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学生诚信道德危机的主要表现1.考试作弊屡禁不止近一时期,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作弊形式也由过去的夹带、抄袭发展到“枪手”替考,甚至利用手机作弊等。2006年初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湖南大学的9名学生请“枪手”代考,中国农业大学11名学生请“枪手”代考,湖北省的几个考点由于严格把关,一下子就查出几十名“枪手”……各大高校都多少存在伪造证件请“枪手”替考等严重的舞弊现象,行为恶劣,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据统计,截至2003年11月,全国各类学校公开查处大小各种考试舞弊事件共2513起,不少高校都有学生因考试作弊而勒令退学…  相似文献   

2.
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自实行统一招生考试以来,从整体上看考风考纪是比较好的,但是每年舞弊行为时有发生。如A市1995年成人大、中专招生考试中出现1076人违纪舞弊,1996年出现489人违纪舞弊,1997年出现604人违纪舞弊。他们的作弊手段主要有: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对考生遵守考试纪律的教育,减少违纪舞弊现象的发生,教育部要求考生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前阅读“诚信考试承诺书”并签字认可。2004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其中第三十条规定“教育考试机构应当建立考生诚信档案,记录、保留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考生的相关信息”。教育考试机构应当接受社会有关方面对考生诚信档案的查询,并及时向招生机构提供相关信息。“承诺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须知晓和遵守的有关考试规定、纪律要求,考生愿意在考试中自觉遵守,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  相似文献   

4.
考试作弊及其防治的简单博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潘忻 《教育探索》2003,(1):52-54
学生考试作弊是严重违纪的行为,虽“屡禁”而“不止”。从博弈论经典模型“囚徒困境”的特点和条件入手,讨论学生考试作弊的收益。成本,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考试作弊的博弈心态;从完全信息纯策略静态博弈的视角分析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和条件,有助于我们制定鼓励学生诚实应考的政策。教师监考是否得力对学生考试作弊有重要的影响,分析运用教师监考手段防治考试作弊的作用和条件,讨论师生博弈完全信息混合策略静态均衡的概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从博弈视角提出防治学生考试作弊的条件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教委的文件以及我院的《管理制度汇编》和《学员手册》中都有关于严格考试,严肃考风考纪的规定。但是,每次考试总会有一些学员在考试过程中违纪或作弊。 作弊现象是古今中外各种各样考试之大忌。它不但影响考试结果的真实性,也严重地败坏考试的声誉。同其它任何事物中的矛盾一样,考试中的作弊与反作弊这对矛盾也是始终存在的。当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作弊形式越来越隐蔽,手段越来越“高明”,处理也就越困难。为了维护考试的严肃性,保证考试结果的准确和公平,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考试作弊现象的形式、本质和根源,积极探讨防止舞弊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加强考试管理 严惩考试作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考试管理严惩考试作弊刘敬俭近年来,各级各类考试中违纪、舞弊现象逐年增多,形式和手段呈多样化、隐蔽化趋势,考风考纪形势十分严峻,重大违纪案件时有发生,且数量与规模呈上升趋势。人们在震惊之余,开始思索考虑作弊的缘由和防范措施。什么叫作弊?《现代汉语词...  相似文献   

