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从道德视域切入冯小刚的电影,以道德坚守、道德迷失、道德理想三个维度,评析了冯小刚电影的道德主题探索历程,揭示了冯小刚电影的动力源泉,认为冯小刚电影背后的道德主题格调,是其影片深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运用托马斯·沙茨提出的融合仪式电影理论对冯小刚电影创作进行关照。通过对人物身份与主题、矛盾冲突与解决、背景音乐与主题歌(曲)、场景与"类公路片"四组影像关系的分析和论述,剖析了冯小刚电影作品在当代中国影像生态里呈现出的明显的融合色彩。冯小刚的贺岁电影是一种运用了融合仪式型叙事策略的类型电影。  相似文献   

3.
冯小刚的贺岁电影是最先创造大陆电影票房奇迹的系列影片。人们对他的关注也多集中于滑稽情节和幽默台词上,而较少专门研究其贺岁电影的主题。本文在解析中国悲喜剧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分析其贺岁片的叙事结构和主人公的形象塑造,解读冯小刚系列贺岁片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冯小刚电影当作“贺岁片”、“商业片”,而强调其喜剧调侃性,渲染其娱乐氛围,甚至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群体期待视野。然而,在冯小刚电影中,在调侃的同时,在嬉笑的背后,还有一种更深层的意蕴,一种淡然地苦涩,那就是对善的颂扬,对生命的尊重。它作为一条隐性线索贯穿于冯小刚电影之中,而在《天下无贼》中善和生命的意义被发挥到极致,从而使得天下无贼的美好愿望能够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   

5.
在电影创作背景和艺术理想的意义上,电影导演黄建新、冯小刚的共同处又是他们差异性的出发点。主要表现是:在总体观念一致的前提下,他们对电影艺术的观念和属性的理解的切入点不同;在他们的电影作品表现出思想主旨即都市意识在总体上的一致性的同时,又呈现出对都市意识在分类和层面意义上的不同理解,如对都市人生存状态的不同理解及其作品中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凯文·林奇有关都市意象的论述,为对当代电影中都市呈现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路。电影中的都市意象在电影批评中关联到3个主题:第一,都市意象与都市化。电影中的都市意象是都市化进程中都市景观变化的视觉呈现。第二,都市意象与都市人的感知方式。当代电影呈现了现代都市人多样化的精神状态。第三,电影语言与电影都市呈现。多样化的电影镜头语言对应着呈现都市景观的特定方式。  相似文献   

7.
就冯小刚电影中所表现的人生形态进行讨论,提出冯小刚电影中所表现人生形态的发展阶段,人生尴尬的主要特点,以及对这种尴尬的化解,因此这种尴尬的深刻与化解的世俗,使得冯小刚电影赢得了从官方到平民的喜爱,但作为知识分子,冯小刚敏锐的发现和刻意的回避,则表现了知识分子精神退守的策略与无奈的泛道德化倾向。  相似文献   

8.
电影《1942》上映以后,票房和评价都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电影所讲述的沉重故事和呈现的惨烈画面,似乎不为观众所接受,但当细细品尝电影,我们会发现,在沉重故事和惨烈画面背后,是冯小刚用电影语言对人性的深度叩问.影片以1942年河南灾荒为大背景,从灾民和官员两个群体入手,对人性的失落、挣扎、归回与救赎做了精彩展示,是继《唐山大地震》后,又一部力图传递给观众温暖和力量的电影,再次体现了导演冯小刚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9.
电影中的都市电影院是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觉主题.与这一主题相关联的电影文化问题是电影工业发展的历史、叙事手段的变迁及电影业的当代状况.对电影中的都市电影院影像的研究,能够推进电影文本研究,并将文本研究纳入一个更为广阔的电影文化史语境进行思考,在当代文化研究的背景中具有现实意义和启发性.  相似文献   

10.
<正>隔了这么久,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终于要上映了,一时间被刷屏,原因在于这些关键词(Yuan):圆形构图(圆),荒诞主题(冤),冯小刚、刘震云、范冰冰12年后再聚首(缘)。随便一组关键词拿出来放到现在的华语电影市场,都是新鲜得很。你见过望远镜一样的圆形构图电影吗,没有吧?你见过冯小刚两次启用同一个女演员么(除夫人外),没有吧?在冯小刚执导,刘震云编剧,范冰冰主演的这部新作品《我不是潘金莲》里,你就能看到这些奇观。  相似文献   

