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策划人语观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是把感性认识进行思维加工的前提,学生要在观察中学习知识,又要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对他们的学习活动与知识面的拓宽起着巨大的作用,是必须具备的本领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任务。本刊策划专题,刊发相  相似文献   

2.
<正>策划人语观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是把感性认识进行思维加工的前提,学生要在观察中学习知识,又要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对他们的学习活动与知识面的拓宽起着巨大的作用,是必须具备的本领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任务。本刊策划专题,刊发相  相似文献   

3.
小学自然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 ,了解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并通过观察实验懂得一些自然规律 ,逐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下面谈谈我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初步探索。1 培养学生观察兴趣 ,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在教学中 ,教师“指导”的侧重点应放在感知材料上。要使他们掌握自然知识 ,需要多从感知自然物体和现象入手 ,丰富其感性认识。但因学生年龄小 ,知识少 ,经验缺乏 ,他们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所以他们在感知事物会凭…  相似文献   

4.
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仅能为他们深刻领会知识提供鲜明而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而且能开阔他们的眼界,对他们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怎样才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呢?加强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结合课堂教学,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的练习训练;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5.
有目的地组织学生采访、调查、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有关思想观点、知识和行为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在教育教学中常为教师所运用。可是,据笔者了解,发现我们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就事论事,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参观活动,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数学教师指导学生实地观察、测量,作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自然教师带着学生走向大自然,引导学生观察动物、植物,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自然知识结合起来,加深理解知识……这些活动,无疑能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情感。但是,由于学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能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分析能力、对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起始年级的物理教学,必须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的材料。下面就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谈几点看法。首先,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知道,学生学习理解知识,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实践升华到认识,再实践到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渐渐推进和深入的。因此,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观察和实验的机会,使学生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充分利用他们的感知功能,使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相似文献   

7.
小学自然知识来源于自然界,源于现实生活,是我们视而得见,触而可知的。 儿童认识事物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周围熟悉的事物现象和具体直观的材料感到更加亲切、有兴趣。直接经验、感性认识是他们进行抽象概括并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只有组织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接触各种事物现象,体验生活,扩大感性认识,才有助于他们把抽象的概念同他们头脑里的鲜明表象结合起来,在理解事实和现象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更高层次的认识。由此可见,加强观察、实验及动手制作是体现儿童认知特点和发展儿童思维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教学中 ,学生普遍反映物理比其他学科难学 ,从而使学习的兴趣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除了由于在思想上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外 ,还在于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较深层次知识的学习就难以适应。因此 ,学生在物理学习时应掌握以下四种学习方法。一、观察方法从认知规律看 ,学习是从感性认识开始 ,以感知为基础 ,而观察是感知的一种特殊形式。观察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 ,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观察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习物理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情境 ,充分利用实验仪器、挂图、幻灯、录相等直观教具和演…  相似文献   

9.
一、发挥感性认识在教学中的作用小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一般都要从感性认识开始,在观察、实验和操作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思维过程,使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越丰富,就越能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比如,教学...  相似文献   

10.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发现事物特征的能力,是一个稳定的个性特征。它不是天生的,要靠不断地丰富知识和长期的观察训练才能形成。所谓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人对现实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就学生的学习活动看,观察是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可见,良好的观察力是学生成功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的必备条件,也是他们未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必备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作本质分析,使知识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许莉 《考试》2007,(11)
"观察"在实验性很强的生物学科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能获得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感性认识,还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本着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引导学生主动获得知识,让学生亲自体验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下面结合"通过观察牛、马、驴的外形,找出相似动物之间的不同和不相似动物之间的相同之处"的教学活动,来谈谈笔者的个人体验。  相似文献   

13.
根据《心理学》的原理,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所以学生能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知识不等于能力,从知识的掌握到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掌握知识的多少有关,还与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尤其是掌握知识的方法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就如何在《机械基础》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谈一些体会。 通过周密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人们对某一知识的理解常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知识所反映的事物对学生是非常陌生的,这时教师最好组织学生观察实物或模型,以获得感性认…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始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科学教师必须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和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增加感性认识、开阔视野、活化知识.  相似文献   

15.
张靖 《成才之路》2010,(27):74-74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要想让学生掌握VB这门课程,需要探索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边做边学,从而对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6.
实验是学习科学必要的手段.生物实验是让学生形象地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了解生命活动规律;能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动手动脑、分析总结的能力,激发他们不断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小学自然大纲指出: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因此,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积极加以应用,使知识得以内化,使思维得到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加强观察实验,训练思维的形象性观察是思维的窗户。由于学生实验操作时往往只注意事物的外在表现,而忽视事物间的联系,思维较形象而粗略。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注意观察,把实验操作的感性认识加以比较、分析,有助于对知识的掌握,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协调发展。例如《车》一课,先让学生认识…  相似文献   

18.
观察能力是指人们运用感官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地感知外界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观察和观察能力对于认识自然界、掌握生物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和从事生物科学研究都十分重要。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学习、内化科学理性知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初中学生正处于感性思考向理性思考的过渡期.通过科学实验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鼻、手、脑等多感官去体验,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教师借此通过“有的放矢”的设问和点拨,以及“由表及里”的分析,既可达成科学知识的传授,又可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和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更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探究真理的科学素养.因此,科学实验是融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于一体的最佳的教学载体,能否设计好、运用好科学实验是考量科学教学贯彻新课程理念成功与否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20.
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初中生物课程安排了大量的实验课,其不但能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和了解相关知识,而且能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获得直接经验,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实践、分析等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其可以让学生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学得生物学知识。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周密安排、科学引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