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数码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正成为文化遗产现代传播和未来传承的主要推动力量。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理论支持、技术支持及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的系统梳理,进一步探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生存危机.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以及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正逐渐失去生存空间.介绍了如何利用现有信息技术手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及与图书馆的关系.认为图书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具有不可推卸的职责.并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图书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常用的几种数字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认为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保护提供了保障,数字化复原和再现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提供了支撑,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共享提供了平台,虚拟现实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提供了空间.建议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深度开发与运用要从六个方面着手:即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分类体系,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采集技术标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可视化表达,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技术综合运用体系,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交互体系平台,构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体系.同时要处理好以下四方面的关系:即数字化技术与文化生态平衡,数字化技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数字化技术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数字化技术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护形式单一、实体展示信息传播手段陈旧。具体策略上要建立非遗数据库、加大资金投入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方法上要丰富传播方式、拓宽传播渠道、挖掘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国逐渐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在诸多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成为新时代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在各国文化不断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文化的进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如何进一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传承与发扬提供条件已经成为各国文化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渠道,在数字化技术作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突破传统的局限,取得更为显著的进步.为此,本文将重点探索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找出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具有一定实践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保护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建立民族的"文化基因图谱",辅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决策。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存在着技术风险、人文风险和财务风险。上马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必须坚持以保护原生态为目的,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进行周密准备,加强法律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并建立合理的信息采集标准和体系。  相似文献   

8.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是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重点科研项目成果之一.是以吉林省通化地区满族非物质文化为基础建立的专业性较强、资料较权威、影响力较大的一个大型数字化保护平台。在介绍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主要特色的基础上,分析其研究应用的必要性和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京剧、书法、中医针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世界级的文化艺术瑰宝。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对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了冲击和变革,如何科学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效思路和方法。根据民族文化的信息特性,采用数字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采集、储存、处理、展示及传播,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换、修复和再现,还原为共享和可再生的数字文化形态,以达到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作为人类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在我国的非遗保护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主管部门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公共性意识不够等。为使我国的非遗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政府必须转变态度和做法,避免使其功利化、加强有关非遗的基础教育等措施。面对如火如荼的非遗保护,大力研究非遗的内在含义、分析其问题所在、探索其保护对策,将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技术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民间文学的保护和传承一直面临着留传后继无人、技术手段落后、传播方式单一等困境.辽宁省民间文学的数字化保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重视传承人和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者包含于后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当代地域文化中的遗存,因而非遗具有地域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荆州非遗文化在荆楚文化土壤中生成、发展与传承,具有先秦楚文化的烙印以及荆楚文化的典型特征,是湖北现代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因素。荆州非遗传统音乐项目具有浓郁的楚歌艺术特色,手工技艺类项目则继承了楚国手工艺技术的特色,而民间文学类项目也普遍以荆楚地域历史文化、名人为创作和歌颂的对象,它们共同体现了荆州非遗的楚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意义和作用,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原则和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九种类型的南通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运用虚拟博物馆、特色数据库、数字化图案与工艺品辅助设计系统、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以及数字化舞蹈编排与声音驱动技术等进行非遗项目数字化保护的可行性,并着重对南通范氏世家诗文这一实例项目进行特色数据库的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5.
非遗数字化成果关涉公共利益,其是否有必要采取私法保护的路径、是否能够作为财产权的客体,亟待澄清。为纾此困,通过“Encoding/Decoding”理论窥探非遗数字化成果受财产权保护的理据,从而明确非遗数字化成果作为财产权客体的法律地位。值此,既与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内在契合,又形成了对利益相关者的激励效用。依据非遗数字化成果生成与传播过程中所承载的不同私益品性,可将非遗数字化成果财产权界分为创作者的财产权与传播者的财产权,二者虽然在具体客体上有所差别,但权利内容均以控制权、利用权和处分权为核心。同时应当看到,拘囿于非遗的数字化系以非遗的保护传承为旨归,且其亦是对非遗利用方式的延展,非遗数字化成果财产权主体的权利须受到非遗权利人的制约,并应当以非遗的保护传承作为权利保护的边界,藉此消解非遗数字化成果的确权保护与非遗保护传承的表面张力。  相似文献   

16.
《大连大学学报》2015,(4):80-83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虚拟现实技术被应用到航天、军事、医疗、文化、娱乐等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虚拟现实沉浸式、交互式的表现方式展现着独特的魅力。面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部分问题,以往的文字、图像、影像等记录方式已经满足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本文旨在现代科学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寻求契合点,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服务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它代表了一个国家、民族或群体的文化传承,它包括五项内容。国家对它的保护方式通常是整理名录、保护传承人和法律保护。法律保护是最有力的保护方式,也是法制社会的要求,它包括专门法的保护和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后者的保护对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以金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关注焦点,强调了其研究意义,分析了其保护现状与现存问题,如保护意识淡薄、保护方法不当等,从高科技数字化保护技术、公众参与、实施登录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保护对策,并指出应注意的问题,为深入开展金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科学开展金坛"非遗"保护工作,推动其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论述了国际法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形成,之后分别通过国际环境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知识产权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论证。同时着重关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一个广受关注的新课题。齐齐哈尔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着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把握生命原则、创新原则、整体原则、人本原则和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