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人类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必然选择,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在土地资源学科上的运用。人类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时必须要树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实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土地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开展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化进程中和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土地权力主体的不明晰,导致农地市区化过程中的权利非对等性转移和征地价格差,这既使农民不能够长期享受到土地增值带来的效益而失去生存的基础,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建立健全土地登记制度,完善征地制度,建立对失地失业农民的就业、生活保障长效机制,细化土地使用权到期的立法和政策规范,乃是我国今后土地政策调整和改革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局部过热,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过热与土地资源乱占滥用二者相互刺激,使经济运行出现不健康、不稳定局面,因此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势在必行.由于土地资源特有的性质和功能,使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具有调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优化产业结构等多项作用.而土地参与调控的主要手段在于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规划,在地租和税收理论指导下通过市场配置土地资源,以及深化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土地供应政策在各级政府真正落实,等等.  相似文献   

4.
土地开发的收益是通过土地所承载的产业来实现的。深圳土地产出率与国际上先进城市和地区比存在很大差距,原因是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传统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比重过大,高端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地比重太小,很大部分处于产业链条中低端的加工业部分,增加值率很低,这与深圳产业发展的历史有关。解决的途径是加大力度推行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转移,调整土地利用布局,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投资项目“耒批先建”现象比比皆是.本文试图从现有投资体制、机制和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度剖析,并从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健全投资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若干对策,为有效解决“未批先建”提供一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6.
经济的发展影响和促进了城市空间的扩展,使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形态发生新的变化并带来新的问题。要保证城乡结合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满足未来城市和城郊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建立起同土地可持续利用相适应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制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制图是受灾地区进行灾后恢复重建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北川县为例,介绍了MAPGIs6.7软件在进行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图件的编制中的方法及技巧.结果表明应用MAPGIS软件进行灾后重建土地规划图件编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成图周期,提高规划图件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重要的资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土地的商品属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油田作为国家的重要能源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土地的管理和利用,采取有效措施,盘活存量,严控增量土地,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形成“以证管地”的土地权属管理体系。通过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地籍资料的基础管理。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有效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土地复垦整理项目是土地复垦整理工作的载体,做好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保证项目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因此,明确项目承担单位的质量控制责任和义务,遵循质量控制的原则,做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各项工作,对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实现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重要的资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土地的商品属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油田作为国家的重要能源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土地的管理和利用,采取有效措施,盘活存量,严控增量土地,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形成“以证管地”的土地权属管理体系。通过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地籍资料的基础管理。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有效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分析是土地整治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方案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土地整治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起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研究项目区的基本情况和社会条件以及土地利用状况,对土地整治项目进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从土地改革到农业集体化.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土地观的演变轨迹颇为明显。如何看待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以及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对于完善我国当前的土地制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后节约集约用地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仪陇县一个灾后重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比较了项目区在挂钩项目实施前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项目区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后,节约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优化了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与配置,增加了土地利用强度及土地产出效益.同时,保障了建设用地的需求,保证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在后税费时代国家赋权、地方政府和村社组织让利、农民增权的农村土地利益分配的理想格局中,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是其应有之意,但农村土地利益的不断增长,刺激了国家、地方政府、村社组织、农民对土地利益的激烈博弈。由于国家多重土地目标的矛盾和地方政府、村社组织的土地权力受到制约的有限性,使得土地权力(权利)配置与土地利益分配之间并不相称,从而对农民的土地利益进行了挤占,产生了农村土地利益分配失衡的状况。后税费时代应在社会本位价值观的引领下,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公私合体属性,理顺国家的土地权力,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土地权力,廓清村社组织的土地权利,赋予、归还和维护农民的土地权利。  相似文献   

15.
环境标志的实施有利于环境友好产品的销售,也有成为发达国家新的贸易壁垒的趋势.入世后,我国环境标志制度的不足已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应对WTO中关于环境标志议题的挑战,应根据环境标志的特点和我国环境标志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环境标志制度应充分利用WTO现行规则,在WTO法律框架内寻求对策,同时完善中国环境标志制度,以促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