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集》版本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岛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 ,著述宏富 ,但贾岛诗集的版本非常复杂 ,有十卷本、一卷本、三卷本、七卷本几种。贾岛自己生前已编辑装治过自己所写的诗 ,其死后在晚唐、宋、明、清及近现代都有贾岛诗集的版本。根据对《长江集》版本的调查情况 ,可系统梳理出贾岛集编纂、著录、流传的脉络。贾岛集的现存版本均出于明清两代 ,根据有关资料 ,可理清诸本之关系 ,但宋本的问题则须利用有关资料进行推断。  相似文献   

2.
《蜕庵诗集》是元人张翥的诗集。《蜕庵诗集》的源头为张翥本人的手稿,卒后其稿为大杼编次而成手抄本。《蜕庵诗集》的版本,按卷数分类有四卷本、五卷本、两卷本及补遗一卷、不分卷本。有稿本、抄本、刻本几种版本传播。四卷本最为流行,主要有刻本、影印本与抄本三种;五卷、两卷、一卷本主要为手抄本。  相似文献   

3.
《精选陆放翁诗集》为现今可考的陆游早期重要诗歌选本,在元明两代的陆诗接受活动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该选本是由罗椅《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十卷、刘辰翁《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八卷以及《别集》一卷在坊间流传中逐渐合并而成。国内现存的《精选陆放翁诗集》版本都是由罗椅《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刘辰翁《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及刘景寅《别集》三集合刊的本子,这些本子卷帙数量相同,收诗情况一致,应属于一个版本系统。国外有和刻本,其版本情况与国内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魏野《东观集》在传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版本系统。历代目录书的记载及目前存世版本,以七卷本和十卷本两个系统为主;二卷本、三卷本的说法,与《东观集》的成书和魏野先前刊行的《草堂集》有关;一卷本是收录于《宋百家诗存》的一个选本。  相似文献   

5.
唐代王绩文集在历代文献著录中有三种版本,即五卷本、三卷本和二卷本。二卷本已佚;现存三种清钞五卷本来源相同,最为接近原编,但五卷本也曾经存在不同的系统;三卷本存在一般三卷本与孙星衍影宋本两个同中有异的版本,《唐文粹》、《全唐诗》所选王绩诗文均源于一般三卷本,《全唐文》则可能参考了两种版本。三种版本的关系上,三卷本很可能是上承五卷本的改编本,而非一般认为的删节本,它既可能脱胎于二卷本,并作了重大改编,也可能是与二卷本完全无关的一种新编本。  相似文献   

6.
北宋元祜诗人郭祥正存诗约1400余首,收辑在其诗集《青山集》的诸多版本中,《青山集》在长期流传中,其版本众多,所收诗文在内容、数量上也不尽相同。其次,《续集》或七卷或五卷,为《青山集》最大疑点,经考辨乃为宋人孔平仲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列出画史上"元四家"之一的倪瓒诗文集的7个主要版本.明天顺荆溪蹇刻七卷本《倪云林先生诗集》,为倪云林诗文集之祖本;清康熙城书室刻十二卷本《清閟阁全集》,为倪云林诗文集最完善之本.而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中《云林画谱》为倪瓒所作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8.
元好问(遗山)为金词之大家,其词集曰《遗山乐府》,版本甚夥,有一卷本、二卷本、三卷本、四卷本、五卷本等多种,自明以降多次刊刻,版本颇复杂。因此对遗山词集之版本作一番爬梳、钩稽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李国新 《沧州师专学报》2010,26(3):15-16,20
钱起,大历十才子之首。由于时代和作者本人的一些因素,记载这位才子的史料极少。在查找相关史籍、书目及藏书志的基础上,对钱起著作版本分一卷、二卷、五卷、七卷、八卷、十卷、十二卷、十三卷作了表面的考证工作,其中钱起诗集版本以十卷本为主流,其他或少见或是近代校刊本。题名以《钱考功诗集》、《钱仲文集》为主流。  相似文献   

10.
顷读中华书局出版万曼遗著《唐集叙录》,其中对《李贺歌诗》的版本源流,作了一番考证,指出:“宋代所传李贺诗集,据记载有五种版本:京师本、蜀本、会稽姚氏本、宣城本、鲍钦止家本(或称上党本,大观戊子〔1108〕冬刊)。……宋元间五本通行,独碣石赵衍本,因刻于北方,不为当时人所知”;而在谈到这五种宋代版本流传的结果时,则说“所云五本,除鲍本外,皆不见。……这五个本子,正集四卷都是二百一十九首,后集一卷二十三首,只鲍本和宣城本有”。  相似文献   

11.
谢肇淛著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肇淛是晚明一位重要的学家,述多达30余种,其中诗集10余种。本考证谢肇淛述的种类、版本,讨论其诗集的编辑与刊刻,并着重研究明末刊本《小草斋集》、《小草斋续集》的版本、收藏情况。  相似文献   

