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三年级下册《沉与浮》单元的第一课时。这一课由四项活动组成:观察物体的沉浮,观察更多物体是沉还是浮,物体的沉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思考和讨。沉浮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中,怎样选择材料至重要。下面根据教师的执教实例,谈材料选择在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些相关的思考。活动一:观察物体的沉浮师:(出示一木块)这是木块,我它放到水里,你们猜是沉还是浮?生:浮。师:(演示)猜对了,(出示弹珠)这个呢?生:沉。师:(演示)也猜对了,(出示瓶…  相似文献   

2.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位教师组织的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沉浮”。活动的大体过程如下:环节一:组织幼儿集体观察老师操作,看哪些东西可以沉,哪些东西可以浮,并在黑板上画出二维的记录表格,让幼儿学习如何记录观察结果。具体过程是:首先,教师指着面前的水盆,问到:“这是什么呀?”(无效和无用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应该引起幼儿思考和探索,答案是多元的。教师的问题,按其作用,可以分为:引起幼儿探索兴趣的;激起幼儿认知矛盾的;引导幼儿探索方向的等)接着又指着面前各种沉浮材料问到:“我把这些东西放进水里会怎么样?”这时,有幼儿说“沉下去…  相似文献   

3.
案例一:浮不起来的马铃薯。教学片段一:教师拿出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让学生猜测:把这两个马铃薯放到水槽里,会沉还是会浮?学生的猜测有三种情况:大的沉,小的浮;两个都沉;两个都浮。多数学生认为跟马铃薯的大小、轻重有关。师:多数同学认为跟马铃薯的大小、轻重有关,是这样吗?现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水里加盐会让物体浮起来的现象. 2.学习猜想和实验记录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水里加盐会让物体浮起来的现象. 活动准备: 1.积木、雪花片、钥匙、曲别针若干,魔盒一个. 2.记录表一个,画在黑板上. 3.杯子每人两个(一杯清水,一杯盐水),盐每组一盘、勺子每人一把、小西红柿若干、记录表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小西红柿宝宝的沉浮实验 师:"今天老师的魔盒里有一样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西红柿) "现在小西红柿宝宝想到水里去玩一玩,你们猜猜西红柿宝宝会浮上来还是沉下去?"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下册)在教学中不乏精品。下面选取两个教学片断谈点笔者的感受。教学片断一(教师甲):……师:那么,你说说马铃薯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呢?生:盐水比水重,所以马铃薯浮起来了。师:(高兴地)你怎么知道的?生:科技老师告诉我们的。把鸡蛋放在水中是下沉的,把盐放在水里搅拌几下,鸡蛋就慢慢浮起来了。我想,马铃薯在水中也是这样。师:(握着这个同学的手)你真聪明。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生:(一齐)同意。……教学片断二(教师乙):……师:大家的意思是说马铃薯的沉浮与水有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水的问…  相似文献   

6.
一、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现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幼儿园开设的科学探索课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结合实际案例来找出目前幼儿园在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中班科学活动:动物的尾巴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都是谁的尾巴?幼:有金鱼的尾巴、猴子的尾巴、松鼠的尾巴、小燕子的尾巴……每个幼儿都从教师出示的图片中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尾巴。师:还有些动物有尾巴呢?  相似文献   

7.
《沉和浮》一课教学生认识沉和浮的现象,使学生知道哪些物体在水里沉和哪些物体浮,还要求指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浮的物体沉下去,使沉下去的橡皮泥浮起来。我认为这一课是发展学生创造精神的好材料,启发学生去观察,去思维,去创造,要学生亲自经历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冯老师,您好! 前一段时间,我组织了一次科学活动,让儿童利用原有的沉浮知识来完成这样一个任务:使原先沉在水里的浮起来,原来浮在水面的沉下去。孩子们一听任务,马上兴奋起来,按我的要求,四人一组开始探索,很快,孩子们就想出了不同的办法:有的把橡皮泥团成两个  相似文献   

9.
师:我带了点东西(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大家认识吗?生:玻璃,跳跳球,石子,泡沫,乒乓球。生:还有木块和食盐。师:这不是食盐,是白糖。生:还有玻璃缸,缸里有水。师:太棒了,哪些属于固体?生:有玻璃,有石头,好像只有水不是固体。师:那水属于——?生:液体。师:如果把这些固体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生:有的会沉下去,有的会浮起来。生:白糖会“融化”。师:“融化”?有个同学有意见,请你说说。生:是溶解。师:为什么不可以说“融化”?生:融化后还可以看见,冰融化了变成水,水还可以看见。生:还有巧克力也可以融化。师:太棒了,白糖放入水里,会怎样…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名叫《沉和浮的秘密》。里面讲了为什么有些东西能浮在水面,有些东西只能沉到水里。我觉得最奇怪的是:为什么水里的盐越多,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分析】《把固体放到水里》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从内容编排的角度来看,本课是通过把物体放到水里后呈现的两组现象:沉与浮、溶解与不溶解,来研究固体的另外一些性质。本节课,我将带领学生就"沉与浮"这一现象做深入、细致的探究。【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并用文字或图表等手段记录和描述所观察到的科学现象。知识与技能:知道哪些固体可以沉,哪些固体可以浮,意识到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  相似文献   

