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学的现代意义”这个题目,我曾讲过多次,上世纪80年代讲过,90年代也讲过,现在到21世纪还讲。不仅我讲,而且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在讲,为什么?我想,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笔者是上世纪80年代走上教育岗位的一位初中物理教师,至今已有20年的教龄。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我和我的同事认识并尝试了各种新的教学法。我认为它们各有千秋。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它们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我把它概括为“四精一导”教学法。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最近几年间,我认为效果不错。不仅我所任教班级成绩得到提高,而且在每年的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中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如2004年的全国初中物理竞赛,我派出12名学生参赛,有6名学生获省市级奖,获奖率和获奖人数都为全市第一。  相似文献   

3.
语文难教,教过语文的老师或许都有这个同感,教好语文是要经过努力探索的。语文是基础工具课,语文学不好,其它功课也难学好。特别是在这科学的时代,改革的年代,语文更重要。我认为教学不但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智力。以这个为目的,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下面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当前正在兴起的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提出的背景不同,改革的内容不同,改革的具体方式不同,但两者都是综合性的改革,都采用统筹的策略,两次改革的终极目标趋于一致。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应相互衔接,共同推动我国农村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向东  侯德础 《教育史研究》2009,(3):49-55,96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四川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背景、基本状况、过程、意义和局限性等都和全国范围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四川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四川的院系调整在背景、调整前四川高校的基本状况、调整的过程、意义和局限性等都和全国的院系调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四川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四川的院系调整在背景、调整前四川高校的基本状况、调整的过程、意义和局限性等都和全国的院系调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四川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教育,即教书育人。一是教书,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二是育人,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书是手段,育人则是目标。早在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而我国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也重在关注学生的发展、创新、做人等方面的能力教育。  相似文献   

9.
孙继兰 《师道》2012,(4):9-9
近日,笔者回农村老家一趟,出于职业习惯.问了一下村里孩子们的读书情况。我堂叔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每年都要考几个大中专生,而这两年才出了3个大学生,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我听后不由心里一惊。按理说,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如今农村学生学杂费全免了,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高中生也实行了困难补助.上大学的人应该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50年代初的院系调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对此事件的评价有先褒后抑的倾向。笔者认为全面看待此次调整需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其一,院系调整是知识分子为服务新社会建设自觉的选择;其二,在调整过程中借鉴了前苏联模式而且结合了中国实际;其三,建国后大师的匮乏与此次调整无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小班化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个性化要求的必然产物.适应这一要求,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也走上了小班化教育改革之路.具体来看,以上海、北京率先进行小班改革试点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试点之前的"自在阶段"和试点之后的"自觉阶段".这其中有成功经验值得总结亦有遗漏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打破"单一化",实现研究主体的多样化;二是摒弃"一元化",实现研究范式的多元化;三是普及小班化教育,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相似文献   

12.
我不惑     
那还是上世纪60年代初的事。我大学毕业才两年,在省城的一所中学当老师,领导上安排我担任初一的班主任。这班的学生多数是附近厂矿企业的职工子弟,还有一部分是附近农村的孩子,他们都很活泼可爱。只是有几个男孩过于贪玩,上劳动课时也不太听指挥,常惹老师生气。  相似文献   

13.
试论五十年代前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后遗症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五十年代前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后遗症及其对策谌虹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对策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是50年代前期大规模的高校院系调整所形成的,基本上是原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翻版。40多年来,它既显示出了特有的优越性,也不断暴露出一些后遗症。早在70年代末...  相似文献   

14.
10岁,黄桷树下 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然而我却有个哥哥。 原因很简单:哥哥是个哑巴,所以父母又生了我。  相似文献   

15.
王益民 《师道》2014,(12):38-39
知名校长李希贵曾经讲过一个自己教育失败的例子:" 那是上世纪80年代,我校一个学生的外公从台湾回来,送给她一块手表。她每天戴着这块漂亮的手表上学,同学们都十分羡慕。可是,有一天,她的手表忽然不翼而飞!这还了得,要知道,手表在上世纪80年代是十分贵重的财物。学校让我负责查处此事,我立刻展开了调查工作。最后,大家把目标锁定在丢表学生的一个舍友身上。可是,这位舍友却死活不承认。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交流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课堂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阵地,倡导“重建课堂”活动,我国也将课堂改革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许多地区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十分强调师生、生生之问的课堂交流,突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原有的教条化、模式化、静态化、单一化的课堂已不多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由于巩固政权成果、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等的需要,我国政府毅然对高等院校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本文回顾了50年代院系调整的社会背景以及整个调整过程,综述了80年代以来学界对此次院系调整的看法,总结了此次院系调整的经验和教训,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我一直认为在高考的压力下,我们的学生不会有多少创新思维,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我发现不可小看我们的学生,新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把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都激发出来了。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但他们却已经一改以往那种死气沉沉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50年代院系调整与90年代联合办学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0年代院系调整与90年代联合办学比较分析□薛天祥沈玉顺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和90年代初兴起的以联建、共建、合作办学及院校合并为主要形式的联合办学改革,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两次规模较大的结构性改革。它们之间究竟有何相同之处与不同之点?大规模的结构性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学院制改革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20世纪80年代对院系调整进行修正;20世纪90年代对院校合并作出回应;21世纪初对院校发展科学筹划。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是我国学院制改革的外部动力,促进学科发展、强化管理绩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则是其内部动因。学院制改革中还存在着学院设置不规范、权力配置不合理、绩效评估不到位等难点问题。未来学院制改革的策略选择应由经验向科学转变,由"自下而上"向"自上而下"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