12.
北宋元?诗人郭祥正存诗约1400余首,收辑在其诗集《青山集》的诸多版本中,《青山集》在长期流传中,其版本众多,所收诗文在内容、数量上也不尽相同。其次,《续集》或七卷或五卷,为《青山集》最大疑点,经考辨乃为宋人孔平仲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晚清著名学者、文人邵懿辰,死于太平天国之乱.其生前未能系统整理自己的诗文作品,均赖其同辈友人与家族后人的努力而逐渐完善.同治八年潘祖荫安顺堂刻本和同治十年丁氏八千卷楼刻本,是邵懿辰诗集的两种早期刻本;同治四年吴棠望三益斋刻本,是邵懿辰文集的早期刻本.邵懿辰长孙邵章将诗文合刻,形成了光绪三十四年的《半岩庐遗集》本,后经补订而形成民国十一年的《半岩庐所著书》本.其间又有抄稿本数种,与刻本一同构成了较为复杂的版本系统.且仍有散见邵氏书札27通,是各种诗文集版本均未收录的佚作,其价值须加发掘.  相似文献   

14.
“李贺诗集”卷二《感讽五首》之二诗有二句曰:“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我翻过古代许多版本的“李贺诗集”,此处“摇扬”二字之“扬”,皆作提手旁之“扬”,无作“木”旁之“杨”者,但有个别的版本如《锦囊集》、四库全书本《昌谷集》、清姚文燮注本《昌谷集》此处却作“垂杨”.“李贺诗集”卷四有《新夏歌》一首,篇末二句曰:“三月摇杨入河道,天浓地浓柳梳扫”,其中“摇杨”之“杨”,许多版本都作“木”旁之“杨”,但也有个别的版本如《锦囊集》、《全唐诗》之李贺诗集此处则作提手旁之“扬”.李贺诗这两处之“摇杨(扬)”,作“垂杨”和尚有作“摇漾”者暂不论.而以《感讽诗》作“摇扬”和《新夏歌》作“摇杨”者居多(如《协律钩玄》、光绪四年宏达堂开雕本的《李昌谷诗注》,也有《感讽诗》和《新夏歌》皆作“摇扬”者,(如吴汝纶评注本《李长吉诗集》,《全唐诗》之李贺诗集)还有人认为这两处皆应作“摇杨”者(如今人刘衍《李贺诗校笺证异》.①)应以何者为长呢?虽一笔之差,却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含义迥别,不可不辨.  相似文献   

15.
二、无名氏诗误入作家诗集 前述诸例,殆属作家诗误入无名氏集,即在采辑无名氏诗时,因失于鉴别,往往误收作家诗入无名氏集中。反之,在采辑作家佚诗时,又往往出现误收无名氏诗的现象,即常常将无名氏诗误收进作家诗集内。此例亦不少见,尤以从《文苑英华》、《乐府诗集》以及其他类编诗的总集本或选集本中辑佚作家诗时,或有兼收后题缺名者为常见。 《全唐诗》卷七八七无名氏集三载《秋日悬清光》,又重见《全唐诗》卷一二七王维集中,题作《赋得秋日悬清光》。检《文苑英华》卷一八一“省试”卷载此诗,题下缺  相似文献   

16.
《锦瑟》诗为李商隐自题《李义山诗集》的第一篇,诗人46岁时所作。元好问《论诗绝句》评曰:"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这首诗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审美空间,本文就此谈谈教学构想。  相似文献   

17.
今存宋蜀刻本《孟浩然诗集》三卷,自清迄今的版本目录学家多误以为是南宋中期刻本。根据宋人的各种文献记载考察入手,再结合鉴定古籍版本所使用的避讳等方法,进行多重论证得出宋蜀刻本的刻印时间应该在北宋中叶即宋英宗时期。唐代王士源编定本《孟浩然诗集》三卷本是宋蜀刻本的祖本,但它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已经不是王士源本的原来面目。宋人刘辰翁对宋蜀刻本进行批点后,在明代广为流传,先后有顾道洪、李梦阳、袁宏道、毛晋等人批评、参校的多种刻本出现,显示出宋蜀刻本的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18.
欧阳詹有《欧阳行周文集》八卷本和十卷本行世,八卷本比十卷本多《秋月赋》外内容无异,但编次体例不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欧阳行周文集》善本18种,作者对其中八卷本系统的版本源流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19.
《诗集传》是苏辙的主要学术作之一,在《诗经》研究史及宋代蜀学研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本考证了苏辙《诗集传》的成书过程及版本源流情况,认为《诗集传》是贯穿苏辙一生的学术作,并结合版本源流情况比较了各版本的优劣,突出了《诗集传》在苏辙学术生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朱熹《昌黎先生集考异》成书过程与版本源流作了较为周遭详尽的爬梳抉索,刊照甄别了十卷本与四十卷本、十卷本之间版刻系统的异同优劣,考订出张洽校定的宋椠为海内珍秘孤本,李光地翻宋本为补苴佳刻,从芜杂错节的《考异》版本系统中勾勒出此书的本事背景、嬗递流变的完整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