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十年动乱”期间毕业的初中生。说是初中也名不符实,因为正而八经的只是在“文革”前上过四年初小。一个半文盲的农村青年,能一步步走上我军师职领导岗位,助我成才的离不开新闻写作。1978年,我已当了三年多兵,名字已列入了老兵退伍名册。由于这年探家归来写了一篇《父亲当上了劳模》的小文被原乌鲁木齐军区《战胜报》刊用,竟引起了团机关的注意。那时部队“笔杆子”很缺,领导见我有点文字潜力,便将我提拔为干部,并调到政治处当了组织干事。一篇小新闻稿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1986年我从团组织股长岗位上被调到师组织科…  相似文献   

2.
初识《新闻与成才》是在1992年。一次我去文书屋子发现了她,觉着好奇,便信手打开,杂志里的内容一下子将我吸引了。这本引导初学者走向成功之路的通俗易懂的刊物使我爱不释手,文书见此情景,便鼓励我参加军报新闻函授。从这之后,我便每月按时收到一本《新闻与成才》杂志,并认真地将自己喜爱的文章阅读一遍,但随着时间推移,加之训练紧张,慢慢地这位无言的“老师”被闲置一边,再也没有向她请教。转眼3年过去了,我成为一名汽车驾驶员继续留队服役。今年开春,军里办基层报道员培训班,营甲得知我以前学过军报新闻函授,便让我前去参…  相似文献   

3.
我能在郑州金山集团公司担任宣传科长,首先得谢谢《新闻与成才》杂志,是地帮助我走上领导岗位的。我1983年入伍到青海某部服役。记得是1984年11月份,我在连长那里看到《新闻与成才》,心想如果利用业余时间写写文章,不仅能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锻炼自己的写作水平,而且对我这个当班长的来说,还能提高一下管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于是,我自费订阅了1985年的《新闻与成才》杂志。每期到手,我都从头至尾细读几遍,边看边学写,边摘录,我像进了大学一样激动万分。有段时间,我数次投稿均石沉大海。当我心灰意冷时,便细读每期的《录与…  相似文献   

4.
论情感,我与《新闻三昧》相“恋”交往了十几年,可谓情深深,意长长;论成才,我从一个车间的业余通讯员一步步当上了厂党委工作部部长。不仅是我,我们单位还有不少业余通讯员经过自身不懈努力,走上了党支部书记、车间主任、工会主席、科长以及科室管理干部岗位。我为此也深深体味到《新闻三昧》帮助我们通讯员进步成才的成果。十几年来,尽管厂党委工作部先后压掉了其他数种杂志,但《新闻三昧》的地位却安如磐石,称似泰山,一年一年地续订,其中最突出的缘由,就是《新闻三昧》内容丰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与通讯员的心贴得最近,颇受众多通讯员青睐。也可以这样评价,《新闻三昧》适销对路,是我们“通讯员”心中的名牌产品,已在  相似文献   

5.
编辑部:  新年伊始,《新闻与成才》更名为《军事记者》。对我这个在新闻宣传战线上刚刚起步的同志来说,心里多少有一些遗憾。因为,在我陷入写作困境时,是《新闻与成才》帮助我走出了误区;在我因找不到新闻线索而迷茫时,是《新闻与成才》引导我如何使新闻稿写得更有新意;在我因不上稿而苦恼时,是《新闻与成才》上发表我的稿件而使我重新树立信心。所以,我对《新闻与成才》很是留恋。然而,它的更名,犹如凤凰涅,是升华和飞跃。我又为它高兴,并祝愿它越办越好!  我相信《军事记者》会像《新闻与成才》一样,是我们基层广大通…  相似文献   

6.
我从小酷爱写作,并发誓长大要当一名记者。然而,客观的实际使我未能如愿。大学毕业,现实的机遇使我有机会穿上戎装,同时,为我结识《新闻与成才》创造了绝好的条件,圆了我久违了的新闻梦。“小张,我们这里需要一名报道干事,不知你……”?宣传股长找到我,用这种试问的口气想了解一下我的情况。说心里话,能从事新闻报道是我由来已久的心愿,但化工专业毕业的我对新闻真是一窍不通,我能行吗?我十分矛盾。“人,要自信,只要肯努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我有《新闻与成才》,你看一看,喜欢干这行,明天就去军报道组学习。”捧着这摞厚…  相似文献   