11.
学界公认《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关于救赎与成长的小说,但这些论文鲜有分析探讨移民作家在救赎背后的深层次因由。主人公从神谕性社会流亡在美国,在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下,他获取基督教的救赎意识、移民文化的包容精神及个人主义的自我意识,这些新的意识正是他能够勇敢跨出自我救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现代工业社会扭曲人的自然本性,造成人格分裂.保罗的情感被母亲控制,以致宗教信仰动摇、行为失范,在基督教道德和世俗生活中徘徊,在灵与肉的选择中陷入迷茫.为了突破困境,他摆脱母亲的控制,放弃纯粹的精神或肉体之爱,在宗教道德的指引下,构建灵肉统一的新生活.这既是他的自我救赎之路,也是作者在大工业社会背景下,为陷入宗教道德与世俗生活困境的人指出的得救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炜从不回避苦难,相反,他最近的长篇小说《丑行或浪漫》又是对苦难的一次集中表现:性、政治,以及饥饿、世俗,对个体的人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肉体和精神都构成严重的威胁和逼迫,他们只能采取坚决的抵制和迫不得已的自赎。而背负苦难奔跑,可以说既是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命运和整个人类存在命运的象征,又是一种自我救赎的生存悖论,更是张炜所特有的持之以恒的写作姿态。  相似文献   

14.
贺亚男 《海外英语》2012,(14):174-175,177
正统观念中,基督教的救赎是通过上帝之子耶稣的殉难来实现的,但从更抽象、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救赎可以通过时间、死亡和挚爱来变相获得。《麦克白》中时间救赎的主题非常明显,即通过使过去、现在、将来达到与上帝时间的永恒合一,来拯救处于世俗时间中的人。结合奥古斯丁关于时间和人类思维(记忆与期望)的关系,可以看出,麦克白的悲剧不仅仅是一个高尚的人因为性格缺陷而走向自我毁灭,而是在于他在犯了罪的同时,关上了自己的救赎之门。  相似文献   

15.
大江健三郎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中,通过对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接受和超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学思想和创作方法。经由西方文化的洗礼,大江健三郎把《圣经》知识熔铸到创作中,使其文学渗透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救赎情怀。同残疾儿子共同生活的经历以及对广岛、长崎核爆患者深重苦难的体悟,激发了大江文学中宏大的共生感。而作为一个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大江把个人的、家庭的痛苦,升华为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关注,最终形成了一种超越一般宗教的普世救赎意识,浸润到大江文学中,体现了大江对人的终极关怀,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评论界普遍关注艾.辛格长篇小说中男性“忏悔者”形象,肯定了这个模式化的角色对凸现小说“背弃?回归”主题模式的同构性意义,并高度评价了辛格为捍卫犹太传统文化所作的贡献。然而,在辛格的长篇小说中,女性人物往往被扭曲和异化,极少得到正面关照。在《卢布林的魔术师》中,作者肆意将女性人物扁平化,将丑陋、愚蠢、冷酷、贪婪、放荡等品性浓缩到她们身上。这样,男性主人公与女性人物的各种关系,隐喻了他曾经被诱惑,然而最终能够顿悟自救,浮出世俗欲望的层面,完成信仰的回归。这种彰显男性主人公弃恶从善,浪子回头的叙事策略充分暴露了作者隐匿的男性立场。这种男性叙事话语并非是一个单纯的文学现象,它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基因,十分强调身份意识(契约意识)和伦理意识的犹太传统文化本身就呈现出典型的男性色彩。透过辛格的男性创作立场,我们捕捉到小说中渗透的犹太文化元素,也感触到辛格这位“最后的犹太作家”对犹太传统男性文化的独特承袭。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位具有鲜明作者电影特质的导演,索科洛夫的诸多影片都弥散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情绪。这些情绪作为艺术家心理的外化至少包含如下两个层面:内在心理的孤独和外在的物理表现。孤独意识成就了索科洛夫沉郁隐忍的诗性电影风格,其背后隐含的则是他与当下俄罗斯主流价值的隔膜疏离以及对当下俄罗斯精神的深切忧虑。  相似文献   

18.
从小成本的独立电影《制服》、《夜车》,到如今融合侦探片、黑色电影与导演个人风格于一体,兼具文艺片的艺术内涵与商业片的类型元素的《白日焰火》,刁亦男导演实现了在艺术与商业之间的二美兼并。无论是前两部极端个人化、风格化的小成本作者电影,还是《白日焰火》,各种故事外衣包裹下的内在人性冒险与救赎内涵是贯穿三部电影始终的主题元素。  相似文献   

19.
茅盾擅于展现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现代都市文化场景和快速生活节奏,并以此观照、分析现代中国社会,这构成茅盾创作最显眼的底色和基调.而独特的都市视觉、都市精神、都市时空节奏,则使其小说成为典型的现代都市小说.  相似文献   

20.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都在探讨人的秘密。由于自身经历的影响,他偏爱“穷人”主题。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并没有停留在对穷人苦难生活的展现上,而是把笔触深入到潜伏在人性深处、人的本性中的不幸。他否定理性人物.认为理性能引诱人犯罪。他肯定和赞扬“神人”,认为至善至爱才是人悲惨命运的拯救力量。“神人”形象成了他与丑恶现实相对抗的武器,也成了他解开人之谜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