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华大学冒出了一个"神"一样的人物。她是马冬晗。网上,流传着她申请清华特等奖学金时的答辩视频,视频展示了马冬晗的大学事迹和成绩。从学习到活动,从活动到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她都异常出色。其中,有两个画面尤其引人注目。一个是马冬晗大学四年的学习计划表。一张A4的表格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她的计划,表格的空白处写满了她的"人生规划",表格内,周一至周日的学习安排得满满当当。六时起床,四十分钟后开始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片段:某节体育课上,教师和同学们刚完成了一个"夹球接力赛跑"的游戏,大家沉浸在游戏的快乐过程中.教师一边表扬了获得最先完成比赛的小组,一边拿出了两张评价表,一张是"体育课堂学生运动参与评价表",另一张是"体育课堂中学生情意与合作表现评价表",让大家先对个人自评,接着同伴交换,然后小组内互评,最后再找同学打分签名,场面异常热闹.整个"夹球接力赛跑"的游戏花了3分钟,而游戏后的评价却用了8分钟.  相似文献   

3.
嬉笑空间站     
《新作文》2011,(1):76-76
小幺儿在填一张表格,她问:“老师,家长姓名是写妈妈?”  相似文献   

4.
<正>片段回放教师改动教材(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例9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拼摆后填写图1中的表格,然后小组合作操作、交流汇报。小组1:我们组用了12个正方体。摆的是长2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摆出的长方体体积是2×3×2,也就是12立方厘米。  相似文献   

5.
在九年级的一节课上,教师组织学生探究牌面数字和为几的可能性最大。其具体活动如下:分四人小组做30次抽牌实验,每个小组事先准备两组相同的牌,每组两张,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分别是1和2,从每组牌中各摸出一张,称为一次实验。活动开始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有些小组里只有两名同学在做实验,另两名同学在旁观或聊天,更有甚者还没有搞清规则就开始操作,把两组牌混在一起抽,结果实验失败。我觉得这里面有这样的问题,由于学生太过兴奋没有仔细去看活动步骤,没有听清活动要求而导致失败。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问题,如何让探究活动有序?如何有效地开展探究性活动?  相似文献   

6.
下面是我引导学生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教学片断。师:把一张纸塞入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口向下,直立着插入水中,杯子内的纸会浸湿吗?请大家不妨大胆地猜一猜,然后再动手做一做,看看你的猜想和实验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学生猜测后,小组合作进行实践操作验证,然后汇报实验结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属于间接测量型的学生实验。这类实验课的教学程序一般是:明确实验目的,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学生实验操作,处理实验数据——整理实验器材,完成实验报告。这类实验运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有:转换法、数学法(如用表格法、算术平均法处理...  相似文献   

8.
廖桂香 《四川教育》2002,(11):29-29
【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多媒体演示:超市的一角,包括一些商品及商品的标价(着重显示单价是一位、两位小数的商品的标价)。师:同学们去商店了解了一些学习、生活用品的价格,现在请你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一说你了解了哪些物品,它们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抽学生汇报了解的情况,并选取一些商品,把它们的单价填写在黑板上的表格中。表格分为4栏:商品名称、()元()角()分、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师:观察表格中表示商品单价的数,这些数与我们学过的数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当学生指…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理解颜色和形状的对应关系。2.帮助幼儿学习将两种特征对应并整合。3.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活动准备1.教具:一张大的图片(国王的新衣),一张表格(小动物对应的形状和颜色指示图,其中的小动物可取放和替换),一张大的操作材料纸。2.学具:蜡笔,幼儿人手一张操作纸。  相似文献   

10.
1高中化学教科书(苏教版)中的图表类型新教材的化学1和化学2就安排了较多的图表,其中表格有52张,彩图有181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素材。我将两本教材的图表进行了归纳,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见下表:  相似文献   

11.
<正>本学期的一次教研公开课,我观摩了一节四年级《编辑和美化表格》信息课,执教的是一名年轻教师。虽然她上课时有些紧张,但课上得很规范,能够按照信息技术课的任务驱动法去组织教学。本课的开头通过情境引入,先让学生观察两张表格图片,一张图片的表格很单调,而另一张则是经过编辑和美化的表格,让学生比较有何不同。通过对比,让学生回答,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编辑和美化表格。教师又提出4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1)多  相似文献   

