要研究与探索。因此,作为一个关注并直接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者,我很希望在这一领域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最近,由福建师范大学叶一舵教授独立撰著、开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