7.
我多次因故失去考学的机会,原本认为我的军官梦将要破灭,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新闻与成才》帮我圆了军官梦,使我走上了新闻干事这个岗位。说起我和《新闻与成才》的故事,却有一段令人难忘的回忆。我是怀着报考军校的愿望入伍的。我当新兵时就开始加紧复习文化课,准备参加军校考试,可事与愿违,1993年那一年,当我具备考军校的条件时,却因名额受限,未能如愿。这对于来自农村的孩子来说是极其残酷的。沉重的打击,使我感到前途渺茫。正当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前的时候,连队指导员对我说:“小李,听机关里的同志讲,新闻报道成…  相似文献   

8.
由解放军报社编辑、长征出版社出版的《新闻与成才》月刊(原《解放军报通讯》),自一九八五年一月公开发行以来,得到了军内外广大新闻工作者和青年读者的热情支持。在新的一年中,《新闻与成才》将在保持刊物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开拓,锐意求新,继续做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为志于新闻与写作的朋友们铺设成才之路。《新闻与成才》的主旨是,立足部队,面向全国,培养军地两用的新闻人才和其他  相似文献   

9.
某分部给报道先进个人奖订《新闻与成才》等本刊讯曹泽报道:今年某分部为1998年度在各类报刊刊稿在前10名的官兵每人奖订了一份1999年《新闻与成才》杂志。自此,该分部己连续3年将本刊作为奖品奖给优秀报道员。该分部在调查中发现,《新闻与成才》杂志越来越受热爱新闻事业的广大官兵的青睐,成为新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成为培养和造就新闻人才的“摇篮”。1998年刊稿最多的新闻干事张云华在领奖台上慷慨激昂地说:“《新闻与成才》助我成才!”某通信总站给报道员实行“三倾斜”本刊讯孙力报道:新疆军区某通信总站在…  相似文献   

10.
周光召同志介绍《科学》杂志所起的社会作用时,特别提到华罗庚在《科学》上发表一篇处女作后成才的往事。我同华罗庚同志曾同事过一段时间,有段时间十分密切。华罗庚当年在金坛县初中毕业,后来在他父亲的小铺子里做店员。1930年他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那篇论文怎么会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熊庆来主任的注意呢?是由系里的一位教员唐培经先生介绍给熊庆来的。熊先生十分关心青年的培养,于1931年把华罗庚请  相似文献   

11.
在我订阅的众多刊物中,最使我称心如意的就是《新闻爱好者》。 《新闻爱好者》是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较有特色的刊物,是全国新闻核心期刊。说句心里话,我对贵刊是“一见钟情”的。去年夏天,我有几篇作品发表于《广西日报》、《广西人事》、《广西支部生活》上,报社邮来了稿费,我便去领回。在麻桐邮电所里我领到了稿费特别高兴,高兴之余,专管报刊发行的梁秀玲女士特地走过来向我祝贺,并真诚地把有关写作的佳书一一借给我看,什么《新闻与成才》、《记者写天下》、《新闻爱好者》、《新闻与写作》令我大饱眼福,美不胜收,当即…  相似文献   

12.
我是第五届函授27028号学员。当我又一次工工整整填写参加第六届函授报名表时,我心中充满了亲切、激动和惭愧的感觉。我有幸再次参加第六届函授学习,将是我的又一次奋发成才的机会。去年由于我在一个偏僻的哨所里,八个月里我没有及时收到教材。可在数月之后战友们托人捎来教材后,我便如饥似渴地学习起来,一本本泛着油墨芳香的《新闻与成才》伴我度过了哨所艰苦、寂寞的生活,每当我翻开它便忘记了心灵的孤独,忘记了对亲友的思念2苦。但遗憾的是自己没有完成好老师留的作业,写作知识欠缺,再加上当地邮政不便,我很少寄习作给老师。但…  相似文献   

13.
北京军区某部:奖励订阅。殷邦科、周风齐报道: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将《新闻与成才》订阅到排,政工干部人手一册,并对个人订阅者,由政治部门补助一半订费。至此,该部已连续15年订阅《新闻与成才》杂志。154医院:充分利用。10余年来,为政工干部和新闻报道骨干每人订阅一份《新闻与成才》杂志,以它当活教材,培养政工干部文字表达能力和组织指导能力。(马国文)宜阳人武部:广泛发动。裴万寿报道:把订阅《新闻与成才》杂志纳入年度政治教育目标责任制,要求各乡(镇)、厂(矿)企业积极订阅。他们在1994年订阅32份的基础上,1995…  相似文献   