12.
盛赟 《四川教育》2001,(10):21-21
一、联系生活实例,复习有关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认识单位名称。 多媒体演示:屏幕上依次出现一把直尺、三只羊、两支铅笔、五朵花。 让学生边观察边表述,引导他们认识“把”、“只”、“支”、“朵”等都叫“单位名称”。然后让学生举例说出一些物体的单位名称。 2复习表格式应用题。 多媒体演示:屏幕上出现“草地上有8只羊,又来了3只,一共有多少只羊”的表格式应用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应用题?你能分析这道应用题的结构吗? 学生分成四人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操作计算机,依次闪烁屏幕上…  相似文献   

13.
又一茬学生毕业了,一张张的笑脸,藏在影集中。照片上,她的眼睛依旧明亮,依旧含着笑意,然而,这明净的眸子,却曾经因为我,飘过阴云,下起细雨。当时我教四年级,她是班长。每周一,班长要在班会课上公布各小组的综合评分。得分最高的“金星小组”,除了能在评比栏中得到一个金星外,每个组员还能得到尺子、橡皮之类的小奖品。又是班会课时间,她挺着小胸脯,骄傲地走上讲台。同学们屏息静气,眼睛里充满了渴望。评比结果是,她所在的小组再次获得第一。全班一阵骚乱:“又是他们组第一,肯定不公平!”“她自己迟到过,也不知道扣分了没有?”“他们组的某某…  相似文献   

14.
1活动目的学生通过对自己运动前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变化的观察和实践,使理论知识得以验证和运用。2材料和仪器水银柱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日表)、时钟、踺子、跳绳。3课前准备必须在学完《人体与卫生冲的“运动、血液循环和时吸”三个系统后开展活动。4操作步骤4.1学生进实验室后,先领取材料(表格)并伏案静坐5分钟,然后两人一组测右臂血压2次(取后一次结果)、各自听测心率(三尖瓣听诊区)l分钟和呼吸频率1分钟、量体温(舌下含3分钟),将4项数值分别填入表格。4.2按12岁、13岁、14岁三个不同年龄组组成小组,山指定…  相似文献   

15.
“一分钟有多长?”张老师这个问题刚出口,同学们就异口同声地说:“60秒!”张老师说:“真的吗?那我们就来做三个实验吧!”第一个实验:一分钟数数。张老师手中拿着一块手表,说:“预备——开始!”顿时,教室里响起了叽里呱啦的数数声。  相似文献   

16.
五分钟以前,她还站在那个她站了几十年的讲台上,向她的孩子们,传授汉语拼音知识。五分钟以前,为了让孩子们分辨平舌音与翘舌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伸出舌头,卷起。五分钟以前,她还手把手地教徐帆写字。五分钟以前,她用自己的手帕帮张小牛擦去两道拖着的鼻涕。她帮王强整理内翻的衣领。她把王鲁披散的衣服扣好。  相似文献   

17.
李秀莲 《山东教育》2003,(16):49-49
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之一,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也应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怎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呢?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以下两个问题情境:情境一首先出示一张表格水糖甲杯25克9克乙杯20克7克然后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2.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你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请同学们解决一个有趣的问题:想办法比较出两杯水中哪一杯比较甜,看哪一个小组想出的…  相似文献   

18.
明明的妈妈开了一家服装店,她把七月份前四周的收入.列了一张表格(如下表)。妈妈把画了表格的纸放在桌上,明明的妹妹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墨水瓶,墨水溅到表格上,弄污  相似文献   

1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独立操作能力,同时也是引起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一、培养良好的实验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化学是九年级新开设的学科,学生对化学实验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一开始就让学生预习,然后有目的地听课,把书本知识和教师的授课内容融合起来,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个过程,一种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观看演示实验的热情和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渴望,布置预习实验要求.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必须让学生在了解实验目的、手段、方法后,再动手操作,这样才能让有限的实验充分发挥作用.一般做法是:对于演示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前1~3分钟按所用仪器、实验做法、实验现象、本实验要说明什么这样的思路进行预习;较简单的学生实验,则要求学生在实验室里以实验小组为中心,讨论本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用时大概为5~10分钟;较为复杂的学生实验则在教室里以小组方式预习探讨,学生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之后教学的。鉴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的意义,教师设计了这样一张表格,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