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为全民接受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中国非正规教育和成人教育近年来的改革与发展一九九五年八月1、前言1994年11月1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签署了1993年12月九国全民教育首脑会议通过的(里宣言》,代表中国政府对通过普及初等教育.扩大儿童、青年及...  相似文献   

2.
从一定意义上说,普及学前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1990年联合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强调为所有儿童,无论其背景和性别,提供教育机会,让儿童在一个支持性的、培养性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长大成人。这个《宣言》,无疑为学前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理论性和政策性的根据。  相似文献   

3.
《儿童权利公约》对我国幼教工作者来说也许不够熟悉。这是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的一个保护儿童权利的国际法律文书。《公约》要求所有缔约国保障未满18岁儿童的合法权利,我国作为缔约国之一,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庄严的承诺。1991年3月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  相似文献   

4.
教育权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研究背景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中确立了教育权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1990年3月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又称“宗迪恩大会”)前后,联合国先后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反复强调让人人都享有教育机会①。199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又一次共同发起,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了九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首脑会议,再一次呼吁世界…  相似文献   

5.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我国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儿童人数居世界之首,做好我国的儿童工作对促进人类进步,维护世界和平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990年召开的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宣言》庄严承诺“儿童幸福需要最高一级的政治行动。我们决心采取这样的行动。……对儿童的权利,对他们的  相似文献   

6.
一、调查背景九十年代初 ,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 ,我国政府签署了这两个文件 ,作出了承诺 ,国务院颁布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它明确提出了九十年代我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以及应对的策略与措施 ,这就是 :坚持动员社会力量 ,多渠道、多形式地积极发展幼儿教育 ,使 3———6岁幼儿入园 (班 )率达 3 5 % :城区入园 (班 )率达 70 % ;农村学前一年入园 (班 )率达 60 %。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和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  相似文献   

7.
国家振兴,教育为本。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而女童教育是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1985年《内罗毕战略》提出“要消灭女童旷课和辍学的原因”;1990年《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进一步指出要“普及基础教育,重视目前男孩女孩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国家振兴,教育为本。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而女童教育是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1985年《内罗毕战略》提出“要消灭女童旷课和辍学的原因”;1990年《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进一步指出要“普及基础教育,重视目前男孩女孩的差距”;1992年我国制定  相似文献   

9.
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儿童权利保护──中国家庭中的儿童权利保护问题冯晓霞1990年8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政府正式签署《儿童权利公约》。之后不久,李鹏总理又在《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等国际文件上庄严签字,向全世界表明了我国保护儿童生存、健康...  相似文献   

10.
儿童的权利     
1990年9月,联合国在纽约召开了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宣言》指出:“儿童时代应该是欢乐、和平、游戏,学习和生活的时代,他们的未来应该  相似文献   

11.
一游戏是儿童的权利。儿童由于自身的弱小和不成熟,为了防止和排除来自自然界和他人的侵害,在行使游戏权利时,必须得到成人的保护。在1989年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1990年联合国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以及我国政府先后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等一系列文件和法规中,就儿童游戏权利的保护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全纳”(inclusion)是1994年西班牙世界教育大会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中提出的关于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安置的“新”策略。“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指将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安置在普通班级之中,让他们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目前在国际上正在普及有关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教育,同时也加强了特殊婴幼儿早期教育和早期干预(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的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也意味着实施全纳教育正成为各国教育工作的关注点。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颁布了《残疾儿童早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贫困县普及初等教育效率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政府已确定至本世纪末在我国95%人口覆盖地区普及初等教育和在其余5%人口覆盖地区普及3~4年初等教育的目标。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包括贫困地区)在初等教育普及方面业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在中西部的贫困地区,初等教育的普及受到落后的经济、恶劣的自然条件、闭塞的传统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教育投入不足,与发达地区有明显的差距。这些贫困地区初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有很多,教育投入不足是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教育资源的投入效率在很大程度也影响到普及水平。贫困县的初等教育普及水平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育投入不足所造成的,但在贫困县内部,有可能是虽然教育投入相对较好,但由于教育效率过低所造成;也可能是由于贫困县教育投入不足与低效率并存作用所造成的。因此,教育效率的高低也是影响到贫困县初等教育普及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中国——联合国儿基会合作1996~2000年促进贫困地区初等教育”项目1996年度102个贫困项目县有关反映初等教育普及水平的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建立了贫困县初等教育资源投入——产出的效率模型,对贫困县初等教育的效率作出了定量的估计和横向的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贫困县初等教育的发展格局作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4.
创造平等──中国西部女童教育的努力余光慧"平等、发展与和平"──一个当代世界的主题。为了这主题的实现,20世纪90年代第一春,一个标示着民主,追求个等教育的伟大宣言──《世界全民教育宣言》诞生了!它宣布:到2000年,在全球范围普及初等教育,基本扫除...  相似文献   

15.
借鉴国外幼儿教育的先进经验 ,立足我国具体国情 ,着眼于21世纪的90年代中国幼儿教育加快了改革步伐 ,加大了改革力度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总结起来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幼教立法1990年7月 ,159个国家政府代表团参加了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 ,发表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当时任总理的李鹏代表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这两个文件 ,向我国儿童以及国际社会做出了庄严的承诺 ,保证我国政府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维护儿童应有的权利 ,促进全社…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具体规定了要"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对特殊儿童实施一体化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  相似文献   

17.
《湖北教育》2003,(6):20-20
2003年,天门市以加快教育发展为中心,深化教育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开创教育新局面。 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确保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5%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0%以上,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达到98%左右,城镇3—6岁儿童都能接受学前教育,农村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按照“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天门市以加快教育发展为中心,深化教育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开创教育新局面。 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确保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5%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0%以上,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达到98%左右,城镇3—6岁儿童都能接受学前教育,农村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按照“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1994年的《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提出“全纳教育”理念,即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学校要接纳全体儿童,并满足他们的特殊教育需要。在“全纳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儿童权利委员会于2006年提出,“融合教育”是残疾儿童教育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实行包容性教育制度和终身学习,充分发展残疾人的个性、才华和创造力以及智能和体能,使残疾人切实参与一个自由的社会。为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开辟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融合之路,“随班就读”成为全纳教育在中国的原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纳教育”。而学前阶段也是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好学前期的融合教育,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体化",就是把残疾儿童放到正常儿童的教育环境中去,让他们能和正常儿童一样接受教育.现在这种做法已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1994年,世界特殊教育大会发表的《特殊教育纲领》中明确指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少年的教育,能够在面向社会全体儿童的全纳学校里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