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电视学会组织对广播电视的性质与任务开展讨论,建立新的广播电视理论,我很赞成。我也赞同吴冷西同志所说的“现在是理论新时期,广播电视理论体系初创时期需要多一些议论。议论多了,一些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本刊1988年第4及第5期上刊登了一系列文章和报道,论述广播电视的性质、功能和任务,其中很多论点是应予肯定的,但也有可商榷或尚需深入阐述之处。谨申浅见,以求教正。一、用“定义”取代“性质、功能和任务”较妥这场讨论的题目是“广播电视的性质、功能和任务”。题目表述具体,本应有助于讨论,但是从已发表的论点看,象马向前、张聪同志那样,用“定义”一词取代“性质、功能和任务”三个词,  相似文献   

3.
我认真读了刊载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1第3期上的陈尔泰同志《答蔡长宁同志》一文和雷跃捷同志《学术争鸣应有科学的态度》一文。我赞成雷跃捷同志的观点,并接受他的批评。《学刊》在发表上述两文时加了“编者按”说:“我们认为,陈尔泰、蔡长宁、雷跃捷同志的文章,涉及到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对待学术争鸣的态度等  相似文献   

4.
读了杨田村同志发表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2年第3期上的《评作为指导思想的“物本理论”及其他》一文,我感到有必要再写此文来详论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并借此谈些不同观点以就教于杨田村同志。一、这场争论的“症结”与意义杨田村同志在上文中说:“这场争论是由陈尔泰同志的文章所引起的。但是他与蔡长宁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9年第4期上发表了陈尔泰同志《试论广播电视理论研究》一文,其中有不少观点颇为精辟、并有见地,但也有个别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本文仅就尔泰同志论及的广播电视理论研究中“物本”与“人本”问题淡点不同看法,以就教子尔泰同志。尔泰同志说:“在研究广播电视的理论中,常见的是不自知广播电视理论应是物本理论还是人本理论。……现在用传播学观点研究广播电视的理论就是很典型的人本理  相似文献   

6.
我认为,广播电视是以电子音象技木为手段,具有以新闻为生,包括教育、文艺、服务等多种功能的大众传播工具。“新闻为主”四个字要不要?有的同志说,不能要,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中一项综合性很强,功能复杂多样的大众传播事业,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部部长吴冷西十月二十二日在华东七省市广播电台新闻报道经验交流会上,就广播电视宣传问题发表了一些意见。新闻是广播电视的主体吴冷西同志说:“广播电视部是新闻机关,不是电影制片厂、乐团、芭蕾舞团。”“新闻是广播电视的主体、骨干”。“在全部节目中,新闻是占第一位的”。吴冷西同志说:“新闻和形势、党的方针政策、现实生活结合得最紧,没有那一种节目比新闻结合得再紧的了。每一条新闻都和现实、形势联系在一起,都是客观实际、形势的反映,是现实生活中最新鲜、最有生命力的东西”。近年来,江苏、安徽、上海等省、市台开办了快讯节目,深受听众的欢迎。吴冷西同志说:“快讯所以受欢迎,其中快是一个特点。快,是最迅速地反映现实、形势。”他说,广播电视要发挥作用,办好新闻关系重大。他指出广播电视当前的问题:一是新闻太少,二是新闻不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部党组向广播电视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我们这次理事会,实际上是全国广播电视系统的一次少有的盛大集会。参加这次理事会的有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部门的领导同志,有广播电视系统的业务骨干、专家,包括在第一线工作  相似文献   

9.
1988年,是一个确实值得研究的广播电视理论研究年。别的不说,大量的论文、大批的学术刊物、广播电视学会的活跃以及中国广播电视学的临近问世,真使从事广播电视理论研究和致力于推动此项事业的同志感到兴奋,但是另一方面,一本即使是质量较高的学术论著或论文集,也不过发行几千本,众多的学术刊物,几乎都要靠一定的“补贴”生存,这又令人困惑。而对广播电视理论研究这种又“热”又“冷”的现状,许多搞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的同志都不约而同  相似文献   

