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二龙 《新闻前哨》2005,(2):100-101
2004年雅典奥运会报道对国内媒体是次大考,更是北京奥运会报道的一次预演。从本次国内媒体雅典报道的成效上看,提升媒体奥运报道的关键,在于提高媒体的专业性报道质量,而聘用昔日奥运冠军做记或主持人的方法,则是提高奥运报道质量的一种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郭之文  徐忠 《传媒观察》2007,(12):52-54
主题报道,历来是新闻报道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尽管我们强调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但新闻报道有其不可避免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倾向,有时这种政治倾向还特别强烈;另一方面,主题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媒体,都不能完全脱离开主题报道而生存。作为主流媒体的主流版面、主流频率、主流频道而言,主题报道往往是家常便饭,总是要照面,总是要进行,所以对主流媒体来说,主题报道往往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每逢重大时政出现的时候,主流媒体总是事先策划一些能够体现“主题”的选题和报道方案,以免到时措手不及。从被动式的报道,到媒体对主题报道的主动介入,是媒体搞好主题报道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赵士林 《新闻界》2004,(4):58-59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进入了新一轮的危机高发期。危饥报道是现代社会中国媒体的一个重要课题,2003年发生的SARS危饥使中国媒体危机报道的许多传统观念受到挑战,正确认识媒体危机报道的功能是中国媒体危机报道改革进一步深化首先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崴 《记者摇篮》2005,(9):53-54
战役性报道作为一种报道方式运用在我国新闻工作实践中由来已久。近些年,这种报道方式更是越来越多地被媒体在宣传实践中所采用,成为媒体宣传中常用的词汇,是媒体宣传集约化、规模化、报道题材重大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蔡万麟  刘钦 《中国广播》2007,(12):18-19
在媒体的激烈竞争中,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媒体的重要价值标准。影响力既有赖于日常报道一点一滴的积累,也需要集中的展示和提升。对于媒体来说,重大的战役性报道无疑既是对影响力的一种检验,也是展示影响力的机会。所以,每遇重大战役性报道(尤其是重大成就和重大会议报道),各媒体都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以期在竞争中占得优势,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国内媒体对体育的关注,是和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步伐紧紧相联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最初,媒体出于弘扬民族精神的考虑,也跟着走向了世界。在世界体育竞技场上,弱小的中国传媒得到了参与国际报道的机会,领略到体育报道市场的无限风光。在世界级大赛上与强手面对面的接触,使中国媒体看到了自己和西方媒体的差距。差距是压力也是动力,西方媒体激烈竞争的体育报道,为中国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参照系。正是在这种差距的激发下,中国体育报道不断走向成熟,并逐渐向国际先进水平靠近。中国电视媒体对大赛的转播,开…  相似文献   

7.
一年一度的高考报道是各媒体间展开竞争展现自己实力的重要机会,对于这个永不褪色的题材和话题,怎样做好相关的报道策划,是各家媒体必须思考的问题。在高考前后,各种各样的高考报道铺天盖地,报道的优劣势也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8.
经济报道是媒体的重头戏?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媒体的经济报道来关注经济现象,学习经济知识,解读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秦刚 《新闻记者》2001,(4):16-17
什么是媒体的影响力,媒体的影响力是如何发挥的?这是媒体人非常关心的两个话题,也是很难确定义的概念,笔者认为,媒体的影响力,主要是媒体通过自身的新闻采访活动和报道内容,对读者的思想观念及对事件的认知产生影响的过程,媒体影响力的基础是客观,公正,理性的报道,其效果是通过在最大范围内传播可信事实来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报道以往多为“单兵作战”,即一家媒体关注,投入很大的报道力量,但结果未必理想。甚至有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是这家媒体报道完,不见改进,过一段时间,另一家媒体又进行重复的舆论监督,但仍不见问题的解决。2005年9月,以《南方都市报》和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为主的广州媒体对广州火车站“背包党”事件的报道,以媒体联动的方式进行舆论监督报道,使得广州火车站社会治安问题这一顽疾得到社会的空前关注,中央电视台也介入这次报道。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的成功合作,  相似文献   

11.
从媒体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新闻业务的重点和难点;从受众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面对突发事件,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也就是说,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报点”到底在哪里?应该让社会关注什么?又给受众提供些什么?  相似文献   

12.
周万安 《视听界》2009,(1):98-98
作为主流媒体,做好主题报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功能,是当然的、不可推卸的职责,也是媒体水平与实力的体现。在当前的传媒生态环境下,主题报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的“四季歌”、“家庭作业”。近几年来,笔者参与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不少主题报道,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3.
经济报道历来是媒体宣传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采写的难点。相比其他媒体,线性传播和声音稍纵即逝的广播,似乎更难驾驭经济报道。广播的经济报道却往往处在领导,媒体、听众三方面都不甚满意的状况,程式化、枯燥乏味.浅显生硬、千篇一律的经济报道仍占相当比重。经济报道缺乏鲜活性、生动性和可听性的问题,已成为广播  相似文献   

14.
姚娟 《新闻实践》2011,(7):42-44
食品安全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近几年媒体报道的热点。近段时间,“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事件再次把食品安全报道推进公众视野。由于我国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模式的不完善,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中处于尴尬地位,社会公众和专家既肯定媒体的积极性、建设性作用,也批评媒体的“炒作”、报道不科学甚至失实等不规范行为。媒体该如何正确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本专栏的几篇文章作了分析与探讨,其中一个共识是:成为让公众信服的食品安全信息传播载体,应是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5.
现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媒体尤其是报纸,如何保持和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我认为,深度报道和评论是报纸的灵魂,也是报纸的优势所在。这是其他媒体无法可比的。宏观经济报道属于深度报道的范畴,需要努力提高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媒体的日益多样化,目前我们的新闻写作相对来说已比较落后了。媒体的多元带来的新闻报道也应该是多元的,但我们媒体现在实在是太单一,报道的角度和视野都打不开。因此.我认为目前我们的报道理念、报道的模式一定要有新变化。我总结了一下.有三大报道理念、三种报道模式和四种新闻写作的笔法。  相似文献   

17.
刘毅 《传媒观察》2007,(12):23-24
节假日报道是媒体日常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媒体对节假日报道感到束手无策,总感到没有什么新闻好报道,因此,相对于工作日的报道来说只好减少报道的内容和版面。然而,节假日报道真的不能突破吗?日,否!关键是要转换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怎样转换?回归节假日的本真——休闲!在以休闲为主题的基础上实现报道方式和报道竞争策略的组合。  相似文献   

18.
王钢 《青年记者》2007,(24):73-74
“深度报道”现在是各家媒体的时髦的话语,可什么才是真正的“深度报道”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度报道”是和舆论监督报道划等号的。1994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开播,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焦点访谈式的深度报道也被众多地方媒体所认同和仿效。  相似文献   

19.
在融媒体时代下,大量新媒体快速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融合,广播媒体要想在众多媒体中占据有利地位,有效提升自身公信力与权威性,就必须发挥广播深度报道优势,通过移动收听、形象说理以及声情并茂优势在众多媒体中占据一席之地,向社会大众带来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广播报道。本文对融媒体时代广播报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融媒体时代下广播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20.
综观调查报道类新闻,其重头戏在于揭露性或者批评性,不过,由于揭露性报道的急剧增多,媒体出现了揭露性报道泛化的现象,一些媒体过度热衷于寻求刺激性的新闻题材。本文暂且不论及媒体负责与新闻人责任的话题,而是从经营媒体的角度来探讨揭露性报道正负两方面的效应,进而阐述处理揭露性报道应该把握的“度”以及媒体做揭露性报道时应遵循的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