14.
我是广州军区某总站教导队的教导员,从1986年开始从事业余新闻摄影。近年来,我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探索基层部队新闻摄影的新路子,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仅去年就先后在《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报刊发表新闻摄影作品150余幅,在省以上报刊见稿195篇(幅);另在港澳台等报纸见稿21幅;全年总计达355篇(幅)。今年初,我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接纳为会员。10来年的新闻摄影实践使我体会到:基层第一线是业余报道骨干成才的沃土,只要扑下身来,勤学善钻,冷静观察与思考,就能捕捉到鲜美…  相似文献   

15.
当我踏出南京政治学院校门出任沈阳军区某团新闻干事后,连续三个月不上稿,使我遭受了不少讽刺和白眼,于是我开始怀念在军校时和同学们一起学新闻、写新闻的那段岁月。然而,一味沉浸在怀旧中是无济于事的,重要的是面对现实,经过一段痛苦的折磨后,我逐渐从灰心中走出来,结识了其实很早就熟悉的《新闻与成才》。漫漫长夜,只有一盏孤灯和《新闻与成才》陪伴着我。当别人进入甜甜梦乡的时刻,我却像找到了久别的恩师,似乎又回到了那令自己灵感满脑飞的课堂上,我静坐于自己的小屋中,如饥似渴地品味着《新闻与成才》中的每一篇文章,众…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济南军区某部开展了一次读书体会交流活动,上至部队论政委,下到与会的每个士兵逐一上台介绍。交流中,不少官兵畅谈了自己阅读《新闻与成才》的感受,既有褒奖、布做,也给《新闻与成才》提出了希望。为此,笔者坚理了如下纪要。部队长谈桂林:“门外汉”说起了行话。那是初任“红军营”营长时,常想找营报道组的几位同志谈谈心,每次总感话不投机,就那么三两句。可是教导员找他们谈,一谈就数小时,我便向教导员请教秘诀。教导员送给了我两本《新闻与成才》,并笑嘻嘻地说:“窍门在其中,你细细读一读就明白了”。不学不知道,…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吕希华、陈相银报道:山东省陵县人武部前不久成功地召开了一次“《军事记者》杂志伴我成才”座谈会。与会的干部职工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部长陈志诚说:我是抓军事的干部,从没写过新闻。两年前的一天,我在图书室里结识《军事记者》后,努力学习它上面的文章。如今我写材料,问题抓得比较准确,语言也变得生动、凝炼了,有十几篇军事论文先后在报刊上发表。政委孙路说:我部的业余报道员更换频繁,《军事记者》就成了我们培训报道员的辅导教材。近几年,我部连续被上级部门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这里面显然有《军事记者》的一份…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个业余新闻爱好者。17年前,《新闻与成才》的前身──《解放军报通讯》编辑袁良同志,在乌鲁木齐市边疆宾馆给原乌鲁木齐军区新闻干部骨干培训班授课时,我结识了《解放军报通讯》,从此后,她便成为我新闻学步的唯一良师。17年来,我年年坚持自费订阅她,阅后精心保存,至今一期不少。《新闻与成才》开辟有“业务探讨”、“采写体会”、“成才足迹”等,这些文章都是从事新闻工作多年,写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撰写的,是我学习的优秀教科书。经过认真学习,我逐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掌握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我采写的新闻作品,先后…  相似文献   

19.
1月上旬,笔者从成都军区某师上报的~份调查报告中获悉:该师3年来拜《新闻与成才》为“师”的216名官兵,个个学有所获,人人受益匪浅。69%的官兵转业复退后找到理想工作,31%的成为部队机关的“笔杆子”。这个师在培养报道骨干时,始终视《新闻与成才》为育才的良师,成才的益友。他们每年要为每个报道员订阅一份《新闻与成才》、并鼓励新闻爱好者及机关干部订闭该杂志,从中学习新闻知识,掌握写作要领。报道员余新入伍后酷爱新闻写作,可苦于无师指教,进步缓慢。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新闻与成才》杂志,爱不释手,从此他视《新闻…  相似文献   

20.
这是8年前的事了。这些年,我不知瞧了多少回镶在相框里现有些发黄的那张在北京前门城楼上与《新闻与成才》编辑的合影。每瞧一回,总有一种激情激励我向着人生制高点不停地攀登。第一次见到《新闻与成才》(当时叫《解放军报通讯》)是1981年。在我刚当兵的新兵连里,见一名叫刘长江的新兵班长手中有一本《解放军报通讯》,是讲如何写稿子的。后来我便经常借阅它并试着写起稿子来。不久,我就在驻地的广播站中了稿。虽是篇广播稿,我却非常珍惜她,因为她是《解放军报通讯》引我后来走上新闻干事岗位所播下的第一粒种子。后来,我当上《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