10.
1992年第4期上海《广播电视研究》上,登载了两篇对新闻定义再思考的文章,赵凯在《广播电视应有目已的新闻定义》中指出,在新闻学基本定义的基础上,广播电视应有自己的新闻定义,即,广播电视新闻是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信息的广泛、迅速的传播。与陆定一提出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相  相似文献   

11.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它应指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探讨广播电视的定义,是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的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当然,我们不主张从定义出发研究学问,但这绝不是说定义可有可无或无关紧要。试想,如果我们连“广播电视为何物”都弄不清楚,还怎能谈得上建立广播电视的理论体系? 研究广播电视的定义,首先应检阅以往的研究成果。迄今为止,国内工具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三个:  相似文献   

12.
吴贤纶对《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开展的“广播电视的性质、功能和任务”的讨论,提出新的见解。吴贤纶认为,应当按照总体、发展、实际三个观点探讨广播电视的定义。一、总体观点“广播电视”常指传播活动、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3.
读了《声屏世界》今年第八期上王新武同志的《现代新闻定义之商榷》和廖鸿同志的《对新闻定义的理解》两文之后,引起了我对新闻定义的思考。上述两位同志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和重新修定新闻定义,我也有同感。如何使新闻定义更科学呢?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以就教于新闻界同仁。一、新闻属何范畴新闻属何范畴?似乎是个不值一提的问题。但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拿上述两文来说,王新武的新闻定义是:“用成文性表意信息符号公开传播的最新事实”。廖鸿的新闻定义是:“新闻就是大众所关心的、最新发生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工作   近一年来,江泽民同志对广播电视工作有八次重要批示,提出了我国广播电视工作的方针、原则和任务,特别是强调了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广播电视覆盖,“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中国的声音传向全世界“的极端重要性,是我们在新时期搞好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全省各级政府领导和广播电视部门的同志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提高认识,正确把握,切实把思想统一到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上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世纪广播电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谈一谈5年来在广播电视新闻实践中得到的一些粗浅的体会,跟大家交换一下意见。5年来,可以说,只要不出差(我的出差也不多),没有什么重要会议,我基本上每天都参加审查电视的“新闻联播”节目。这也是广播电视部整党以后订的一项制度:部长兼总编辑,参加审查“新闻联播”。实际上就是和大家一起来编节目。当然,对这件事有的同志有不同  相似文献   

16.
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重要批示精神,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工作 近一年来,江泽民同志对广播电视工作有八次重要批示,提出了我国广播电视工作的方针、原则和任务,特别是强调了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广播电视覆盖,“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中国的声音传向全世界”的极端重要性,是我们在新时期搞好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全省各级政府领导和广播电视部门的同志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提高认识,正确把握,切实把思想统一到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上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世纪广播电视工…  相似文献   

17.
前几年,视听界开辟专栏,开展了“农村有线广播的生命力何在”的专题讨论。参加讨论的有上至省广播电视厅的领导,下至乡镇广播电视站的同志;有广播电视系统的同志,也有党政部门、经济战线的人士。江阴市广播电视局,根据视听界提出的这一问题,结合江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今年11月24日是刘少奇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日。刘少奇生前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全面的关怀和指导。“文化大革命”中,他对广播电视工作的正确意见被片面理解,歪曲引用,受到错误的批判,致使人们(包括许多广播电视工作者)长期不了解他为发展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作出的贡献。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作出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定后,应《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编辑部之约,“文革”前曾长期担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的梅益同志撰写了《少奇同志与广播事业》一文,这时…  相似文献   

19.
编者的话     
原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长艾知生同志因病于去年7月去世,享年68岁。艾知生同志在任期间,为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艾知生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本刊特发表原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现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常务副会长刘习良同志的文章《怀念知生同志》,以表达我们的缅怀之情。20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党、我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从此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20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同其他事业一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期《专论》发表的方文同志的文章《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20.
四月上旬我参加了广播电视部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学习讨论了中共中央书记处的重要指示和吴冷西同志的工作报告,深感北京广播学院有必要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为广播电视队伍的建设作出贡献。现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设想。一、学院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广播电视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