7.
5月19日,教育部周济部长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18号令,宣布《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正式实施。《处理办法》提高了可操作性,加大了处理力度,将考生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具体分成“违纪”9种和“作弊”14种,将监考等考试工作人员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具体分成“违纪”9种和“作弊”10种。《处理办法》规定,考生违纪取消其该科成绩;考生作弊其当次报名参加的各科成绩无效,自考考生作弊视情节轻重可同时停考或延迟毕业1-3年。《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统一了各项国家教育考试的违规处理办法,成为新形势下从严治考、依法治考的有效依据。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理中存在的程序缺陷问题以及正当程序的内涵和作用,论述了在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理过程中实施正当程序原则的基本要求及其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9.
朋友,当你拨打电话010-62514429时,一声“嘟”后,你会听到:“你好!这里是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全国教育统一考试监督举报电话,请您将在全国教育统一考试中违纪舞弊的人在何考试种类、何考试科目,及其所在省、市或县的违纪舞弊行为予以说明。请您留下您的姓名、单位、地址和联系电话。我们将为您保守秘密。”由国家教委考试中心(自考办)承办的高考、成人高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等教育考试均在监督、举报之列。它不包括校内考试和其它部门举办的会计师考试、职称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等。主要举报除报名、录取之外的考试与评卷中各环节的违纪舞弊行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舞弊的丑闻频频见诸各种媒体,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不但引起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也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话题。据了解,2003年底,教育部就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专门发文,要求各高校加强考试管理,严惩考试作弊者。2005年9月1日,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开始实施,其中对于学生作弊处理提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1.
不断发生的大学生因考试舞弊而受到严厉处罚,继而把学校告上法庭,高校在处罚作弊学生时由于程序瑕疵而败诉,昭示了校园领域正当程序缺位问题。本文通过透视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处罚对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明确提出完善惩罚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与建议:设立专门的申诉机构和听证机构;尽早出台全国统一的《考试法》;处罚时应遵循正当法律程序,尊重和保障学生之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对高等学校中考试违纪行为的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等学校中考试违纪行为的现状及分析1.对考风考纪的认识有所提高在对高校中考试违纪行为的调查中,当问到“你对考试作弊持什么态度”时,回答赞成的仅占11%;回答无所谓的占224%;而持明显反对态度的占765%。中山大学1990年的调查,对考试作弊表示反对的只有462%,而认为作弊是有本事的却有396%。近几年考试作弊现象在逐年减少,这是学校进行教学改革,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结果。同时,也是国家“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政策,使大多数学生更加重视自身素质提高的结果。2对待考试违纪的…  相似文献   

13.
观察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发布教育部目前发布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处理办法将首次在即将举行的2004年高考中使用。处理办法将考生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具体分成“违纪”9种和“作弊”4种,将监考等考试工作人员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具体分成“违纪”9种和“作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状,分析了引起学生考试作弊的五种心理,即侥幸心理、虚荣心理、从众心理、赌博心理和同情心理,从加强思想教育、加强考试管理、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加大对考试违纪学生处理力度等方面提出防治考试作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 ,大学生考试违纪作弊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尽管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三令五申严肃考试纪律 ,并采取了各种措施 ,但收效并不显著。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和存在已经严重地影响了高等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因此 ,如何认识考试作弊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考试作弊 ,就成为整顿教学秩序、治理育人环境、加强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考试作弊的表现及危害。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 ,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在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 ,其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明显的变化。近几年在大学生中曾出现这样的思想 :“五十九分白费、六…  相似文献   

16.
由于近几年高校的连续扩招,职业学校的生源面临严峻的挑战,录取标准也随之降低,这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难题,考试作弊就是其中的问题之一。考试作弊不仅污染了校风、学风,也严重危害着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一、考试作弊的心理透视就违纪而言,违纪动机的产生,必然是由于人的某种需要在一种不良的心理作用下产生的。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是违纪动机产生的内部条件,而社会、学校、学生群体等生活环境的不良影响则是违纪动机产生的外部条件。考试作弊虽然是外部诱因和内部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学生心…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考试》2019,(1):F0003-F0003
2019年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简称“高职招考”)于1月5日至6日顺利举行,全省共有7.06万人报考,共设73个考区、92个考点、2815个考场,抽调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6000多人。各地坚持以人为本,设立“绿色通道”,为15名残疾考生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为13名因伤病等需要特殊照顾的考生启用9个备用考场。全省考试过程平稳顺利,考场秩序井然,没有发生试题试卷泄密和有组织的团伙作弊事件,考风考纪持续好转,共发现违纪舞弊5例,违纪舞弊率为历年最低,实现了“平安考试”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8.
考试与作弊已成为孪生兄弟一考试,便有人作弊。学校对考试作弊同学的处分是严厉的,不但作零分处理,学校的布告栏中还会有“杀一儆百”的作弊处分公告,而且回到家中,没准家长又是一顿臭骂,然而为什么“严而不禁”?依然有不少学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越“雷池”,实在令人深思。那么对此,学生自己又是怎么想的,怎么看的呢?杭州某一中学初三年级的同学进行了一次讨论,下面是五位同学的发言。  相似文献   

19.
考试是高校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被认为是最"公平"的选拔、考核制度,但伴随考试出现的大学生考试违纪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是高校教育教学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高校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20.
周荣 《考试周刊》2012,(44):3-4
从全国各类考试情况看,违纪舞弊手段呈规模化、专业化趋势,技术设备更加微型化、隐蔽化,加之各类媒体、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考试安全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防范和打击考试违纪舞弊的难度越来越大,组考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学业水平考试虽然不是竞争性的升学考试,但也关系到普通高中学生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