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对V排的误解而出现解题错误.例如下面的一道计算题:原题:某圆柱体的底而积为S,放入圆筒形容器的水中(水足够深),该圆柱体浸入水中深h=0.1米,而浮于液面,圆筒容器的底面积S’=5S.问: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增加多少?甲同学解法如下:设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为AP、圆柱体侵入后水增加的深度为3h,圆柱体侵入的体积为巴(图1),甲同学认为VI应等于圆柱体排汗水的体积V。,因而列式如F:已同学解法如1二:圆柱体侵入原水面A411下的深度为人介p图2、图3.排开的水使容器水面上升高度为3if,从而圆柱体浸在水中的深度…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2001年中考试题第34题:一个内部含有石块的冰块放在密度为ρ0=0.95×103kg/m3的液体中恰好能悬浮。一个底面积为S=100cm2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水,将这个含有石块的冰块放入水中后,容器中的水面较原来升高了h1=2.09cm。待冰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h2=0.1cm。求冰块内石块的密度为多少(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这道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密度、浮力、二力平衡、压强、压力等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该题为学生独立创设新的物理问题情景,创造性地发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物体的浮力一章教学中,有一个趣味的问题:在盛水的容器中有一块浮冰,融化后水面比融化前水面是升高、下降还是不变?此问题当然可通过实验得出答案,但限于条件,实验并不易做,而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可以推出正确的结论:1 纯冰  融化前,由冰的平衡条件得:F浮=ρ水V排g=m冰gρ水V排=m冰=ρ冰V冰(1-1)  融化后,依质量守衡定理得:m冰=ρ冰V冰=m冰水=ρ水V冰水 代入(1-1)式:ρ水V排=ρ水V冰水  ∴V排=V冰水即冰融化成水的体积正好填满冰排开水的体积,所以水面高度不变。2 冰中…  相似文献   

4.
题目有一个高为h=40厘米,横截面积S二25厘米‘的圆筒形薄壳形容器B,其质量为100克,现装入半筒(l/ZV)某种液体A,并将容器B封闭后放入水中,该容器恰好能悬浮于水中不动,如容器中B内空气质量不计.求:若装入液体A的体积变为l/3V,容器B仍保持竖直状态,当容器平衡时,圆筒底面受到水的压强多大?根据题意:B中装入半筒(l/ZV)A液体,将容器B封闭后放入水中,B容器在水中悬浮画出图示甲;当B容器内装人A液体问/3V)时,A和B的总重力减小,则有F#>C,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B容器将上浮,最后在水面呈漂浮状态画出图示…  相似文献   

5.
题1(2012年天津)如图1所示,将底面半径为2R的圆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把高为h,密度为ρ(ρ<ρ水).半径为R的实心圆柱体木块竖直放在容器中,然后向容器内注水,则A.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为ρgh B.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ρgh C.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πR2ρh  相似文献   

6.
题目:均匀圆柱体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当一木块放入水中,静止于水面上,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未放人木块时增加了1200帕。若将木块浸没在水中部分削去,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比未放人木块时增加了400帕,求木块的密度。  相似文献   

7.
顾建 《物理教师》2000,21(4):17-17
[题1]如图1所示,将溢杯置于水平桌面,倒入某种液体至溢口,液面高为 10 cm,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176×103Pa,求:(1)这种液体的密度,(2)若将长16 cm,密度为0.9×103kg/m3的圆柱形木块竖直放入该液体中(不倾倒),计算该木块排出的液体重与木块重之比. [分析与解] (1)根据液体的压强公式,得 (2)要计算木块排出的液体的重,必须先判断木块放入液体静止后所处状态. 因为ρ木<ρ液,所以木块漂浮. 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则有F浮=G木,而F浮=G排液,故G排液:…  相似文献   

8.
求液体产生的压力和压强,一般情况是先根据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求压强,后用压强的定义公式F=pS求压力.在使用p=ρgh求压强时必须注意下面几点:1.注意p=ρ液gh的适用范围此公式虽然是由压强公式P=F/S推导出来的,但是它只适用于计算由静止液体自身重产生的压强(不是外加压强),如果液面上有外加压强,那么,液体某点的实际压强为p=p外+ρ液gh.对某些特殊固体的压强问题,如圆柱体、长方体之类的侧面直立且密度均匀的物体对水平支承面的压强P=F/S=p。gb是成立的,这时。为固体密度,h为柱体高…  相似文献   

9.
设柱状容器的底面积为S,里面盛有适量的水,当放入一物体(固体)后,容器内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_浮=ρ_水gV_排=ρ_水g△hS.容器内水面的上升,导致了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压强的增加量为  相似文献   

10.
例1一个容器里盛有12cm深的水,水中A点距水面的高度为5cm,则A点处的压强是。错解p=ρgh=1×103kg/m3×10N/kg×(0.12m-0.05m)=7×102Pa。分析公式中的h不是高度,而是深度,所谓深度指的是此处到水面的竖直高度,所以此题h=5cm。例2如图1所示,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放两个相同的物体,则窗口中液面刚好相平,则A液.p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A>pB。B.pA相似文献   