12.
张峰溥 《作文大王》2014,(11):12-13
今天,我和妈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妈妈拿出一枚回形针,然后倒了满满一杯水,笑眯眯地对我说:“如果我们把回形针放到水里,你猜会怎么样?”“回形针当然会沉下去!”  相似文献   

13.
哥哥冰冰,我们老师今天说鸡蛋可以在水中浮起来!让我们自己回家做实验,想办能来法让?看你它怎相样浮信才吗起?啊?这怎么可能?要不你先去端一碗水来吧!然后把鸡蛋放进水中变化。哥哥,你看,鸡蛋沉下去了!哪会浮起来啊?加盐,往水里加盐看有什么变化?哥哥怎么加了盐也没什么变化?两兄弟冰冰多加点盐试试看吧!啊!快看,鸡蛋终于浮出水面了!好好玩哦!我把鸡蛋按下去,它又浮起来了!把它转一下,它又从另一处浮起来了。并且鸡蛋浮出水面的一直都是那一头。哥哥,这是为什么呀?走,问爸爸去!爸爸,为什么加盐以后鸡蛋就会浮起来呢?那是因为浮出水面的那一…  相似文献   

14.
把一袋冷水放在热水中会怎样?一袋热水放在冷水中会怎样?——是沉还是浮?这是《科学》三年级下册《冷和热》单元第一课时《冷水和热水》一课中的一个教学活动。【情境再现1】用自封袋装满了冷水(不留空气)放在热水中,沉下去了;再用自封袋装满了热水(不留空气)放在冷水中,浮起来了。学生通过一种新视  相似文献   

15.
吴京钧 《科学课》2009,(3):17-17
在上《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时,我设了一个悬念,孩子们看着我把一个大土豆扔进水里.认为肯定会沉。如他们所愿。大土豆沉了。我把土豆切了一半.说如果再把一半土豆扔下去呢?一部分同学开始动摇,认为会浮,结果还是沉,很多同学憋不住了:“老师,切小一点,再切小一点,切得一点点小。”  相似文献   

16.
在上《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时,我设了一个悬念,孩子们看着我把一个大土豆扔进水里.认为肯定会沉。如他们所愿。大土豆沉了。我把土豆切了一半.说如果再把一半土豆扔下去呢?一部分同学开始动摇,认为会浮,结果还是沉,很多同学憋不住了:“老师,切小一点,再切小一点,切得一点点小。”  相似文献   

17.
在低年级儿童心目中,观察实验是游戏,是玩。凡是有观察实验的课,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高。如在教学《浮和沉》一课时,在指导学生认识了什么是浮,什么是沉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周围的一些常见的物体,哪些在水中会沉,哪些会浮呢?请同学们通过观察实验后告诉老师。这时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抢“头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记录,紧接着是浮沉知识的应用:怎样让浮在水面的东西沉下去,  相似文献   

18.
活动室的每张桌上摆着苹果、梨、香蕉、西红柿等水果及一盆水,桌上还放着幼儿记录用的卡片和水果小图片。随着老师一声亲切的招呼,孩子们活跃起来了,情不自禁地指点着、议论着各种水果。有的描述它们的形状;有的在回忆吃这些水果时的情景……大约过了5分钟,老师请孩子们安静下来,问他们有什么要求,孩子们有的说“我想吃”,有的说“我想把它们放在水里玩玩”……老师同意了孩子们的要求,先把水果放在水里玩一玩,然后再吃。孩子们高兴极了。接着,老师请孩子们思考一个问题:这些水果放到水里后会怎么样呢?孩子们议论开了,有的说会沉到水的下面…  相似文献   

19.
我的发现     
星期二下午,又到了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同学们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王老师拿来了两根红红的萝卜,一根大的,一根小的。王老师问我们萝卜放入水中会怎样,沉还是浮?有的同学说会浮,有的说会沉,还有的说大的沉,小的浮。王老师神秘地一笑:“是不是这样呢?”于是我们动手把胡萝卜放入水中,大的胡萝卜浮起来。小的沉  相似文献   

20.
倪爱娟 《成才之路》2013,(24):95-95
一、活动目标①乐意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②大胆探索,寻找让橡皮泥浮起来的不同方法。③学习变换角度思考问题。二、活动准备橡皮泥、盛水的水盆、纸、树叶、泡沫、碗、磁铁、勺子等;有关死海的视频、幻灯片。三、活动过程(1)导入:出示材料,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出示橡皮泥)小朋友,你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摊开手,孩子们看到橡皮泥),你猜猜它在我的水杯中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沉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