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指出在数学学习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能力,探究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去体验数学的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一、让书本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将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谓“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就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拓展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建立一种以活动促进发展,以开放性解决问题为基本策略的学习模式。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形成学生自主发展的态势,通过学生自主的内化活动去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育者怎样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创新能力包括很多方面,现在学校重视培养的数学创新能力一般指用抽象的符号分析推理、逻辑推理的能力.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及其能力,必须坚决摒弃过去那种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得到的数学知识.新课改的实施,让教师更关注从数学文化去解读数学,本文仅从古希腊数学的四个特点来分别探讨其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学生参与时间最长,涉及内容最广,思维最深刻的学习场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探索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老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积极探索的教学氛围,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练兵场,让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并发。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位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提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猜想、让学生学猜想,通过对学生猜想能力、猜想意识和猜想习惯的培养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猜想走进数学课堂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育可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大有作为.教师要着力去开发学生发展的活动空间,去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更具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的数学教育不仅要学生学会运用数学这门工具学科,更要让学生去运用数学工具去提升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为更好地适应后阶段的学习提供帮助,即确保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达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要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最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有效地  相似文献   

9.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都要大胆突破,既能够高效地驾驭教材,又能够巧妙地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明确创新性教学原则.一、更新对创新的认识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如发明制作、科研创造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另类、离奇,便是创新,而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在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教育、应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主体潜能,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意识,使学生从小就想创新、敢创新,从而发展到能创新。开展多种数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 在学具准备中渗透创新意识  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后,让学生自制20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上课一开始,老师就有意提问:你们剪这么多的小正方形不容易吧,请汇报一下你们制作过程?有的说先画一个正方形剪下来,再去按它的大小剪;有的说我是先画一个有20个正方形的大长方形后,再剪成的小正方形;有的说我…  相似文献   

11.
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小学教师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塑造学生的创新个性,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激“活”学生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它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  相似文献   

12.
谷晓华 《云南教育》2002,(13):22-2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践知识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获得探索与创造的感情体验,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索人的行为一般是由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诱发的。要激发学生萌生探索的动机,首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对待问题要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数学的价…  相似文献   

13.
《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教师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去创造数学;引导学生利用抽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数学,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4.
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小学教师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塑造学生创新个性,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激“活”学生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的做法是:创设情境、尝试探索、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 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 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 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 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这给 我们点明了深化教育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激 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 创新能力。 一、让学生在动手中激 发创新意识 “九义”小学数学教学 大纲要求“数学教学要注意 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 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 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可从以下四方面引导。 第一,…  相似文献   

16.
陈广居 《考试周刊》2013,(58):68-68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精髓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数学教师如何依据其所教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笔者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具有创新意识数学学科的创新教育,要求数学教师首先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中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具有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改变过去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  相似文献   

17.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数学学习中最可贵的就是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和能力,探索可以说是知识创新的先导。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去探究性学习数学知识呢?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时,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去看问题.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陈凤花 《广西教育》2005,(11A):26-26
开放数学课堂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实施“开放型”数学教学要不断改革束缚学生情感、认知与能力发展的条条框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  相似文献   

20.
杨秀凯 《贵州教育》2008,(20):44-45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行,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观察、实践、猜度、推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的核心是学生'再创造',即由学生把自己要学的数学知识创造或发现出来……"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这样认为.确实,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强弱,不仅与知识理论水平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思维方式有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启迪与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