11.
在中考物理试题中,求解压强、浮力的变化问题是其中的一个新考点。现通过两道中考题加以分析: 例1 (内蒙古区包头市中考题)在粗细均匀的盛水容器中,放入圆柱体A,静止时圆柱体A竖直在水中,并有1/4的长度露出水面,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300Pa,如果容器的横截面积为S1,圆  相似文献   

12.
液体的压强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它对容器的底部、侧壁都要产生压强,同时,在液体内部也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跟液体的多少、体积等都没有关系.例1如图1所示的两个形状不同的容器A和B,底面积都等于100厘米2,装有相同深度H=20厘米的水,B容器上部管子的横截面积S’=4厘米2,h’=10厘米,下半部分是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立方体.置于水平桌面上,试计算比较:(1)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2)容器本身所…  相似文献   

13.
例1水平放置的容器底面积为100厘米2,装上水后底部受到的压强为2.0×103帕,当在水面上放置一木块后(水未溢出),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为2.2×103帕.由此可知().A.该木块的质量一定是200克B.投入木块后水面升高2厘米C.底部受到的压力一定增加了2牛D.桌面受到的压力也一定增加了2牛解析本题如直接求解,难度比较大,也不便对所选答案进行判断.下面用增量法求解.设原来水的高度为h米,放置木块后水的高度为h’米,则由P=wi,P’=Pgh’得:P、P=pg(h’--h),即h’-h=(p’-p)/沼底部受到的压力增加量为:F’-…  相似文献   

14.
液体压强公式p=ρgh,适用于计算液体内部任意深度h处的压强,它与公式p=F/S并不矛盾.p=F/S是庆强的定义式,是普遍适用的公式.而公式p=ρgh是研究某一深度处液体的压强时从公式p=F/S推导出来的.由于在同一深度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任强相等,由此可计算某一深度液体对任意方向的压强,压强的方向随着受力方向的不同而改变.公式p=ρgh中的“h”表示液体的深度,深度是从自由液面到液体中某点的竖直距离,而不是从容器底部到某点的高度.例一图1,甲、乙中A、B、C、a、b、c各处的深度分别是hA,hB,hC,ha,hb,hc.小结从图…  相似文献   

15.
下面的试题是2007年潍坊市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中的一道实验探究题. 题 实验中学物理课外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物理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讳下的圆柱型金属体(高度为10cm)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相似文献   

16.
1.在图1所示的盛水容器中,A、B、C、D、E各点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ρA、ρB、ρC、ρD、ρE,将各点受到水的压强从大到小排列,应是2.在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底面积为S、高为h的长方体铁块,现把它锻打成一个高为h/2的圆柱体,竖放在水平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原来的倍。3.如图2,甲、乙、两三个容器中盛有三种不同的液体,它们的密度之比为1.8:1.2:1.质量之比为3:2:1.若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且液体的深度相同,则容器底面积受到液体的压强之比为__,压力之比为_.4.履带式拖拉机的履带是用一块…  相似文献   

17.
题目在一口大底小的锥形容器中盛有m克某种热胀冷缩的液体如图1所示,当液体温度降低时,容器底所受液体的压力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定.许多同学这样分析:根据压强公式得:F=pS=ρghS,当液体温度降低而收缩时,ρ变大,h变小,g和S不变,因此轻易下定结论“无法判定”,错选D.怎样正确分析出这道题呢?下面列出两种求解方法.解法1设液体密度为ρ,液体深度为h,容器底面积为S,容器中液体上表面积为S1,液体体积为V.根据压强公式得:F=ps=ρghs又(圆台体积公式),把它们代入①…  相似文献   

18.
例1 一个容器里盛有12cm深的水,水中A点距水面的高度为5cm,则A点处的压强是。  相似文献   

19.
在应用公式P=ρgh计算液体内部压强时,由于g为常数,这样压强的大小就只和液体密度P和深度h有关.对于同一种液体,密度产不变,这时正确理解液体深度h就是进行正确计算的关键.怎样确定液体深度h呢?一、如果是计算液体内部某点(处)的压强,则h是从液体表面到要求计算任强的那一点(处)的竖直距离.如图1,计算容器内部B点的压强,深度应为山,而不是h。;如图2,计算容器内部A点的压强,深度应为此;B点的任强,深度应为儿.如图3,若求容器底部A点的压强,深度应为h,而不等于L,L是液柱的长.二、如果是计算整个容器壁所受液体…  相似文献   

20.
题目如图1。有一均匀木质圆柱体A,高为20厘米,底面积为200厘米2。A的底部中心系一根细线,另一端系在柱形容器底部的中央,容器底面积为400厘米2,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1.76牛,当容器内水高20厘米时,圆柱体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细线恰好被拉直,且线中拉力为零,如图所示.求:①再向容器注入水,水面升高到多少时,细线刚好被拉断?②当细线被拉断后,A上浮到静止在水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较线刚好拉断时变化了多少帕?分析与解此题为1996年徐州市的一道中考题,本题含有多个物理过程,涉及到密度、压强、浮力等知识,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