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体是作家个性的外化,是作家的文体意识在创作中的一种表现。徐訏小说打破了各种文体之间的壁垒,扩大文体的张力,真正实现了不同文体之间互渗、互融、互利、互惠,为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马娟娟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99-104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作家,徐訏在20世纪“文化综合”的四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以文学想象的方式超越生命的困境,加入到了时代文学的主题之中。50年代居留香港后,他并没有因时代政治的变迁而中止对生命哲学的思考和对神性的追寻,这时期的小说在对基督教的颠覆、佛教和道教的融和中,实现了永恒超越现实的宗教圆融。 相似文献
3.
4.
在徐訏的小说所表现出的人文主义价值理想中,理性形态和非理性形态、世俗形态和终极形态、传统本土形态和现代西方形态看似组成悖论性的紧张和对立,实则都是出于徐訏对人性既脆弱又凶猛的洞察,对人类知识和理性局限性的清醒认知以及对人间世俗生命悲天悯人的呵护和关爱。追求生命的舒展和人性的自由,让人类的精神摆脱物化现实的戕害和人类自身的局限,始终是徐訏小说中文化之维的标的。 相似文献
5.
何莲芳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8,(4)
四十年代风行于国统区的言情小说作者徐訏、无名氏的创作在被研究者称为“后浪漫派”的同时,其叙事模式的复调特征也目益受人注目。其具体表现为:情节故事的隐喻性、人物性格的对话性;同叙述与异叙述交混制造了不完全情节序列;外叙述中插入内叙述,制造多重意象;收缩淡化历时性情节,扩张突现共时性情节,促成时间小说向空间小说嬗变。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本文针对不同文体在教学中的渗透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不同文体在教学中的渗透方式,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潘亚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4)
徐訏逝世已经八周年了。他是个具有童心、爱心和故国心的爱国作家,值得纪念。 徐訏是位横跨两代的大手笔。今年是他诞辰八十周年,时值海峡三岸文学生机勃勃,交流频繁,硕果累累,尤其值得告慰徐訏在天之灵:您生前的愿望与呐喊,期待与呼唤,于今实现了。安息吧,孤寂的灵魂! 徐訏的小说以1950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下面略加评析。 相似文献
8.
9.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课文体裁多样化的设置特点,做好文体意识的渗透,采用与文体相符的科学的教学策略,把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文体价值充分呈现出来,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吴义勤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维谢洛夫斯基认为:“母题是最基本的叙述单位”,“每种艺术的表现,都以它母题为中心,一切其他场合都是母题的陪衬或点缀。”对于作家而言,主导母题的确立乃是形成其小说系统与完整的艺术世界的前提。爱与人性。这一母题乃是支撑徐(讠于)艺术世界的中心柱,而这个母题的多种形态,多个层面,多样角度的复杂表现,则使其艺术世界充满了变幻迷人的奇特风景。 相似文献
11.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19,(11)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当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文体意识,有利于提高小学生掌握语文学科规律的熟练程度,促进小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从准确定位,明确文体意识要求;溯本求源,关注文体基本特征;行之有法,分类渗透文体意识;掌握规律,解析文体应用研究;拓展巩固,渗透文体意识滋养对文体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展开了探讨,以期能够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13.
小说蒙太奇文体探源
——以西西的跨媒介实验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逾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后现代小说先锋手法之一是实验跨媒介叙述。香港先锋代表作家西西的文体创意源于对现代电影的研究。挖掘并梳理其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专栏,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由此可以分析西西在现代电影语境中形成的电影观,研究新电影技法如何激发其小说实验灵感,探究其小说蒙太奇文体特点,如何体现出后现代小说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4.
江卫社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2,19(4)
徐小说的美感来自作家对审美距离的把握。他通过叙述时态、人称的选择、小说社会环境的隐蔽和情节的虚化、突转与巧合 ,并用象征的手法或象征化的整体叙述等来调适审美主客体之间的距离 ,从而使作品的通俗性故事具有了现代性思索与情感意蕴。 相似文献
15.
徐的小说的悲观主义主要通过浓厚的悲剧意识、悲剧言情模式、人物的悲剧命运以及流浪和死亡主题来体现 ,结合了传统与现代表现手法 ,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 ,因而显得相当成熟 ,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文体意识在课堂上比较普遍地得到重视,应是2011年版课标颁布之后。2011年版课标在“阅读目标与内容”的表述中,比以往的大纲或标准更明确地加大了对文体意识的关注。其中,与文体意识培养相关的表述占了很大比例,第一学段有3条(4、6、7),第二学段有3条(6、8、9),第三学段也有3条(5、6、8)。 相似文献
17.
徐訏深受西方文化的浸染,基督教与西方现代主义对徐訏产生了很大影响。中西文化对比是徐訏文化反思的中心,他虽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但他十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落后腐化的一面与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更崇尚西方现代文化中的科学、民主、自由。徐訏小说的文化反思明显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为他的小说创作增添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所没有的文化因子,研究这一影响对徐訏的文化反思来说,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庆邦的小说中,在文体方面有自己的个性书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独白语的“明喻式”;主人公对话和叙述语言的自欺和欺弱;“远行”的叙述结构策略。这些文体个性,并不是单纯的语言表达形式,其中也包含深刻的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6,(9)
小说有自己特殊的文体表达规范和方式,还有各自特殊的文化环境。不同的小说作者,又有各自创作和写作风格,本文以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为例,从门罗的语言特征、叙事手法等角度,对门罗小说的文体特征进行探究,来印证门罗小说的心理现实主义色彩,哥特式风格,以及其女性主义和美学体现。 相似文献
20.
仲璨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102-106
徐訏的小说大胆借鉴西方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创作技巧,鲜明地反映了新文学雅俗对立的逐渐消解以及中国现代文学浪漫主义由旧到新的转变。徐訏潜心塑造的女性人物可视作其小说思想与艺术的一个支撑点,集中而又鲜明地反映出徐言于创作的艺术特色和文学史价值。徐訏在创作中,大胆糅合多种元素,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既闪现着神性的光辉,又具有鲜活的人性,既带有抽象的诗性之美,又具有生动的个体特征。徐訏小说女性人物塑造的特殊性,也是理解徐訏小说思想艺术价值与文学史开拓意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