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职业资格制度对加强职业教育与社会联系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刘建永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个本质特征是它的社会性与开放性。黄炎培曾说:“职业学校最要紧的一点.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来说,就是社会化。”职业教育必须“在时间L、空间上以及心理上与职业实际...  相似文献   

2.
论素质教育实施的制度障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认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实施,实施的障碍在制度,由于制度原因,存在着索质教育实施的怪圈,在现行的社会筛选机制以及教育管理体制下,对于学校与个人来说,素质教育实施动力不足,从制度环境来看,素质教育具有一定超前性。  相似文献   

3.
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目的之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目的理论是在其职业教育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他从个人、社会、国家三方面进一步提出较为系统的职业教育目的理论,把解决个人谋生问题作为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提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实现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4.
鉴于目前萌发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素质教育的苗头,我们应明确提出:素质教育同时以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为归宿,将人本位与社会本位融为一体,彻底填平不自觉的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鸿沟;素质教育应超越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培养返世俗的新型劳动者和理想主义价值取向的学术精英;为此要以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从微观上改进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对不同人才的不同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相似文献   

5.
曲烁 《文教资料》2010,(31):198-199
公安职业教育是特殊的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应用型警察人才的重任.因此不仅要强化专业技能培养,而且要重视素质教育.而公共基础课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基本课程,在素质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注重和加强公安院校学生的素质培养.对公共基础课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实现从传统的专才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公安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公安职业教育思想转变过程中深化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6.
徐向东 《成才之路》2009,(4):I0003-I0003
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说,要成为面向21世纪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再以拥有多少知识为唯一标准,必须具备符合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的奈件,比如能够对自我的素养有全面了解、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而且能够比较早地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个初步规划。从素质教育的方面来讲,就是要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之间的有机结合。而现实情况是学校缺乏帮助学生达到上述这些目标的硬件和软件。  相似文献   

7.
终身学习是一种国际性的教育思潮,终身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相同的目的与宗旨,都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使个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从各自的侧重点来看,终身教育侧重于思想和原则;素质教育侧重于目的和手段。从过程和结果来看,终身教育必须以素质为本;素质教育应当贯穿终身。  相似文献   

8.
石建平 《职教论坛》2000,(12):44-44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推行素质教育,这是适应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劳动者的要求和教育改革的形势而提出的,是今后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社会生产服务第一线劳动者的主要力量,更应当推进素质教育。一、推进素质教育,应深刻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概念,不要把素质教育当作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边装。职业教育要推进素质教育,其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使受教育者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健康的生…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小型制冷装置因与社会考证相联系,因此有别于一般的专业课,其能力培养的特殊要求,使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文章从小型制冷装置讲授内容、授课方法、素质教育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入手,提出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目的观对现代高职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他提出了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并在推行与发展职业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目的观及其意义黄炎培在1917年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有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也。”1934年经中华职业教育社公订:“职业教育的目的: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相似文献   

11.
目前,职业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取得了很多成就,但职业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造成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为进一步适应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劳动者,从效率角度提出职业教育要整体上移、建立区域性公共培训中心、职业教育应注重社会和个人需求的相统一等策略,寻求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赵多福(46岁,内蒙古阿右旗职教中心一级教师):(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这不仅明确了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而且也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为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服务。从职业教育自身特点来看,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最贴近经济建设,最贴近劳动就业。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要求,教给受教育者一技之长,为其提供职业和提高现有工作能力的本领,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劳动部门正在实施的…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而职业教育属非义务教育,为何加强素质教育呢?1)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2)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最有利的教育模式;3)素质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4)教育面临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挑战故,职业教育必须加强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充分挖掘个人潜力以及发挥学生个人专长的教育手段。只有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出发,认清职业教育的根本意义和教育目标,才能更好的发挥职业教育的职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1917年黄炎培先生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时。中国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先生下决心要用职业教育来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他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在实现一个民生幸福的社会。在那社会里,确切达到了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针对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名称的争论.他说道.实业教育是代表为国家增进生产.职业教育是代表为个人解决生计问题。就是说办职业教育不能仅从发展经济着眼,必须顾及劳动人民的利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STS(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是近年来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已成为当今国际理科教学改革的潮流和热点.STS教育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价值.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把课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以加强化学教育同社会,同人民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改变学生读死书和死读书的状况.因此,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最有影响的中考来说,化学试题中有关STS试题应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成本、收益的经济分析,是目前教育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分别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对直接、间接的成本和收益进行详细分析,目的是找出最佳的职业教育投资的均衡点和最优的职业教育收益率,从而为政府制定教育投资政策和计划,正确安排财政收入的分配,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家庭合理安排工资收入,正确进行家庭教育投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推动职业教育从规模体系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各省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我国31个省级政府的“十四五”规划中关于职业教育的规划体现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重维度:在宏观社会发展层面,与社会系统有机契合,助力社会发展充分均衡,同时注重个人发展;在职业教育系统层面,实现职业教育体系畅通,即上下贯通、左右融通,规模稳定与布局结构合理;在职业院校层面,提升职业院校自适应能力,重视专业建设、师资建设与制度建设,形成院校竞争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在满足社会与个人的双重需求、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提升院校竞争力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新教改提出了素质教育问题,音乐、体育都是进行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课程,音乐教育不仅具有教育功能,还有社会意义,因此对于职业教育来说音乐艺术教育,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好的提高作用,本文结合职业教育的具体问题,对加强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行了有效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20世纪人类教育一个最为显著的成果就是把个人受教育与人的主体发展相联系,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相联系,把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相联系,提出了“学会生存”的终身教育思想与“学会关心”的创业教育思想。从这个大背景出发,基础教育就是面向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必须具有与之相应的学习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