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十七大报告在提出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三农"这一难题,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解决之策.我们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努力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
建立中国近代工业社会必须首先解放农民;解放农民必须建立近代工业社会。提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解放农民和建立近代工业社会是毛泽东思想的突出贡献;工业化方向是毛泽东提出解决农民问题的突出特点。反思毛泽东的农民观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即:农民问题依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工业化方向依然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用新型工业化的思路来完善农村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3.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毛泽东始终关注、系统调查、长期研究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使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问题。邓小平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有着十分深刻地认识,并提出了具体地解决农民问题的方法,切实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的农民利益思想,使这一思想得到了跨世纪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1980年,在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在中国农村全面推开时,有学者已开始考虑。包产到户之后中国的农业、农民向何处去的问题,并提出,第一阶段是土地按户承包,第二阶段是兼业农户大量涌现,第三阶段是出现专业农户和其他行业的专业户。而当专业农户和专业户大量出现时,农村的经济联合、协作组织就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此后,中央文件和学术研究对这方面的问题多有论述。但20多年来,在实践中,这一走向的脉络并不清晰,农民专业性的联合只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买方市场初步形成,中国农业的市场化、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提高,相应的市场制度环境得到改进与完善后,这一规律才逐渐显现,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发展走向的脉络才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6.
刘桂荣 《闽江学院学报》2004,25(3):84-86,124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高校尤其是重组高校出现了新的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分析了重组高校基层组织的建设目前存在着三大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五点思路。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中心是土地问题等一套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理论。这些思想,为大革命失败后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奠定了实践和理论基础;对当前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显著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农民教育关系到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民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在教育日趋终身化的今天需要对我国农民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并构建新的农民教育方案。从而从总体上提高中国农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田中木的小说创作,真实而全面地表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新的观念、新的思想对古老封闭的中国农村产生的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在具体的表现方式中,田中禾紧紧抓住了家庭这个农村的基本细胞和变革到来后农民的复杂心理,来深刻地剖析变革时代的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10.
章通过对“耕有其田”从提出到推行进行纵论,通过对国共两党推行“耕有其田”的情况进行横向比较,一方面,从现实的角度看,能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农民问题,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农民问题,土地问题解决的好坏,是中国革命乃至中国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从历史教学的角度看,能对教材中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时期党的土地政策有一个更全面,更完整的认识,对教材也是一个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化很大程度上是农民现代化的过程。在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制度问题。农民现代化是消解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必要途径。农民现代化的最高目标是使农民向本质回归,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中国近代工业社会必须首先解放农民;解放农民必须建立近代工业社会。提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解放农民和建立近代工业社会是毛泽东思想的突出贡献;工业化方向是毛泽东提出解决农民问题的突出特点。反思毛泽东的农民观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即:农民问题依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工业化方向依然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用新型工业化的思路来完善农村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研究》一书,系郭德宏著,青岛出版社出版,约50万字,对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作了比较全面、深入、创新的研究与探索,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学术力著。 一、全面的论述 以往史学界对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的论迷与研究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史,而其它方面比较薄弱,该书则第一次对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做了全面的、多方位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挂心,面对新的彤势和任务,深刻认识到农民问题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败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对解决农民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符合时代要求和中因国情的战略构想。为解决农民问题指明了方向。这些构想,对今天解决农民问题有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民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认识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仅对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作出了最为全面、最为深刻的说明。而且对于农民问题的核心——土地革命的重要性及其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和说明。但是客观地讲。毛泽东的认识也有一些历史的局限性:其认识基本上还处在认识发展的第一阶段;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本身还略有偏差。从认识论角度讲,农民运动的实践状况、党内外对农民问题的认识程度、毛泽东个人的主观条件的优缺点等是影响和制约毛泽东对农民问题认识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与时俱进,全面推动科教兴农工作的开展,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科技文化需要,这给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大地上变化最大的是农民,中国农民又一次获得了新的解放。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依靠教育带来了科学普及的力量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农科教的统筹结合,促进了农村的蓬勃发展,教育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农民求知、求技、求富的强烈愿望,给农村教育提出了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为解决这一根本问题,中共三代领导人始终既继承前人,联系实际,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破解中国“三农”问题的思路,这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深“三农”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介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温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认真分析中国“三农”的问题形成的原因,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实现中华民旅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深化对农民及其生产资料等相关问题的认识,依靠农民、带领农民开展解决农民问题的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富有时代特征的发展之路。在全党全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农民三位一体深化改革、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深入解决好农民问题,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