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品成的作品在儿童文学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其有关红色革命方面的著作,深受读者的喜爱,被评为"红军哥哥"的称号。《王坪往事》是张品成的一部儿童红色文学著作,在文中,王坪红军医院生活的几个孩子是善良、淳朴的,让我们通过这几个孩子的生活,看到了战争中的纯朴风情。本文针对张品成《王坪往事》中的战争中的纯朴风情,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祭妹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哀祭散文的代表作品之一,突破了传统祭文的格式、内容与形式,以多维度、跨时空视角叙述了作者与妹妹的相处经历,传达出对早逝妹妹的哀思与怀念。结合作者生平了解创作背景,可以发现,《祭妹文》从叙述三妹死因、回忆兄妹往事、书写三妹死状三个方面进行了文章叙事顺序、叙述内容、情感内涵的表达,其为研究袁枚创作特征、创作理论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梁晓声在创作知青系列小说过程中,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手法,生动再现了当时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知青上山下乡的生活风貌。这促使其在叙述过程中,不自觉地继承了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所表现出的热切的浪漫主义特点。又由于其个人出发点及社会历史原因,梁晓声的作品在叙述往事时遵守了一种虽无结果但歌颂过程的不忏悔模式。这固然与其表现手法有关,但从人物塑造过程中看,更多的扁平人物的出现,也是促使这种悲剧构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的天空》、《亮剑》三部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是对红色经典的再叙述,在表层的战争风云,英雄成长、革命历程叙事的深层,还十分引人注目地隐藏着一对关系:传统农业文明与战争文明结合产生的20世纪中国的主流文化与五四现代文明经由新民主主义实践结合产生的另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其表现方式为工农出身的革命者与知识分子出身的革命者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探讨其关系的特点及实质,从而论述三篇小说的深层创作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叙事性现实题材舞蹈是以叙述某一特定事件为前提的,该舞蹈作品的创作构思,通常具有具体的事件和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在叙述事件中能够表达得清晰、有始有终。叙事性现实题材舞蹈大多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案例,具有比较深刻的时代精神,在创作过程中,常常注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流。作品的创作价值体现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将编导者对生活的感悟真实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可以让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感,甚至是得到深刻的反思。本文将通过舞蹈创编的元素讲解有关叙事性现实题材的舞蹈创作的研究与实践,以原创舞蹈《来自星星的你》为例研究与探讨,由于此次选材的特殊性更加能够为叙事性现实题材的舞蹈创作达到一个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离魂记》是中国小说至唐变而成熟的起点,是中国小说文体渐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从它继承史传的篇章结构和叙述模式、吸收六朝志怪的内容题材、借鉴辞赋的艺术表达方式的创作特点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小说文体在这一阶段上的演进之迹。  相似文献   

7.
九十年代小说创作大致分以下几种类型:家世小说、叙述往事的小说、历史小说、传奇志怪小说、新写实小说,商战小说,文化关怀小说等。从本上看非现实题材的小说创伤优于现实题材的小说创伤,作家们之所以要逃避现实与社会变改和个人的价值取舍有关。  相似文献   

8.
纪录片的本源是人的历史和现实的存在,它以人的现实存在作为它第一性的东西。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众多的人物故事为载体,通过选择平民化的创作路线与叙述方式,来彰显其对人文价值的尊重。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从创作题材、创作过程、创作结果等方面分析了平民化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9.
题材创新与题材融合的和谐统一,是《歧路灯》题材上的美学特色,其具体表现形式便是公案片断与世情小说、教育小说的有机结合。对这一美学特色具体内涵的探讨可分两个层面:一是将《歧路灯》中的所有公案片断看成一个整体,从题材融合、主人公形象塑造、结构布局、主题表现等角度进行探讨与考察;二是将《歧路灯》中的每个公案片断均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观察对象进行探讨与考察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风声》、《铁人》、《建党伟业》等主旋律电影为例,对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在创作手法上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近年来主旋律电影的成功在于融和大历史于人性最普通却又最闪耀的时刻、宏大叙述中融入新的题材元素、现代影像技术注入宏伟叙事的建构中。  相似文献   

11.
白斌的动画电影《猎人与骷髅怪》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民族题材作品,影片创作是一次在视觉上将传统与现代、地域与普遍视域有效结合与转换的实验典范,没有任何的文化阐释企图,极单纯的动画手段在自然平缓的叙述中展示出一幅纯美的藏区生活图景,影片的独有呈现可以说是修正了人们对于民族题材艺术作品的视觉观念。也因此,影片获得了北京独立电影节的评委特别奖并入选多伦多电影节的独立竞赛单元,在民间影像中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周而复视《往事回首录》为其晚年的重要著作,但文本内容芜杂,超越自述的边界;叙述历史严重失实;对于过去的言行和创作没有反思意识,甚至拒绝反思;叙述的话语比较陈旧,缺乏时代感。周而复的写作依然受极左政治时代意识形态的控制,因而,他的这部著作是一部失败的自述文本。  相似文献   

13.
纵观1988年《山西文学》农村题材的短篇小说创作,明显地感到一种语言的缺憾。无论追述往事,还是表现当今,作家们注意的是事实和人物本身,思考的是潜藏于其中的情和理。语言在作家们的手中,仍旧是一件工具,处于被驱遣的地位。新时期的小说创作,经过几次高峰之后,现在显的平缓了。这种平缓局面首先是由  相似文献   

14.
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多以革命斗争和农村生活为主要题材,而《青春之歌》与《红豆》则是为数不多从女性知识分子视角出发,将女性恋爱置于革命历史背景下,叙述女性知识分子成长过程的小说。同时,作家创作均未脱离主流政治意识形态,都呈现了革命与恋爱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宏观模式构建、具体内容叙述、人物形象塑造三个方面具体叙述二者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王鹏 《文教资料》2013,(35):98-100
土改这一题材的小说创作横跨半个多世纪,从阶级性革命话语叙述到直逼人性的的思考,呈现了两幅迥然不同历史伦理叙事图景.其中解放区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尤凤伟的《一九四八》是前后两个时期描写土改的代表作,相同题材的叙事在伦理立场、善恶表达、人性挖掘以及爱情描写上却是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6.
二十二、“十七年”戏剧在题材上的特点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题材。在这方面又以工农业建设和部队建设为题材的作品数量较多,成绩也较突出,如《槐树庄》、《妇女代表》、《枯木逢春》、《霓虹灯下的哨兵》等。此外,也有城市生活,知识分子和青年题材的作品,如《龙须沟》、《祝你健康》等。 2.革命斗争题材。这一题材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国内革命斗争,如《万水千山》、《杜鹃山》、《东进序曲》等,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如《保卫和平》、《钢铁运  相似文献   

17.
诗歌的意象是人的内在意识情感同外在自然物象在相关前提下的融合统一,诗歌的这种思维过程正是意象思维的具体体现。《诗经》的内容十分丰富,题材广泛,其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与意象思维的高度和谐统一,是《诗经》艺术成就的高度体现。一、赋与意象思维在《诗经》的赋、比、兴三法中,赋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表现手法。宋代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其特点是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然而这种写法并非只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通过叙写人物思想言行,或典型的事物、场景给人以启迪,令人遐想。《诗经》中用赋的手法创作的许…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文评论的范围应包括文评论的理论基础、文评论的主体,由文评论、创作论中择选出来的代表性篇章。这三个部分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文心雕龙》文评论具有文评论与创作论结合、鉴赏与批评结合、批评标准与批评方法结合、肯定与否定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批评与现实结合的特点。这些特点标志着《文心雕龙》文评论所达到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19.
《桥边的老人》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是海明威众多战争题材小说中视角比较独特的一个短篇。海明威《桥边的老人》,通过小人物的生活片段,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采用有限视角展开叙述,有意遮蔽了他的创作意图。通过“显示”的手法,含蓄收敛地表达了他对弱者的同情,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珍视与渴望这一深刻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桥边的老人》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是海明威众多战争题材小说中视角比较独特的一个短篇。海明威《桥边的老人》,通过小人物的生活片段,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采用有限视角展开叙述,有意遮蔽了他的创作意图。通过"显示"的手法,含蓄收敛地表达了他对弱者的同情,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珍视与渴望这一深刻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